陳芳??李皓
[摘要] 目的 對黃埔區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效果進行分析。 方法 將黃埔區各社區已確診的且自愿參與的320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管理組,分別實施為期6個月不同方式的管理,然后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血壓控制、血脂、體重、腰圍和BMI的變化情況以及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相關行為。 結果 實施管理6個月后,管理組的血壓下降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管理組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明顯優越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組與對照組的體重、腰圍、BMI以及血脂相比較,結果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模式管理,患者血壓控制更顯著,生活方式也明顯優化,對社區高血壓預防與控制起到積極的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高血壓;社區;自我管理;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4-201-03
Huangpu district community hypertension self-management effect analysis
CHEN Fang LI Hao
Huangpu Distric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Guangzhou 510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about the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Huangpu district community. Methods The 320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huangpu district community who had been confirmed and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management group,respectively implementing the different ways of the management for six months,then compared and analyzed with their blood pressure control,blood lipid,body weight,waist circumference,BMI and related behavior of a healthy lifestyle. Results After managing six months,the management group of the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an control group,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Healthy lifestyle form of manage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While comparing manage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s body weight,waist ci-rcumference,BMI and blood lipid there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ce,an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the comm-unity self-management model to hypertension patients,whose blood pressure are more significant control and lifestyle have obvious optimization,which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commun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Community;Self-management;Effect analysis
隨著經濟飛速發展,現代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無形中,高血壓已逐漸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罪魁禍首之一[1],且高血壓患病率在社區的慢性病中位居榜首[2]。許多高血壓患者因缺少對高血壓相關危險因素的認識,而不能進行自我管理、自我調節,因此血壓控制不理想,使其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3]。因此,提高高血壓患者對其自身疾病的認識,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調節,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高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非常重要[4]。為提高黃埔區社區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設計了為期6個月的干預管理研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
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黃埔區各社區已確診的且自愿參與的32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以下3種情況:(1)有精神異常的精神病患者;(2)有嚴重肢體功能損害的中風患者;(3)可能存在依從性差及失訪情況的患者。其中男100例,女220例,年齡為35~80歲,平均(58.9±5.6)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管理組和對照組各160例,且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目前工作與否以及血壓、血脂、體重、腰圍、BMI、病程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endprint
表1 高血壓患者管理前后血壓、體質指數的變化情況(,mm Hg)
組別 n SBP DBP
管理前 管理后 t P 管理前 管理后 t P
管理組 160 124.4±16.4 112.3±10.8 24.13 <0.01 78.7±11.5 72.8±9.4 19.83 <0.01
對照組 160 126.4±15.9 123.7±13.7 0.61 >0.01 79.8±13.9 79.9±11.8 1.07 >0.01
t 0.152 7.877 0.122 4.970
P >0.05 <0.01 >0.05 <0.0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該組的160例高血壓患者按社區常規管理模式進行管理:(1)開展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1次,傳授高血壓防治知識;(2)每個月由中心醫護人員組織患者集中進行生活或工作等各方面的干預指導。
1.2.2 管理組 該組的160例高血壓患者按社區新制定的自我管理模式進行管理:(1)開展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共6次課,每周上課1次,連續6周內完成;(2)每個月由中心醫護人員組織患者,集中進行生活或工作等各方面的干預指導。對該組患者實施自我管理,內容包括健康教育、量化運動、量化飲食等,患者記錄膳食日記、運動日記(3次/周),按管理規范要求,按時按要求接受醫生指導,規范運動和飲食,實現能量平衡,保持愉悅心情,控制自我情緒。
1.2.3 兩組共有項目 兩組患者的管理期均為6個月。管理前后兩組患者均應記錄血壓(收縮壓、舒張壓)、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體重、腰圍和BMI等數據,管理后評價兩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平衡飲食、科學運動、戒煙限酒、控制情緒)的形成情況。
1.3 倫理學審查
經黃埔區各社區倫理委員會審議,該研究的實驗設計和方案充分考慮了安全性和公平性原則,其研究內容不會對受試者造成傷害和風險。受試者的招募采用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則,并將盡最大限度保護受試者的權益及隱私,研究內容和研究結果不存在利益沖突,對受試者不存在潛在風險。
1.4 質量控制
為保證本研究的順利開展和完成質量,對本項目的設計、實施、評價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質量控制。(1)實施方案的設計、論證。(2)項目組成員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培訓。(3)實施過程中質量控制。健康教育基礎講座階段,確保干預對象每項內容講座參與率達到95%以上。行為自我管理培訓與演練階段,確保干預對象參與率技術掌握率均達100%。行為自我管理階段,建立行為記錄核對制度,每兩周檢查小組記錄本和每周輪換抽查50%的干預對象行為記錄本,檢查記錄的及時性、完整性,評估記錄質量。(4)評價過程中質量控制。基線調查和效果評價中進行量表測評時,由項目組成員一對一進行,確保調查過程的規范、統一。資料錄入過程中,對變量設置取值范圍進行邏輯檢錯;并以雙錄入進行對比檢錯。
1.5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1.0建立數據庫進行運算與分析,管理組與對照組的比較采用x2檢驗、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高血壓患者6個月后血壓的變化情況比較
6個月后,與管理前比較,兩組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均有所下降;兩組管理后相比,管理組的血壓下降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果見表1。
2.2 兩組高血壓患者6個月后生活方式的變化情況比較
6個月后,將管理組與對照組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包括平衡膳食、科學運動、戒煙限酒、控制情緒等四大方面一一進行比較,管理組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明顯優越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6個月后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的變化情況[n(%)]
項目 結果 管理組 對照組 x2 P
平衡膳食 有 110(68.75) 89(55.63) 5.861 0.015
無 50(31.25) 71(54.37)
科學運動 有 117(73.13) 68(42.50) 30.764 <0.01
無 43(26.87) 92(57.50)
戒煙限酒 有 114(71.25) 94(58.75) 6.033 0.014
無 46(28.75) 66(41.25)
控制情緒 有 115(71.88) 78(48.75) 17.873 <0.01
無 45(28.12) 82(51.25)
2.3 兩組高血壓患者6個月后體重、腰圍、BMI以及血脂的變化情況比較
6個月后,管理組與對照組的體重、腰圍、BMI以及血脂相比較,結果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其特點包括起病隱蔽、發病率高、危害嚴重等,已證實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以及危險因素,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在我國,高血壓病患者基數相當大,并仍在以每年300萬人的速度增長,被認為是世界上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6]。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法起源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7]。2005年自我管理在國際會議上被定義為任何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可以通過自我管理制定目標或方針去面對及處理因健康導致的處境并與它共存[8]。有報道表明,我國已經開始了高血壓自我管理的相關研究,并在國內得到廣泛認同[9-10]。隨著我國高血壓發病人數的逐年上升,高血壓病的管理工作量也將逐年增加,但根據我國社區醫務人員人力資源相對缺乏等的限制,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就是將社區自我管理模式替代原有的基礎管理模式[11-12]。endprint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6個月的自我管理模式,管理組和對照組的血壓水平均有所降低,說明通過健康教育宣講以及家庭隨訪的管理模式還是有一定效果的;而管理組的血壓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則說明自我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壓的血壓水平,延緩患者病情的發展,提高其生活質量。管理組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平衡膳食、科學運動、戒煙限酒、控制情緒均優越于對照組提升,這結果表明自我管理能有效改善高血壓患者的不良健康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地改變高血壓患者身心狀況,對提高其生命質量有促進作用[13]。但是管理組的體重、腰圍和BMI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性,這與楊正雄等[14]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與干預的時間長短、患者既定的生活方式等有關,也就是說體重、腰圍和BMI的改善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干預,或者針對患者的健康管理生活方式未能完全落實,提示體重控制具有長期性和特殊性[15]。另外,管理組血脂水平與對照組比較亦無明顯差異,可能是因為血脂的控制受多種因素影響,在短時間內較難改善。
綜上所述,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開展自我管理模式的管理,患者血壓控制更顯著,生活方式也明顯優化,對社區高血壓預防與控制起到積極的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力生,王文,姚崇文,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層版)[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1):11-30.
[2] 胡雪英,池一葉,黃新萍,等.健康教育路徑對社區老年高血壓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2,10(28):2678-2679.
[3] 顧東風,江河,吳錫桂,等.中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治療和控制狀況[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3,37(2):84-89.
[4] 周鶯,蔡巍.社區高血壓綜合管理效果評價[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6,20(9):26-27.
[5] 余小萍,李守朝.社區臨床常見病證及處理[M].上海: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104.
[6] 謝梁燕,徐秀蘭.高血壓病社區護理干預研究近況及展望[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0):111-114.
[7] 張麗麗,董建群.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進展[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18(2):207-211.
[8] 王榮麗,謝斌,王寧華,等.香港社區康復的借鑒與啟示[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4(9):9.
[9] 李丹,丁素琴.北京市東城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與規范化管理模式的比較和效果評價[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6):711-713.
[10] 張東,于國龍,盧立新.北京市西城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干預前后知信行分析[J].慢性病學雜志,2013,14(10):758-761.
[11] 莊曉霞,朱凱星,于海波.廣州市南華西社區高血壓自我管理強化教育的效果評估[J].中國醫療前沿,2013,8(5):115-116.
[12] 經鈴,凌楓.家庭血壓自測在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3,8(6):442-444.
[13] 葉漫湘,何雪梅.健康生活方式對中年農民工高血壓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J].廣州醫藥,2013,44(6):57-59.
[14] 楊正雄,王卉呈,馮雅靖,等.社區超重與肥胖人群體重管理效果的研究[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0(43):149-152.
[15] 袁勝男,韓曉燕,高麗娟.社區超重和肥胖居民健康管理及效果評價[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2,20(2):124-127.
(收稿日期:2015-0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