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帆
什么是擬人修辭手法
擬人,就是把事物當做人來敘述或描寫,使“物”具有人一樣的語言、動作和情感。擬人化的寫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動,既能突出事物的特點,又有助于抒發感情。
逮 鼓
魏喜奎是我國著名的曲藝表演藝術家,奉調大鼓和北京曲劇演員。一次在老舍茶館,魏喜奎演唱奉調大鼓。弦子一響,她隨即敲響了鼓,不知道出了什么情況,那只鼓突然不聽話地從鼓架上滾落下來,“嘭”的一聲掉在了地板上,臺底下頓時一片喧嘩。
這可怎么辦好?演出才剛剛開始,不能因為這只調皮的鼓壞了氣氛砸了場啊,主持人看見這意外情況,想給魏喜奎打圓場,于是快步走上舞臺說:“魏老師,看樣子這鼓不是您的?!蔽合部X子反應也真快,立刻接過話茬兒說:“可不是嗎?這是剛跟別人借的鼓,跟我還有點兒認生,這不,我一打它,它就跑了。跑了我也得把你逮回來!”觀眾聽了魏喜奎的話哈哈大笑,在觀眾會心的笑聲中,她撿起鼓重新打了過門兒。
魏喜奎采用擬人手法,使鼓有了人的感情(認生)和動作(跑了)。這種手法的運用巧妙地掩飾了尷尬的局面,也給觀眾帶來了歡樂。
哭象棋詩
王陽明是一位棋迷。有一次和棋友在河岸對弈,因此忘了吃飯,母親喚了數次他都沒有覺察,王母氣得就把棋子扔入河中。王陽明當時惋惜不已,面對隨水漂流的棋子,就吟出了一首巧嵌棋子名的妙詩:
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墮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響一聲天地震,象若心頭為人揪。
這首詩采用了擬人手法,把象棋當做一支全軍覆沒的軍隊,每一個棋子仿佛都有了生命。整首詩構思巧妙,妙趣橫生,通過對棋子的憑吊,傳神地刻畫出一位棋迷焦慮不安的神態和無可奈何的心情。
續寫擬人句
春天來了,小動物從睡夢中醒來,青蛙一覺醒來,發現小草( ) ,小花( ) ,柳樹 ( ) ……
小學課本中精彩的擬人句
1.過了幾天,小柳樹的芽兒變成葉子,她穿上一身淺綠色的衣服,真美!
2.春天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3.叮咚,叮咚,歡快的泉水彈著琴跑下山去。
4.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奔跑。
5.柳樹那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6.小喜鵲銜來樹枝造房子,小松鼠找來松果當糧食,小青蛙在加緊挖洞,準備舒舒服服地睡大覺。
7.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
8.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
9.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10.當水鳥站在它腰上唱歌時,流水也唱和著,發出悅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