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輝
當代山水畫如何發展是美術界異常關注的問題。
一種路向是回歸傳統,從對于傳統筆墨再生性的研摹與整合中提煉新意,并賦予當代中國畫以古意和高雅;另一種路向是回到現實,從對于真山真水的寫生與感悟中開拓新境,以此擴展山水畫的表現視閾;還有一種路向,則是將筆墨、丘壑都納入平面性的形式構成或潛意識性的超現實時空,通過現代視覺審美經驗整合傳統筆墨與山水圖式,從而推進傳統山水畫對于現代人文精神的表達。但不論哪種探索路向,山水畫都成為當代中國繪畫連接傳統與現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通道。
趙小海的山水畫也正是在這種連接中形成了他獨特的視覺圖式與文化選擇,并因畫面通過層層疊疊的筆墨而表現了太行山富有光感變化的蒼茫氣象。他的學術探索,在于如何運用筆墨描繪山巖巨壑的光影變幻。一方面,他把光影設置在暮色將盡之時,捕捉山體在最后一息微光中形成的超現實性的神秘造影;另一方面,他將這種圖像秘境和筆墨本體的境界統一起來,通過大量積墨和宿墨的運用形成蒼勁、闊遠、樸茂、渾厚的筆意個性。他的畫面因此具有了現代視覺經驗的體量感與沖擊力,同時也體現了傳統山水畫最崇尚的沉靜與暗蒼的意境。
光影與筆墨的偶合,不僅意味著藝術語言上的西方古典主義繪畫與中國傳統文人畫的融合,而且在文化的高度上表現了對于山水畫現代人文精神的一種探索。這是趙小海在美術史中發現的歷史縫隙,而這種縫隙將可能打開中國山水畫發展更加寬廣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