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鳳,高麗敏,張俊才
(黑龍江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2)
由于各種原因在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暴露出許多問題,為了扭轉這個局面,須要抓住畢業設計(論文)的整個過程,使學生獲得足夠多的知識感悟、實踐經驗,學會理論聯系實際,為今后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多年來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改革一直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的重點工作之一。
學生剛剛開始接觸文獻檢索,實際操作能力不強,檢索到的文獻大多數都是中文文獻,很少有外文文獻。因為學生外語水平不高,專業外文文獻大多數都看不懂,導致學生能查到的信息有限,跟不上學科的國際先進水平。
學生按照實驗步驟操作,得到樣品進行表征,例如,X-射線衍射、紅外光譜、X-射線熒光、掃描電鏡及各種性能測試,學生拿到數據之后不會分析,或者分析不到位、不準確。
學生做完實驗,分析完數據,只是機械地羅列,像寫實驗報告一般,不會把具體的實驗流程——樣品表征——性能分析和最后的小結進行系統的聯系,并得出有效的結論。
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態度不端正,因為找工作等各種原因,對畢業設計(論文)不放在心上,心態松弛,不愿意做實驗,或者做實驗僅僅只是應付,機械操作。
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每屆學生撰寫的畢業論文水平都不高,大多偏于流水記錄,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不強。
第一,對文獻檢索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英語等課程要提高重視程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老師的科研經歷和案例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自己動手查找文獻,了解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的前沿知識。讓學生明確文獻檢索和專業外語的重要性,也為學生以后工作和學習深造打下基礎。
第二,針對數據分析能力不強這個問題應在學生實驗教學、技能訓練以及綜合實驗等課程中為學生詳細講解數據分析過程。在測試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為什么測試,能解決什么問題,需要哪些知識積累,這樣有的放矢,學生對數據的分析能力就會提高。
第三,在工科學生中普遍表現出對知識的總結和歸納能力不強的現象。總結是對畢業設計過程的精華提煉,所以教師應該通過對問題進行更為具體的分析,再提供具體的可行的方法和計劃,才能真正解決學生的問題,讓學生平時多積累、多看文獻,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以及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四,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期間由于找工作等各種原因,導致對待畢業設計(論文)態度不端正,畢業設計(論文)是大學四年學生學習與實踐成果的全面體現和檢驗,也是對四年學習知識的深化和提高。因此教師幫助學生合理安排好時間,讓學生明確畢業設計(論文)的目的和意義。
第五,撰寫畢業論文對于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教師應有意識地鍛煉學生進行文獻資料收集、閱讀和整理、使用;提出論點、綜合論證、總結寫作等基本技能。要求學生必須進行理論準備,否則積累資料、形成論點和論據都會迷失方向。畢業論文撰寫前的理論準備是積累資料的向導,也是形成論點和論據的必要條件。所以應要求學生按照搜收集資料——梳理思路——數據翔實——分析到位——總結精煉的思路撰寫畢業論文。
為不斷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我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調研、梳理、分析后,提出一些畢業設計(論文)新思路。
首先,把導師制、大學生科技活動、素質教育、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思路明確,也讓學生對專業知識有個積累和延續的過程。
其次,部分學生和簽約單位以及指導教師協商,讓學生在簽約單位做課題,企業和高校聯合指導,讓企業的實際問題和高校的科研力量集合起來,達到校企雙贏的目的。也使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與學生就業有機地結合起來。
最后,為了進一步檢驗學生的四年學習成果,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陶瓷、混凝土器件以及生產線設計等勇于創新的課題,即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也很好地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產和生活中。
作為應用型大學,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尤為重要,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對畢業設計的新思路進行了初步探索。
案例1:黑龍江科技大學2010級兩名學生通過大二的導師制確定指導教師,之后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大學生科技活動進行指導,鍛煉和培養學生查閱文獻和動手能力,之后帶領學生參加全國混凝土設計大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兩名學生簽約到中國建材集團,在企業進行了畢業實習,最后兩名學生的畢業設計成績優秀,在畢業設計過程中他們既有興趣做,對相關課題也不陌生,不存在無處下手的感覺。
案例2:另有兩名學生分別簽約到牡丹江水泥廠、沈陽昊天混凝土攪拌站,并在企業和高校教師聯合指導下,完成了畢業設計(論文),并順利幫助企業解決了技術難題。
案例3:在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2010級學生做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有5名學生分別根據指導教師的要求,做出了陶瓷、混凝土、石墨電極、耐火材料坩堝等實用器件,學生的興趣被很好地激發出來。
總之,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的因素很多,但針對具體問題找出適當的解決辦法,并拓寬思路,實現各教學環節之間的協作配合,對最終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趙志鳳,王振廷,高麗敏,畢建聰,等.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林區教學,2015,(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