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那是1918年夏的一個深夜,勞累一天的人們早已進入了夢鄉,而戴維·本·古里安還端坐書房捧著一本書在孜孜不倦地閱讀。新婚不久的美國妻子保拉輕輕走進來為他披上一件外套,柔聲細語地對他說:“親愛的,時間不早了,你也該睡覺了。”
古里安頭也不抬地回應道:“等我讀完了50頁書,我才有資格去睡覺。”
保拉愛憐地勸丈夫:“你明天不是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還是趕快睡覺吧。”
古里安這才抬起頭,握住妻子的手說:“我再看一會兒就去睡。”
保拉不再說什么,深情地望了丈夫一眼,躡手躡腳退出去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保拉醒來后發現,丈夫書房的燈光依然在亮著。她此時能做的,也只是無可奈何地長嘆一口氣。
為了實現以色列的建國夢,古里安從17歲開始就四處奔波,而每天讀50頁書的目標,卻是雷打不動的。有時因白天工作忙沒有完成目標,他就利用晚上找補回來。他說:“讀書能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使我站在更高更大的角度看世界,為盡快實現建國夢有極大的幫助。”
長期熬夜使古里安的身體狀況極差,導致經常發高燒,但他每天讀50頁書的目標始終沒有變。朋友們勸他要注意休息,他這樣回應大家的好意:“不僅我要堅持讀書,建國后,也要讓我們的孩子都熱愛讀書。只有讀書,猶太民族才能擁有終身受用的智慧和知識,也才能使這些知識和智慧轉化為財富。”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古里安擔任了政府總理。他在宣讀完獨立宣言后,又發表了即興演講:“兩千多年的大流散讓猶太民族早就大徹大悟,只有知識和智慧才是散盡天涯后可以卷土重來的武器,而讀書則是補充這一武器的最好彈藥庫。所以,每個人都要樹立這樣一個意識,哪天不讀書,哪天就沒有睡覺的資格!每個人每天也都要問問自己,今天你有沒有睡覺的資格!我們這個民族實在等不起了,只有從書中汲取知識和智慧,加上我們的實干,才能完成我們這個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天不會太長久!”
直至今日,以色列人依然牢記“開國之父”戴維·本·古里安“你今天有沒有睡覺資格”的自我問答題,每個人都將讀書作為自己每天不可或缺的事情去做。正因如此,不及世界總人口千分之二的猶太人,卻拿下24%的諾貝爾獎,令世界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