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深松

一條環山水泥村道直通到村,一幢幢新樓房坐落在群山環抱中,山溪繞村而過,村邊小廣場綠草如茵……德慶縣莫村鎮黃崗公正坪村,正以一個美麗小山村的形象展現在我們眼前。
據村長陳康生介紹,4年前,這里是無公路、無固定電話和移動通訊信號、無自來水、無水泥結構房子的“四無”山村。村民出行要走近3公里的山間小路,打個電話,要到3公里外的村委會才有固定電話和手機信號,飲用的是山坑自流水;全村沒有一間像樣的房子,村民住在破舊低矮的泥磚屋里。陳康生說:“如今‘四無問題全解決了,我們村有今天的變化,應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縣老促會更是功不可沒!”
黃崗公正坪村地處大山深處,距圩鎮12公里,全村41戶223人。革命戰爭年代,該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湘邊縱隊綏賀支隊和游擊隊的活躍地區。該村和許多革命老區一樣,由于自然等條件所限,群眾生產生活環境非常落后。據德慶縣老促會長閑秀文介紹,2010年,剛換屆的德慶縣老促會,在開展老區建設調研中,了解到該村的落后狀況,決心力促解決該村落后的生產生活環境。
解決黃崗公正坪村的交通、通訊、飲水、住房難問題,牽涉多個部門,必須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形成部門共同幫扶的“大合唱”。為此,縣老促會積極與縣扶貧辦、交通局、電訊公司、水務局、國土局等有關部門溝通聯系,反映該村實情,提出幫扶意見建議,分別邀請這些部門的領導,進村體察民情,傾聽群眾訴求,商量幫扶規劃。在縣老促會的積極協調下,各相關部門初步形成共識,從2010年起對該村實行整體幫扶。
2010年,全省正在開展行政村和3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硬底化建設,但該村不是行政村所在地,加上受益人口少,未能列入建設計劃。縣老促會積極做好協調工作,交通部門破例優先把該村村道硬底化建設列入計劃,籌措投入資金75萬元,開通了硬底化公路,解決了該村“行路難”問題。
在解決通訊問題中,由于當地人口少、線路長、投資大、效益低,縣電信公司實施時感到為難。縣老促會反復與縣電信公司協商,并向肇慶市電訊公司反映實情,得到市電訊公司的支持。2011年上半年,縣電訊公司投入資金30多萬元,架設了固話線路,安裝無線通訊接轉設備,開通了有線無線通訊。
為改善群眾的居住環境,縣老促會積極爭取縣扶貧辦將該村納入縣坭磚房改造工程項目,實行統一規劃,整村改造。還籌措2.5萬元,作為該拆清平整場地資金。經努力,2012年初整村改造工程順利實施。2013年底,整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該村改造共投入扶持資金120多萬元,新建鋼筋水泥結構樓房38幢,同時完善巷道硬底化,建造了小廣場、籃球場等公共設施。
為解決群眾用上安全自來水,縣老促會幫助籌措扶持資金8.7萬元,在縣水務局積極配合下,2014年初完成自來水建設安裝工程。經過三年多的整體幫扶,終于使這落后的老區山村舊貌換了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