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明
摘要:高職院校危機高概率出現的可能性和既廣泛又深刻的危害性,要求學校管理者務必明確和堅持危機管理的基本原則,務必要加強和實施危機的防范措施,務必要迅速和高效地處理危機事件。
關鍵詞:高職;院校;危機;管理;探析
危機本是醫學術語,指病情發展到危及生命的階段。在社會或某一組織內出現的危機往往就是指所出現的某種現象具有突發性、異常性、危害性,使社會或組織的運行遭到了阻礙、破壞。簡言之,危機就是產生較大負面作用的突發性事件。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正確的理想追求,思想道德標準不高,追求安逸享受,攀比吃喝玩樂,分辨是非的能力弱化,嚴守紀律的觀念淡薄,有的甚至心態扭曲,性格怪異等等。所有這些,都為危機的爆發埋下了隨時可以引爆的炸彈。在學生宿舍內,就有研究人員總結出了多種危險行為,如宿舍網絡危險行為、宿舍性行為、宿舍危險性集群行為、宿舍酗酒行為、宿舍盜竊行為、宿舍暴力行為、大學生自殺行為等。這些行為中有的就很有可能發展成為不同一般的危機事件。
一、務必要明確和堅持危機管理的基本原則
原則即說話或行事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管理原則是否科學,直接關系到危機是否能有效地得到防范,出現危機是否能得到有效處理。
1.有備無患的原則。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危機的防范與處理,最基本的工作是要做到有備無患。首先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要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其次要科學制定預警機制,如大學生自殺事件和其他惡性事件呈現上升趨勢的原因就是部分學生的心理危機。要建立以家庭為依托、以社會為輔助的完整心理危機預警支持體系,構筑大學生心理安全“隔離帶”,建立以大學生自身心理調適為核心的心理危機預警防控體系,構筑大學生心理安全“防火墻”。
2.突出重點的原則。對于危機的防范與處理更要注重堅持抓住重點的原則。重點就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對待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就要特別關注那些在地域、社會資源、經濟狀況、個人能力等處于弱勢的大學生,只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前干預,就能防范危機的出現。
3.以誠相待的原則。以誠相待是處理危機的基礎。面對危機苗頭無時不在、危機事件突然呈現的狀況,只要懷著一顆永不放棄、至死不渝的真誠的心,就會化險為夷。作為班主任、輔導員及任課教師,只有正確面對現實,對學生以誠相待,以真心和熱情去填平年齡上的代溝,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堅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防范危機的出現。
二、務必要加強和實施危機的防范措施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危機管理首要的是危機防范工作,要將其當作首要任務來抓,防患于未然,杜絕一切危機的苗頭萌芽出現。就內部防范而言,應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1.防危意識全員性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行動,防危工作好不好,主要看防危思想樹得牢不牢。防危意識強烈了,那么防危工作的各項措施、制度都會落到實處。在全員中樹立防危意識,還必須建立培訓制度,其培訓對象除校內人員外,還應有學生家長代表參加。培訓的內容應當包括危機的基本理論,高職院校危機的特點、規律、處理方法等。在培訓方法上應注重采用案例法、演習法等,使培訓產生良好的效果。
2.心理危機干預及時性
危機事件源于心理危機。心理危機是當事人遭遇了超出他們個人應付能力的事件和境遇而無法應對所導致的一種解體的狀態。如果心理危機得不到及時化解就容易出現危機事件。因此就必須建立健全心理危機反應機制。首先要做好危機前的積極預防;其次要做好危機中的積極干預,就是要搞好短期治療工作;再次要跟進開展心理治療和輔導,幫助當事人恢復創傷前的認知、感情和行為的功能水平。
3.危機預警系統有效性
建立危機預警系統,是必須做好的一項工作,做好的標準就是有效。一是要從上到下組建危機管理機構,其主要內容:經常性地對學校內外部環境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問題,迅速進行處理。一旦危機事件發生,能果斷周到地進行處理,化險為夷,降低損失。二是要層層制定危機預案。危機預案要講究超前性、可行性、全面性,保證一旦危機出現,便可按預案有條不紊、恰到好處地進行處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按照預案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和預案的演練,使其在危機發生時的應變能力在平時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防危措施崗位覆蓋性
不同的崗位要有各自的防危規章制度,增強規章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規章制度要變為大家的自覺行動,除了要加強規章制度的學習培訓、加強檢查評比之外,還要下功夫解決思想問題。打牢思想根基方能解決制度落實這個根本問題。注重對教師的引導教育,使他們更新教育思想和觀念,牢固地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樹立師生平等、民主的觀念,樹立個性化教育思想,進而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就可以避免危機的發生。
三、務必要迅速和高效地處理危機事件
當危機發生后,能夠盡快地化干戈為玉帛、化風險為平安是題中之意、目的所在。通常情況下,在危機處理的環節上要把握住以下幾點:
1.查清事實,在輿情上爭取主動
危機發生后,要及時向上級匯報,征求上級的意見,取得上級的支持。要組織強有力的調查小組,以最快的速度調查危機發生的原因、現狀、發展趨勢及研究確定處理方案。及時地、開誠布公地向社會公眾發布,以真實正確的輿論占領輿情制高點,控制和壓制各種謠言,扭轉負面影響,變被動為主動。在輿情上爭取主動,除了利用好學校的網站等自管媒體外,要盡快取得當地權威媒體的支持,以訪談、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形成強大輿論場,取得社會輿論的理解與支持,可以收到變危機為轉機、變負面效應為正面效應的良好效果。
2.善于溝通,在化解上取得成效
首先,要做好校內的溝通。在確認了危機的存在或危機事件已經爆發后,學校危機管理機構應迅速發布聲明,將危機事件的情況、學校的態度等相關問題作出令人信服的說明。其次,要迅速搞好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要向學生家長發布公開信,使得他們能了解到事實真相,體諒到學校的積極態度,協作學校做好學校穩定工作。對個別學生家長的工作,更要高度重視。在與直接當事人溝通時,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理直氣壯地用真心誠心換取有關方面的諒解。在危機溝通中,切忌采取駝鳥政策,不敢直面事實;視媒體為敵人,消極對抗;只管維護自己,忽視公眾感情等不良做法。
3.及時總結,在轉化上抓住契機
在危機處理結束后進行及時的總結工作非常重要,痛定思痛,舉一反三,危機總結對進一步制定、完善危機預防措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此對此項工作必須高度重視。一是要對出現的危機進一步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要按照時間順序,從縱向、橫向等方面進行詳細完整的總結,對事件的各個階段要進行深入研究探討,形成有價值的分析報告,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分析不足,對事件處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實,避免重復出現錯誤。二是以剛剛結束的危機處理為典型案例對學校危機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包括預警系統的組織和工作程序、危機處理計劃、危機決策等各個環節都要分析到位,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更要對問題一一列出,作出深刻分析。三是對危機涉及的各種問題綜合歸類,分別提出修正措施,責成有關部門逐項落實,完善危機管理內容,并以此教育員工,警示同行。四是要引導全體人員認識到出現危機并不等同于徹底失敗無望,危機之中往往孕育著轉機,要將危機產生的壓力轉化為勇于發展的強大動力,戰勝挫折,勇于擔當,闊步前行,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