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0050
昆山市中環快速化改造工程S-Ⅳ標位于G312國道上,在對原國道進行地面拓寬和立體化改造的整個施工期間,必須確保交通不中斷,并使整個工程的推進符合管線拆遷需求,在整個歷時2 年的施工中如何確保工程有序推進,交通組織的策劃與管理尤為重要。
本標段主線高架橋采用中間高架形式,主要施工內容分高架和地面拓寬。高架主要結構形式為中置式單墩或雙墩現澆空心連續預應力混凝土梁結構,梁寬從標準聯25.5 m過渡到加寬聯43.5 m,離地高度沿縱坡分布在8~10 m的范圍;道路擴寬是在原老路路幅寬度以外,兩側再拼接5~10 m的路幅,從而大幅度地提升通行能力(圖1)。
本工程均位于昆山市國道G312上,起點銜接陸家立交西側,終點位于青陽港東側,全長2.341 km;涉及3 個路口,分別是南亞路、郁金香路及玫瑰路。G312國道為對外交通主干道,東西走向;郁金香路、玫瑰路為市域交通主干道,南北走向。沿線除路口無廠區出入口,道路流量達3 000 pcu/h以上。

圖1 改造效果示意(單位:m)
本標段范圍內共有高壓電線桿共45 根,主要分布在原G312國道南側;6 個路牌,4 個公交站臺,2 套監控裝置,8 套交通信號燈,3 個公安配電箱,南北兩面共115 個路燈,樹木、綠化地約52 000 m2;沿線兩邊2 m范圍內都有埋地的天然氣管道、給水管道、通信線管等。北側還有1 根東西向國防電纜。與本標段高架主體結構沖突的管線主要是郁金香路以東、G312國道南側的φ1 000 mm給水管道和110 kV高壓線,且影響整個樁基施工階段。
1)協調平衡原則:既要為施工建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確保工程順利完成,又要保證交通基本通行的需要[1];
2)公交優先原則:盡量保證公交車輛的通行;
3)以人為本原則:保證居民出行需要,盡量減少繞行;
4)經濟性原則:既要保證施工組織方案合理可行,也要考慮方案經濟可行,要盡量利用老路原有的交通安全設施,另外需要注意對周邊道路的保護,減少分流車輛對周邊路網的損壞,使工程方案總體達到經濟效益最優,提高方案的經濟可行性[2-4];
5)加大宣傳力度,讓道路使用者及時掌握施工信息,合理安排出行;
6)安全性原則:保障各類交通出行者的安全,避免交通事故及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
7)合法性原則:道路交通組織的實施方案需及時申報相關部門報批。
2.2.1 第1階段(開工階段)施工期間交通組織
本階段歷時約2 個月,在G312道路南側靠近孔巷河邊,需要施工河道擋墻,故先在孔巷河中圍堰,再進行河道擋墻的施工。圍堰施工之前,需將孔巷河與G312道路之間的綠化搬遷完畢(圖2)。
郁金香路以東MK10+621~MK10+936段在G312道路南側封閉寬9 m區域,保持道路北側通行寬度16 m,確保雙向4 車道車流,開始MD47~MD56段的樁基和承臺施工(MK10+621~MK10+936段)。該區域沿線的樹木綠化和路燈電線亦需在施工進場前搬遷完畢。
合豐路橋(MK11+512~MK11+560段)的填浜和翻交道路的施工時,在合豐橋老橋南側埋涵管,進行拋石擠淤填浜,填浜完成后翻交道路。該施工點對原有G312道路通行沒有影響,但需在開工前搬遷玫瑰路以東、G312道路南側至孔巷河邊的綠化帶,東西向φ1 000 mm給水管、φ600 mm熱力管道也需搬遷。
玫瑰路中橋的孔巷河圍堰(填浜)施工。在玫瑰路老橋兩側埋涵管,對孔巷河進行圍堰(填浜)施工,同時在孔巷河西側搭設貝雷架臨時橋,車流通行翻交至臨時便橋,保證雙向4 車道車輛的通行。該施工點對原有玫瑰路的通行暫時沒有影響,但需在施工前搬遷玫瑰路橋兩側各30 m范圍內的綠化帶以及玫瑰路老橋西側的給水管和東側的熱力管道,如圖2所示。

圖2 施工第1階段的交通組織
2.2.2 第2階段施工期間交通組織
本階段由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歷時1 年。主要是G312郁金香路—玫瑰路(郁金香路東側),開工施工的MD41~MD72段承臺,需要占用現有G312道路。故在G312北側新建臨時保通道路,便道寬約13 m,部分頸縮路段寬10 m;郁金香路路口開始以東325 m范圍保通道路寬度16.5 m(占用現有道路約3.5 m),再往東230 m范圍保通道路寬度13 m(局部10 m),再以東460 m范圍保通道路寬度16.5 m。保通道路按照新建臨時便道標準實施(厚20 cm的C30混凝土+厚10 cm碎石+厚60 cm道渣),計劃11月下旬開始實施。
與此同時,向當地交管部門建議G312郁金香路至玫瑰路區段半封閉限行,過境車輛繞道孔雀路或保通路,入保稅區車輛限速通行。
G312桃園路—郁金香路(郁金香路西側),先期施工的MD14-MD23段承臺,需要在G312南側新做一條社會車輛通行的臨時保通道路,路幅寬度20 m,長度為535 m,道路結構同上。
對G312國道北側的φ426 mm天然氣管道采用管道溝的方法施工。將G312道路兩側用圍擋封閉,封閉范圍為現有國道(含臨時道路)至用地紅線,實行全封閉施工,如圖3、圖4所示。

圖3 施工第2階段的交通組織

圖4 施工第2階段有匝道部分的交通組織
2.2.3 第3階段施工期間交通組織
此期間為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歷時1 年多。
G312桃園路—郁金香路:兩側拓寬道路建成后,將中間老路封閉,車輛分流至兩側新建道路,保證寬20 m(雙向4 車道+人非混行),如圖5所示。
G312郁金香路—玫瑰路:車輛主要從G312北側通行。靠近海關局部路段只能滿足寬10 m(雙向2 車道)。D匝道處(MK10+726~MK10+966段)需要從匝道與主線高架下穿行。桃園路、郁金香路、玫瑰路橫向道路路口均需設置等寬橫向通行門洞。

圖5 施工第3階段的交通組織
同時建議G312郁金香路至玫瑰路段半封閉限行,過境車輛繞道孔雀路或保通路,入保稅區車輛限速通行。G312兩側均需要調整圍擋封閉,封閉范圍為現有國道(臨時道路)至用地紅線,實行全封閉施工。為確保行車安全,所有沿孔巷河邊的道路均設置鋼質防撞欄。
道路沿線在南半幅主線高架箱梁下設置寬7 m門洞,保證2 條東西向車道,另在主線北側利用翻交道路通行2個車道;再進行主線高架的樁基和橋面施工。本段需借地:合豐橋需借用南側紅線外綠化帶及寬25 m河道作為社會車輛臨時便道;玫瑰路中橋施工需借用玫瑰路西側寬25 m綠化帶及河道作為社會車輛通行的臨時便道。
考慮到施工便道盡量不影響社會車輛通行,實際實施時,臨時借用G312國道北側昆山海關和昆山檢驗檢疫局圍墻南側的綠化帶。
2.2.4 第4階段施工期間交通組織
此階段為地面輔道及輔助工程施工階段,時間約10 個月,分幅施工地面輔道及輔助工程部分,已完竣的高架橋及匝道可部分通車。
地面道路施工,道路整體翻交至高架投影面下的道路,兩側施工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及隔離帶,排水管等。安裝道路標志標線,進行綠化景觀等附屬工程施工。
根據以上設計的施工期間交通組織,同時結合施工總工期的考慮,按如下時間段進行交通實施:
第1處開工點:G312道路南側孔巷河設置圍堰,進行河道擋墻的施工。
第2處開工點:在郁金香路以東道路中央MD47~MD56(MK10+621~MK10+936段)處按承臺位置封閉圍墻進行樁基、承臺施工。開始MD47~MD56段的樁基、承臺施工。
郁金香路以西:MD39~MD20段道路兩側翻交施工。整個翻交道路南側沿孔巷河邊設置防撞鋼欄,確保行車安全。
郁金香路以東:MD40~MD49段道路兩側翻交施工,MD50~MD56段南側施工翻交道路。同時,在道路中,MD47~MD56段在承臺位置封閉圍擋內進行墩身施工,車流通行在道路北側近10 m區域,保證雙向4 車道車輛通行能力。
沿孔巷河邊設置2 層鋼質防撞板,總長度約1 500 m,防撞板每隔2 m設1 根φ100 mm鋼立柱。雙向4 車道的社會車輛通道中央設高80 cm的混凝土隔離墩。
合豐橋的社會車輛翻交至新橋南側通行。合豐橋北側拆除老橋,先南側半幅新建橋梁施工,后北側半幅新建橋梁施工。
玫瑰路中橋,社會車輛翻交至圍堰上的臨時便道通行,拆除老橋,開始新建玫瑰中橋施工。
郁金香路以西:MD39~MD20段沿高架投影線封閉施工圍擋,施工承臺MD39~MD20段,同時繼續兩側,施工翻交道路(MD19~MD3段)。
郁金香路以東:MD47~MD56段施工圍擋外擴至高架投影面。MD50~MD56段北側按南側高架投影線設置施工圍擋,南側通行利用翻交道路,施工樁基及承臺。繼續施工南側翻交道路(MD56~MD74段),翻交道路為中墩承臺南側邊線到紅線位置。
郁金香路以西:沿高架投影線封閉施工圍擋,施工樁基、承臺MD19~MD3段,同時施工MD39~MD20段墩身。
郁金香路以東:MD44~MD50段第16聯、第17聯橋箱梁施工;MD50~MD56段施工墩身;MD56~MD74段沿中墩承臺南側邊線封閉施工圍擋,道路通行利用南側的翻交道路,同時施工承臺,北側施工墩身完畢后立即進行北側翻交道路的施工。
第14聯MD38~MD41段郁金香路跨線橋,搭設門洞,施工跨線橋主體結構。
第25聯主線高架箱梁MD71~MD74段:玫瑰路跨線橋處開始門洞的搭設。合豐橋上方架設貝雷架,作為箱梁排架基礎。
郁金香路以西:施工MD19~MD3段墩身;施工立交橋橋梁MD35~MD20段(第8~12聯)。
郁金香路以東:MD71~MD74段玫瑰路跨線橋箱梁施工(第25聯);MD50~MD56段(第18聯、第19聯)施工橋箱梁及北側匝道;MD56~MD74段施工圍擋搬移至中墩北側,施工南側承臺及墩身。
第25聯主線高架箱梁:MD71~MD74段玫瑰路跨線橋處開始門洞的搭設。
郁金香路以西:施工橋箱梁MD19~MD3段(第2~7聯),其中桃源路跨線橋處(MD5~MD8段)設置門洞進行施工。
第3聯箱梁:MD6~MD7段,搭設門洞,開始桃園路跨線MD5~MD8段橋箱梁施工。
郁金香路以東:MD50~MD56段(第18聯、第19聯)施工南側匝道;MD56~MD71段施工高架橋箱梁,(中墩南側設2 車道寬、供社會車輛通行的門洞:MK11+187~MK11+560段長度約373 m)。
郁金香路以西:高架段結束(開始施工擋墻及零星),施工地面道路,通行整個翻交至高架下原有道路。
郁金香路以東:高架段結束(開始施工擋墻及零星),施工地面道路,通行整個翻交至高架下原有道路。
地面道路施工,道路整體翻交至高架投影面下的道路,兩側施工非機道、人行道及隔離帶、排水管等。
此階段施工主線兩側地面道路之前,需將原先的翻交道路面破碎鑿除,再按照新建道路的做法施工地面道路。
通過四階段合理、有序的交通組織,工程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確保了本段工程的順利推進。同時,通過有效的交通組織,節省了大量的臨時門洞建設費用,收到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