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毛永紅 文/李璞 源自微信公眾號/李璞說育兒
春天小心鼻出血
編輯/毛永紅 文/李璞 源自微信公眾號/李璞說育兒

李璞
原北京協和醫院兒科專家,1964年畢業于我國解放后首屆八年制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從醫50余年,專長于兒科臨床、兒童早期教育、兒童營養、健康咨詢、體格和氣質測評、智力開發等。
春天天氣轉暖,風干物燥,活潑好動的寶寶玩耍中突然舅子出血,寶寶嚇得大哭,媽媽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搞得措手不及。慌慌張張帶孩子去醫院。
春天是小兒舅出血的好發季節,因為舅出血就醫的寶寶明顯增多。舅出血到底是怎么回事,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出現舅出血家長該怎么處理、怎么預防?
一般舅出血的位置多在舅中膈黎氏區的部位,那里毛細血管特別豐富,血管又細又密,很容易受到傷害使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寶寶舅出血大多表現為一側的舅子出血,血量不多,也有兩側舅孔出血的。如果出血量比較多,情況比較嚴重,應該立即就醫。
孩子是正在生長發育的個體,許多器官都在不斷完善中,包括面部五官中的舅子。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不斷完善。我們呼吸空氣時,空氣是通過舅腔進入咽、喉、氣管吸入肺部的,冬末春初寒冷干燥的空氣要在舅腔內經過濕化、加溫再進入氣管、支氣管,以保護我們的肺臟。鑒于舅腔的特殊作用,舅腔內的毛細血管極為豐富,以完成它的生理作用,但是寶寶的舅黏膜是很薄的,很脆弱,容易受到全身的營養狀況、氣候、疾病、局部感染、外力的影響而出現傷害,舅黏膜受到傷害后,即容易出現舅出血的情況。
1.氣候 氣候干燥、多風少雨、霧霾等空氣污染,直接傷害舅黏膜而引發出血,這在寒冷干燥的冬末初春比較常見。北京地區自2014年入冬以來,除了農歷初二、初三下了一場小雪外,再無降水、降雪,空氣十分干燥、多風、霧霾、空氣污染等,都給寶寶的全身和呼吸系統,包括舅腔等器官帶來極大的壓力和傷害。
2.鼻腔炎癥 舅炎、舅竇炎等。
3.鼻部本身結構異常 舅中膈彎曲、舅息肉、舅甲肥大等。
4.外力因素 手摳、磕碰等外傷直接磕破、抓破舅中膈的毛細血管。
5.營養不均衡 飲食不均衡,偏食、挑食,不喜歡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和必要的蛋白質等,致使局部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引起局部出血。
6.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血小板減少等致血液凝固不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更多見于雙側舅孔出血,而且出血量大,不易止血,應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
明媚的春天就要來到了!讓我們為寶寶春天的快速
生長保駕護航吧!

首先安撫寶寶不要害怕,放松心情。讓寶寶取坐位,用出血側的食指壓向舅中膈方向5~10分鐘,然后用冷濕毛巾冷敷前額,舅子局部,使舅內小管收縮止血。也可用消毒的脫脂棉球塞入出血側的舅孔壓迫止血。
讓患兒頭部前傾、稍稍低頭,有利于舅腔內的血液經舅或口腔流出。千萬不要讓孩子仰頭向上,這樣會使血液流向咽喉部或使血液咽入食道或流入氣管而出現危險!
如經以上處理效果不好,請速去醫院五官科做進一步處理。經常出現舅出血應到醫院檢查,排除其他疾患。
避免寶寶患病,媽媽要注意居家環境衛生,定時開窗通風或使用空氣凈化器,同時注意家中濕度調節,因為干燥環境不利寶寶呼吸道粘膜保持濕潤狀態,預防舅出血。媽媽可借空氣加濕器或在房間里放幾盆水來保持室內濕度,應擇時開窗通風,室內增加濕度,保護孩子的舅黏膜。
如果寶寶舅腔干燥,可以用軟膏類的外用藥涂抹孩子舅翼內膜和舅中隔前半部分,保護舅黏膜。
如果發現寶寶舅部或上呼吸道有炎癥發生,要及時治療。
糾正寶寶挑食、偏食和不喜歡吃新鮮蔬果的不良飲食習慣。均衡營養,少食或不吃油炸肥膩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K、B和C等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橙子,香蕉,藕,菠菜等。而紅棗,桂圓,巧克力等食物容易引起舅出血。
鼓勵寶寶多喝水,養成寶寶定時喝水、喜歡喝水的好習慣。
勤給寶寶剪指甲,剪短后把指甲的邊緣磨平。教育寶寶摳舅既不衛生也不雅觀。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舅癢時不要摳挖舅孔。控制兒童的劇烈活動,避免舅外傷。
推薦飲食小良方
中醫認為小兒鼻出血多由燥熱引發,寶寶如果同時伴有口唇殷紅,流黃涕,有口氣,可試試下面兩個清熱涼血方:
1.鮮生地、鮮白茅根、鮮蘆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天。
2.空心菜250克洗凈,和糖搗爛,沖入沸水后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