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張艷紅 文/陳丁鴻
月子里的新兵訓練
編輯/張艷紅文/陳丁鴻

陳丁鴻
美國Indiana大學教育學院碩士,兩個孩子的母親。著有暢銷書《帶著孩子去旅行》《在美國上小學》。近年來,致力于家長心理、親子關系,以及兒童教育和發展相關領域的咨詢研究和投資。為多家雜志、網站、電臺、電視臺的特邀教育專家和撰稿人。坐月子,我們經常聊的是媽媽的事兒,今天我們與爸爸媽媽們聊聊月子里寶寶的事兒。寶寶在這段重要的時間里,生命初始,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新兵”。這位“新兵”并不是簡單地在那里睡了吃吃了睡。通過一個月的“新兵訓練”,會令我們驚訝地發現,寶寶在月子里養成按時喂養的習慣,是養成良好習慣的起始;寶寶的吃喝拉撒睡,爸爸媽媽當然需要精心護理,但太過精細,卻是嬌寶寶的溫床;而老生常談的母乳喂養,是和寶寶培養親密感情的最好辦法。

2009年10月,我懷著7個月的身孕,抵達四季如春的美國洛杉磯,住進了那里的一家月子中心。遠離了霧霾還有不安全食品,我沐浴著燦爛的“加州陽光”,安心待產。2010年1月,我順利地生下了弟弟。
常聽挺著大肚子的準媽媽們懷孕時的種種抱怨,恨不得能早點把肚子里的貨“卸了”。殊不知,新生兒出生后的第一個月,那才是最最辛苦的。月子里的那些日日夜夜,特別挑戰新媽媽們。不過,在洛杉磯的月子中心,我還是相當輕松地度過了產后最不容易的那一個月。這一個月,我這個產妃不但得到了很好的照顧,而且,月子中心的護士對新生兒弟弟的照顧和喂養的種種方法,也讓我受益匪淺。
陳丁鴻育兒經
我個人覺得“按需喂養”對于新出生一兩周的寶寶是可以的,在新生兒剛出生的第一二周,這個世界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小寶寶們自身也在觀察、熟悉著周遭這全新的一切。對他們來說,以前在娘胎里,靠著臍帶,不用動嘴就能吃霸王餐的日子一去不回頭了。現在他們必須使出渾身的勁兒吃奶,才能保證不餓肚子。至于一次吃多少奶,能維持多久不餓,新生兒們自己也還沒找著北哪,也在不停地琢磨著這個問題呢。所以,這段時間,聽到他們的哭聲就嘗試喂奶,稍多些按照他們的需要進行喂養,不但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這樣做的同時,也可使新媽媽體內的催乳素的分泌增多,由此泌乳量也會增加,還可預防媽咪發生奶瘡,避免影響寶寶吃母乳。
不過,過了一兩周,新生兒們慢慢也摸清楚狀況了,對周圍也熟悉了。這個時候的小寶寶,沒有太多運動,吃奶的總量也開始可以掌握了。所以這個時候可以開始給新生兒“做規矩”,開始培養其有規律的睡眠和飲食了。
盡早地按時喂養,可以幫助培養寶寶有規律的生活起居,建立良好的生物鐘。早些將寶寶的飲食和睡眠調整規律了,會讓孩子這一生都受益匪淺。

我入住的月子中心,當時包括弟弟在內,一共有12個小嬰兒住在同一間寬敞的嬰兒房,24小時有3個專業的護士照顧這些小家伙們。我們笑稱這嬰兒房是新生兒們的“新兵訓練營”。
12個小寶寶,這個數字看著有點兒多。我們這些爸爸媽媽多少有些擔心3個護士是否忙得過來。不過,在嬰兒房待多了,觀察了一段時間,發覺作為“新兵訓練營”的“教官”的專業護士們在照顧小嬰兒們方面還是特別有招兒的。
護士們在月子中心提倡對第一個月的新生兒的喂養是以按時喂養為主,但對于剛出生一兩周的寶寶,更多采用按需喂養。這里不得不提一下關于嬰兒喂養的兩種不同觀念:按時喂養和按需喂養。最近“按需喂養”特別流行。提倡按照寶寶的需要進行喂養,不用規定喂母乳的回數、間隔和喂奶量,應當是每當寶寶哭泣或感到該喂了就抱起喂母乳。

月子中心的“新兵訓練營”在喂養上除了最早期的“按需喂養”加上后來的“按時喂養”,每個寶寶都有一本清楚的“賬”:作息時間記錄表。這上邊記錄著他們的吃喝拉撒睡。每個寶寶什么時候開始睡的,什么時候醒的,什么時候吃的,吃了多少,什么時候拉的臭臭,都有記錄。做好新生兒的各方面記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摸清寶寶的成長需求,更好地進行喂養和照顧。
在“新兵訓練營”里,如果寶寶開始吭吭唧唧,護士不會第一時間就把小寶寶從搖籃里抱起。她們會先對照喂養表格里的記錄,看看上次吃奶的時間,如果還沒到吃奶的時間,就會查查小尿布,八成就是尿了或是拉了。如果都不是,而且仍然啼哭不停,就會把小寶寶轉移放到護士跟前的能晃動的小搖籃里,搖搖晃晃一會兒,如果小寶寶哭聲還是止不住,這時候才會將不買賬的小東西抱起,在懷里拍拍哄哄。
有時也會遇到好幾個寶寶一起哭鬧,護士們這個時候確實會有點兒忙不過來。這個時候的她們,只好按照寶寶出生的時間,哭的時間的長短和厲害程度,挨個兒進行安撫照顧。有些當爸當媽的,得知自己的孩子哭鬧的時候沒有第一時間得到照顧,不免會有點心痛。但是我倒是還能接受,一是,這么多孩子,護士也不容易;二來,我特別不提倡小寶寶一哭就抱,一鬧就哄。太把寶寶的哭聲當回事兒,照顧得太精細,特別容易養出個嬌寶寶,今后日子長著呢,還真是得“且抱且珍惜”。而且,別以為剛出生的寶寶沒頭腦,小東西們的學習能力可強了,越寵越嬌。長此以往,寶寶那頭兒一有風吹草動這邊就沖鋒陷陣的大人慢慢可就吃不消嘍。
“新兵訓練營”的護士們還會隨時向爸爸媽媽們報告新生兒的成長進步。比如,寶寶喝奶量的增加,睡眠時間的加長,體重的增加。爸媽們最愛在嬰兒房的小秤上給小寶寶稱體重,護士們會在一邊觀看,其實這也是在給她們的工作打分呢。看到磅秤上數字的上漲,除了親爹親媽們會興奮會雀躍,護士也會跟著高興得意,她們會會心地笑著說:“看,我們把娃帶得不錯吧!”
在月子中心,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把和帶孩子相關的事情都交給月子中心的專業醫護人員來打理。不過,我特別不建議完全撒手,把小寶寶丟給護士。我覺得應該盡量多地在自己身體心情允許的情況下,自己去照顧小寶寶,增進和他(她)的情感交流。多去嬰兒房探望新生兒,或者把新生兒帶去自己的房間,親自喂奶,陪著玩。讓新生兒熟悉自己的親爹親媽,這是必須的!月子里自己照顧新生兒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護士也會在一邊給一些專業的建議。新爸新媽們,虛心地聽著點兒,離開月子中心以后,那可是要基本都要靠自己了啊。
弟弟在嬰兒房的那些個日子,我們常帶著哥哥去嬰兒房。不過乖弟弟特別愛睡覺。我們常常興高采烈、興奮無比地去嬰兒房,卻總“接見”不上弟弟。因為弟弟每次吃得飽飽的之后,就是倒頭睡大覺。好多次,我們帶著哥哥只能站在弟弟的小嬰兒床邊,看著那只粉嫩嫩的小豬豬呼呼睡。然后和護士聊聊,了解弟弟,每天或者每幾個小時的進步,同時向護士學習照顧弟弟的小技巧。我們還常常把弟弟從“新兵訓練營”抱回我們在月子中心的住房,讓他和我們一起睡,在我們房間的大床上曬太陽,或者和哥哥一起玩。
陳丁鴻育兒經
母乳喂養是和寶寶培養親密感情的最好辦法。雖然可以人工喂養,但無論對新生兒來說還是對媽媽來講,都是母乳喂養利遠遠大于弊,能幫助產妃盡快恢復不說,更能讓新生的寶寶得到最好的營養。我自己堅持母乳喂養。每隔4個小時,護士會抱弟弟來我的房間,讓我親自喂他。即便半夜,到點寶寶醒了要吃了,護士也會把寶寶抱來給我,讓我親自喂他。
新生兒出生一周以后,按照他們近期的生活記錄,如果寶寶身體沒有不適,吃喝睡都正常,護士也會建議爸媽帶著寶寶出去呼吸新鮮空氣。你或許不敢相信,玩心大的我,因為孩子得到讓人放心的照顧,自己得到很好的休息,所以能夠在產后一個星期就把自己調養得不錯,并且,帶著才出生7天的弟弟,去逛了公園!然后,弟弟滿2周的時候,體力更棒的我,膽兒更大了,抱著小小的弟弟就去洛杉磯著名的Getty博物館看名畫了。有老美湊上來問:“這個安靜的乖寶寶多大了?”得知是才出生兩周的新生兒時,他們沒有一驚一乍,而是很坦然地恭喜我:“寶貝好可愛,你看上去也好漂亮!”其實,在國外,帶著新生兒四處游逛的父母真的很多,大家也都見多不怪了。
不過每次外出回來,把弟弟送回“新兵訓練營”的時候,一定要向護士匯報離開的這段時間,弟弟吃奶沒有,吃了多少,拉了沒有,尿了沒有,換尿布沒有,睡了沒有,然后補上記錄。離開月子中心的時候,弟弟的記錄卡也交到我們手中,護士們也建議我們今后把此當作習慣,幫助我們更好地記錄寶貝的成長。

我把坐月子“坐成”了度假
總的來說,老二弟弟的月子經歷,我悠閑地又當了一次媽,順順利利地又生了個娃。而且,因為有營養師和護士們對我和寶寶的照顧,這段日子簡直就像度假一般:睡覺睡到自然醒(當然,通常是脹奶把我脹醒的),有營養師給我做好吃的,有護士幫忙科學地帶孩子,這一切讓我特別安心,一點兒沒有累著,也完全沒有受到“產后憂郁癥”的迫害。
每天我歡天喜地地享受著有了弟弟后帶來的各種樂趣,同時學習到了更多的養育寶寶的知識。也因為弟弟很多時候在護士那里混吃混喝混睡,得到讓人放心的照顧,為我騰出了時間,讓我有時間練習體形恢復體操,幫助我輕松地在最短時間里恢復到了產后的最佳狀態。
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新兵訓練營”的“教官”護士們幫助我們把“新兵”弟弟的生活作息習慣從月子里就培養得相當不錯。他們對弟弟的照顧和喂養,讓弟弟在第一個月里就開始有規律地生活起居。好感謝月子中心的“新兵訓練營”對弟弟從小的“鍛煉”,讓我得到一個千金難買的小乖寶,讓我們陪伴弟弟成長的這一路,充滿太多的歡聲笑語。
事實上,無論你是赴美生子,還是安心在國內待產,懷孕生子都是一場人生中最特別最有意義的旅行。在這段旅途中,每個媽媽都是超級偉大的。這里,祝福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也祝福每個媽媽的“月子”都能幸福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