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進入新世紀以來,“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等概念紛紛提出并付諸實踐,特別是“綠色中國”概念的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更是成為全國發展的新理念。而利用IT技術,環保的智慧化與智慧城市一起,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
以粗放的資源換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如今難以維系,環境換發展已成共識。但在兩種模式轉變的過程中,環保矛盾仍然非常突出。來自各個工業的污染物排放,嚴重影響著環境和生活質量,依靠物聯網技術,智慧環保不再是紙上談兵,環保監管部門有了應手的工具,可以隨時隨地、全天候地監控環境質量變化,并將相關信息在第一時間匯總歸納,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
環保物聯網部署現狀
環保物聯網是在傳統環保行業引入自動化和信息化的技術來實現環境保護科學化管理的系統網絡,它利用現代化的傳感設備(即物聯網感知層),接入在線分析儀表采集的污染源、環境質量等信息,并將傳感信息通過有線或者無線傳輸至監控中心(即物聯網傳輸層),實現中心的遠程在線監控,并可利用數據進行分析,支持各類決策(即應用)。

目前中國最大的物聯網,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已基本完成建設目標,初步構建起國家、省、市、重點企業的4級監控體系,對全國一萬多家重點污染源進行了實時監控。各省對本省省控重點污染源也已經基本建設完畢。作為擁有最大數量的市、縣兩級,也逐步開展本級范圍內的重點企業在線監測。
新技術被首先應用于環保領域,本身已經說明該領域對物聯網技術所帶來的變化是極度渴求的,這也是相關技術得以普及的良好契機。
衢州首當其沖
衢州位于浙江母親河錢塘江源頭和浙江西大門,做好“錢江源頭筑屏障,一江清水送杭城”是衢州的天然使命,同時作為重化工、高能耗工業產業機構占比較大的欠發達城市,生態壓力巨大。
2012年8月,衢州市政府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中國電信浙江分公司簽署衢州市“智慧環?!苯ㄔO戰略合作協議,衢州市“智慧環?!表椖空絾?。
至2013年年底,已初步完成衢州高新區樣板房建設,2014年持續擴大監測范圍和部門間協作應用,目前已實現對全市重點污染源的24小時全天候監測,實現全面監控、應急預警、高效指揮等多項功能。
該系統可視化、數據化、實時性的優勢,為衢州智慧城市建設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方案延伸思考
物聯網依托IT及網絡技術建設,其獨特的傳感器(數據采集)位于遠端,數據存儲、分析及后續處理在局端,中間依托互聯網的結構,決定了其實施方案的相對復雜性。
數據采集和高清視頻的整合建設

對重點排污監控企業進行監測站改造,添加環保認證專用數采儀,將信號分別接入原監測傳輸設備和新加數采儀,保障污水處理廠和環保局能同時收到數據。前端數采儀通過新建的企業監測VPN專網,通過有線方式傳輸數據至監測中心。
在排放口監測站,部署??低旾PC高清網絡數字攝像機,實現全天候視頻監控,同時將前端數采儀的監測數據發送至攝像機,實現視頻數據疊加實時監測數據,進一步提升視頻在防止監測企業偽造監測數據的取證作用。
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監測數據以助力環保綜合執法閉環
在線監測數據集中至數據中心后,如何利用這些數據,為執法人員提供支撐成為重點解決的問題。數據中心的數據匯集、數據分析和應用程序間的共享,成為解決此問題的關鍵。
首先是超標情況的及時通報和系統間共享。通過在線監測的實時數據獲取情況和超標線設置,實時計算超標情況,將超標信息發送至排污單位人員,并通過數據中心將實時信息共享至執法隊的執法終端,超過一定次數自動發起執法任務。執法過程中發生行政處罰事件,自動將取證和筆錄內容發送至電子處罰系統。通過數據中心的信息交換組件,實現各個系統的數據實時交互,避免了“信息孤島”。
其次是開展對大數據的智能化分析。通過歷史排污數據的分析,可對企業在涉及排污方面的違法規律和相關“信用”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并開展針對性的突擊執法,避免了執法人員突擊執法無重點的情況。從這方面看,如何利用大數據讓分析結果更加智能,為監管提供更多的服務,還在持續探索中。
利用App開辟公眾參與環保新通道
全民興起對環保的關注之后,通過環保App應用推廣,實行重點污染源和環境質量的監測信息公開、環保知識宣教,開展基于App的違法舉報,將監管的主體從政府擴展到全體市民,這也是當前互聯網發展中對政府職能部門的要求。
項目意義及思考
本項目作為環保部和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設的試點項目,在充分分析現有環保物聯網的前提下,通過數據中心貫穿業務流和信息流,將目前環保行業的各類系統進行有機整合,為其他地區開展智慧環保項目提供了好的樣板,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現中電??导瘓F有限公司)做為本項目的設計方和主要投資建設方,充分發揮和體現了的物聯網應用技術的領軍企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