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念邑 王瑤

成為“學神”的途徑并非只有伏案苦讀,24歲的陸冠南用自己的經歷證明,行萬里路的重要性絲毫不亞于讀萬卷書。從他在“臉書”上豐富多彩的照片可以看出,這位游歷過三十多個國家的“學神”過著天馬行空的生活:在坎昆“駕馭”海豚乘風破浪;在撒哈拉大漠中端坐丘頂遠眺落日;在挪威秀一把抖空竹;在芬蘭一頭扎進刺骨的冰湖……如此五彩斑斕的生活,完全不像一個“正經”人。
看似與學術無關的“浪跡天涯”,恰恰是陸冠南學習中最重要的成分。在他的字典里,云游獵奇與伏案桌前一樣是“學術”——徹底擁抱廣闊的世界,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大”學術。
理科競賽虐出“反英雄”
陸冠南出生在天津,童年時光在北京度過。從北京四中到伊頓公學、威斯敏斯特公學,再到威廉姆斯學院、早稻田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陸冠南的求學橫跨中、英、美、日頂級名校,似乎可以輕易被包裝成勤勉懂事、一帆風順的“別人家的孩子”。但在他的內心深處,每一次升學,都是一道需要掙脫的枷鎖;每一次選擇,都堪比斷臂求生的突圍。
在國內,千百萬的高中生困坐在教室內,苦熬題海戰術。如果把一場場考試當作戰役,他們努力想成為阿喀琉斯那樣的英雄——喝干河水,吃光糧食,拼盡最后一絲氣力贏得勝利。相比之下,陸冠南卻是一個“反英雄”。他更像《奧德賽》中的奧德修斯,雖然具備英雄的全部條件,但仍因為機緣不斷漂泊,最終深深愛上這無拘束的人間。
陸冠南直言自己在國內學習“數理化”的經歷并不美好。
他小學時開始接觸奧數,上初中后,在班主任的力薦下,他稀里糊涂地參加了北京市著名的周末奧數班,囫圇吞棗地學了許多高中乃至大學才會涉及的高等數學?!按蠖嗦牭迷评镬F里,一上課就盼著下課。”
到了初三,陸冠南果斷放棄這個羨煞旁人的“精英奧數班”。在大家為中考熬夜的當口,他卻迷上古典吉他,每天忘我地練琴。盡管如此,他中考依然以朝陽區前八名的高分考入北京四中。
高一開始,他迫于“尖子”同學和老師們的壓力,每周六上午上“奧林匹克物理”,下午上“奧林匹克化學”;“初中時代對物理、化學兩門自然科學原有的熱忱,就這樣被消磨殆盡?!?/p>
高一暑假,陸冠南有幸代表學校,訪問英國最負盛名的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在為期三周的訪問結束時,伊頓的教務主任挽留他轉入伊頓深造。于是,16歲的陸冠南獨自飛往英國求學。落地不久,他又對學術水平首屈一指的威斯敏斯特公學一見鐘情,最終婉拒了伊頓的盛情邀請。
在威斯敏斯特公學的第一年,陸冠南“硬著頭皮”斬獲英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并被授予匯豐銀行全球獎學金(HSBCGlobal Scholarship),全額資助他完成A-Level(英國高中課程)學業。
“得了金牌之后,我真的是再也不想學化學了?!睂|西方教育體制深有體會的陸冠南尖銳地指出:“相比中國高中生無法避免的文理黑白抉擇,英國的高中生因為科目的多樣化,有更多的選擇。但在我看來,英國的中學教育相對中國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歸根結底與中國的文理分科雷同,沒有橫跨文理的自由?!?/p>
學神遭遇“選課困難癥” 從威斯敏斯特公學畢業前夕,陸冠南面臨人生的新選擇——大學申請。A-Level成績至上的英國大學對陸冠南大開綠燈,劍橋和帝國理工都伸來橄欖枝。與此同時,大西洋彼岸的麻省理工等頂級名校的全獎offer也紛至沓來。
陸冠南能預見到進劍橋將意味著怎樣的生活:“我可以看到自己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的樣子——讀自然科學專業,三年拿到學士,或許再花一年讀個碩士,然后花三年讀博。最終在研究所或企業,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
陸冠南被這樣的未來嚇到了,主動選擇了大西洋的另一邊。“未知不可怕,已知才可怕,我想去美國了解一個更廣闊、更有活力的社會?!?/p>
令人驚奇的是,陸冠南選擇的不是與劍橋齊名的麻省理工,而是在國內少有聽說的威廉姆斯,令他的師長和朋友大跌眼鏡。
與非文即理的諸多常春藤名校不同,強調綜合文理教育的威廉姆斯規定,每個學生都必須修足一定的文理科課程。
陸冠南在威廉姆斯遭遇了“選課困難癥”——因為有太多有意思的課程。研究心理學是陸冠南兒時的愿望,如今他終于有機會把這門學科研究透徹。在威廉姆斯的四年中,他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心理學和日語的研究中。讓他意外的是,他由此發現了自己對日本文化的強烈興趣。
用語言敲開日本文化之門 談到日語和日本文化的學習,陸冠南深有感觸?!爸袑W時代流行川端康成、村上春樹——當然,大家讀的都是中文版?!彼貞浀?,“我也隨波逐流,似懂非懂地品讀,但不知是作者文筆晦澀,還是翻譯不傳神,除了淡淡的唯美印象幾乎什么也沒留下。當時我就暗想,如果哪一天能讀懂日語原文,那該有多么幸?!,F在想來,我后來對于語言的覺醒應該源于那時的困惑?!?/p>
在威廉姆斯的自由文理教育體制下,陸冠南從零開始系統性地學習日語。大三在早稻田大學交流期間,他參加了日語全球統一等級考試(NJLPT一級),在14萬考生中位列前百名(其中聽力和閱讀均為滿分)。陸冠南格外強調:“考試成績不應該是奮斗目標,而是功夫到家水到渠成的產物?!?/p>
他利用一切機會參加日本文化活動:柔道、劍道、弓道、茶道、插花、陶藝、料理、演講比賽、新聞撰寫、廣播電臺,甚至古裝上陣,出演函館市開港150周年的歷史劇。他稱那是“至今人生中最充實的兩個月,沒有之一”。
他的一篇400字短文被教授推薦參加駐美日本大使館舉辦的全美論述文比賽并獲獎。后來,他以“日本寬松時代”為題的結課社會論文,又為他爭取到哥倫比亞大學日本經濟商業中心學者的獎學金。
抱著吉他環球巡演 日本之行只是陸冠南“云游”的第一站。大三結束后,他加入“Up with People”巡回演唱團。自1965年起,該樂團每年都從世界各地挑選優秀大學生,組成幾十人的演出團滿世界奔波,載歌載舞并從事志愿活動。從2012年1月到6月,陸冠南在海上漂泊了半年,途經歐、美、亞多國,真如奧德修斯那樣,在大海上乘風破浪。
演出并不要求太專業的水準。大家會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所在國的文化傳統改編節目,或跳或唱歌、演奏?!拔覀兊哪ズ纤俣润@人,一兩場之后就很默契了。這次環球旅行,就像把在日本的經驗放大了許多倍,玩到哪學到哪?!?/p>
從芬蘭到瑞典,他們在游輪上也能完成一場兩小時的精彩演出。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現過萬人簇擁的場景。
陸冠南認為,一個打心底熱愛學習的人絕不是片面的:
“無限的好奇心會迫使一個人分分秒秒、想方設法地獲取陌生的知識。我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在中國開辦一所世界級的文理學院。在我的大學里,成績和排名均會被廢除,學生無須再為和同學比較拼得你死我活。我希望他們可以篤志于學習自己真正想學的東西。一旦他們的知識技能達到相應的水平,無論是注冊會計師證還是星級廚師證都是水到渠成的副產物?!?/p>
大學本科時,陸冠南時常會去威廉姆斯冰場溜冰——放著音樂,一個人,一圈又一圈?;蛟S人生也是如此:基于個人的經歷和學識,努力傳播思想和經驗,就像冰刀留在冰面上的一圈圈痕跡,周而復始,循環向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