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進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蘭州 730030)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發布,對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效率、健全完善內控制度和增強防范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體系完整,操作性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包括:控制兩層面、遵循四原則、確定五個要素、關注七方面、把握八方法、評價和監督。
(1)兩層面是指單位層面的內控控制和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
(2)應當遵循的四個原則:全面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制衡性原則和適應性原則。
(3)深刻理解五要素。五要素分別是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五要素中,內部環境是基礎、風險評估是前提、控制活動是重點、信息與溝通是紐帶、內部監督是保障。
(4)密切關注七個方面。密切關注預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和其他,建立起相應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預算管理、收支管理、合同管理貫穿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體現很強的政策性和組織紀律要求;政府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是三個關鍵事項,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政府采購方針政策的落實、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建設活動的成敗。
(5)牢牢掌握八種方式。八種方法包括: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內部授權審批控制、歸口管理、預算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控制、單據控制、信息內部公開。八種方法基本能滿足內部控制方方面面的需要。 “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是防止差錯、預防舞弊甚至腐敗最有效的方法,合理分離、有效制衡?!皟炔渴跈鄬徟刂啤痹谟诮⑵饳嘭熛嘁恢碌闹贫?,層層落實層層把關?!皻w口管理”是現代社會專業化分工、專業化管理的產物,也是專業化管理的要求,能最大限度提高管理效率?!邦A算控制”是行政事業單位的核心方法,也是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主線,要按規范的要求加強預算編審、內部批復、執行、決算和評價各環節的管理。“財產保護控制”要求確保資產的安全、有效使用,對資產購置、配置、使用和處理過程均要對資產實施保護?!皶嬁刂啤?、“單據控制”是傳統的行之有效的經濟管理方法。“信息公開控制”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知情權、監督權,建設“陽光財政”“透明政府”的需要,也是預防風險、監督財政資金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有效之舉。
(6)評價和監督。評價和監督是內控制度能否實施、能否有效實施、能否持續實施的必要環節和關鍵措施。通過評價看設計合不合法、全不全面、適不適當、適不適應,有效性怎么樣、需不要需要改進完善。通過內部監督看設計出的制度辦法有沒有實施、實施的情況怎么樣;通過政府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監督檢查,提出有針對性意見和建議,并督促單位整改。只有評價和監督才能保證內控的有效實施。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每個職能部門。啟動內控建設必須統一認識,構建負責內控建設和實施工作的內控職能部門或牽頭部門。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財政法規及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培訓,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員工,特別是負責人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重要性認識,讓大家了解和掌握內部控制的基本理念,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定、修改內部控制制度時,應以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為依據,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設計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應遵循以下原則:①有效性原則。要使內部控制制度真正發揮控制作用,在各部門和各崗位得到貫徹實施,建立的內部控制必須具有有效性,任何人(包括高層管理人員),不得擁有超越制度或違法規章的權利。②審慎性原則。內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種風險,為了使各種風險控制在許可范圍內,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必須以審慎為出發點,要充分考慮到業務活動中各個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容易發生的問題,設立適當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步驟來避免和減少風險,并且設定在風險發生時采取哪些措施來進行補救。③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必須滲透到各項業務過程和各個操作環節,覆蓋所有崗位,做到無所不控。④及時性原則。內部控制的建立和改善要跟上業務和形勢發展的需要,做到內控先行。⑤獨立性原則。內部控制的檢查、評價部門必須獨立于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執行部門,直接的操作人員和直接的評價人員必須適當分開,并向不同的管理人員報告工作。
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對各崗位的崗位職責進行明確定位,明確關鍵業務環節,確定風險點,以及需要在哪些方面密切配合等等,加大制度的監督檢查力度,強化各部門的協調配合,確保各項與內部控制機制執行有關的制度的落實。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做到有的放矢,進行風險評估(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控制),然后根據各項業務特點確定控制目標,識別主要風險,進行內控活動的優化設計。
內部控制建設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試行,當試運行成功之后再正式推開,加強內控制度的評價和監督,在執行過程中,進一步持續改進,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