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彥杰
群,自古有之,歷來就有“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之說;社群,始于網絡,成長于社區,流行于QQ,興盛于微信。區別于動物的“群”,社群貴在有“社”;因社交屬性而富有生機、令人著迷、充滿想象。作為中國管理咨詢業的先行者和領導者,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簡稱“北大縱橫”)是如何玩轉社群思維的。本期一線風采,記者有幸采訪到了北大縱橫山西運營中心的副總經理何成朋先生。
“中國不缺好的產品、也不缺貴的產品,缺的是物美價廉的產品!如何能做到?移動互聯網來了、社群來了、社交紅利來了,你該如何做?”這是何成朋一見面就拋給我的話題。
本來是追根究底去的,卻被反將一軍。看到我一臉茫然、手足無措的樣子,何成朋的話匣子卻一下子打開了:“2014年央視重磅打造的大型紀錄片《互聯網時代》你一定還記憶猶新吧?互聯網,正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圍掀起一場影響人類所有層面的深刻變革。在這部紀錄片里面,《長尾理論》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說了一段話,‘20世紀的合作模式是企業模式,企業雇傭雇員,人們在同一個屋檐下,為了某個大目標而工作。21世紀的合作模式就沒那么正式了,它是關于社群的,有些創意永遠不會成為產品,有些社群永遠也不會成為公司,但是關鍵在于,我們現在有了20世紀合作創新模式的替代’。”
不得不說,何成朋說的每一句話我都一知半解,只有暗下決心回去惡補,但這種開場卻讓記者以一種更直接、更輕松的方式觸摸到了本次采訪的初衷。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創辦于1996年,是國內第一家按照公司法注冊成立、按現代企業制度規范化運作的專業管理咨詢公司。北大縱橫秉承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之風格,致力于中國咨詢業的發展和民族經濟的昌盛。經過4次大的臺階跨越,成長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大型咨詢機構,累計運作大型咨詢項目近千例。
北大縱橫擁有近千名全職專業咨詢師,其中70%擁有MBA學歷。北大縱橫最早在行業開展專業咨詢服務,業務向精細化發展,目前擁有近20個咨詢業務單元,積累了豐富的咨詢經驗,建成100多個行業和500個TOP企業研究數據庫、數千個企業咨詢案例庫、行業最大的管理工具庫、即時更新的數據庫系統等。北大縱橫通過專一小組、專一服務的駐場式強互動工作方式和三級質量保證體系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何成朋介紹,北大縱橫山西運營中心成立于2011年,隸屬于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秉承北大縱橫“推動企業變革與成長”的使命以及“成為中國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詢機構”的愿景,立足山西,服務山西,為山西企業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管理服務與解決方案,全面提升北大縱橫在三晉大地的影響力。成立至今,已為中國移動山西分公司、富士康(太原)科技工業園、太原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郵政郵儲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山煤國際能源集團等多家大型企業提供了項目咨詢和企業培訓服務,贏得了客戶的一致認可。
北大縱橫山西運營中心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三四年時間里取得如此矚目的成績,一方面“背靠大樹好乘涼”,北大縱橫二十余年的專業管理經驗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是其能夠快速打開市場并獲得企業認同的保障;另一方面,在當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社群思維模式不斷探索和靈活使用也功不可沒。
廣義來說,一群有一定共同特征的社會人群,通過一定的形式匯聚到一起,即為社群,校友會、老鄉會、商協會、俱樂部、會所等都可以歸結為社群范疇。狹義來說,我們所說的社群,是指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高效匯集打造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社會群體(可基于微信群、QQ群、微博群等)。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運用,特別是完全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微信群的迅速崛起,讓社群這個原本不算新鮮的事物成為了一個新的風口。微信——給社群帶來革命。何成朋提到,其實早在2010年時,他的很多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同學便嘗試過做社群,當時是做完全基于線下的EMBA會所俱樂部,例如其中一個EMBA會所大約2 000平方米,辦了專門的雜志,每周還會請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做分享沙龍。堅持到2012年,不得不放棄。因為做2年、虧損2年,完全看不到盈利的機會。至于為何會虧損?何成朋坦言,“簡單說就是成本太高,以當時辦沙龍為例,每做一次平均成本近1萬元(場地、人工、宣傳、雜志印刷等),而因場地限制,每次活動最多只能有30~50人參加,我們跟每個參與者收取100元的費用(很多人還不樂意),也回收不了一半的成本。”

然而微信的廣泛運用,讓做社群的成本無限降低,低到分攤到每個參與者身上的成本接近于零,因為在微信群中分享不用場地費用,通知大家參與只需要群發信息(省了大量時間和電話費),大家基于價值與興趣自動分享(省了大量的人工費用與宣傳費用),這樣便可以把原本收費的活動全部變為免費,再通過其他方式(增值服務或廣告贊助商)來盈利,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但微信群、QQ群、微博群……≠社群,“我自己有600多個微信群,絕大部分都是開始熱熱鬧鬧、很快就廣告泛濫、最后竟成為一個死群。然而并不是搞個微信群就叫社群,有共同價值觀、有共同興趣愛好、有游戲規則、有意見領袖、有組織架構、能為成員持續提供價值,這才叫社群。”何成朋如是說。
說到社群思維,不得不提及北大縱橫學院「后MBA」培訓班,可以說,北大縱橫的「后MBA」培訓班即是社群思維實踐的最好案例,他們以“同修共贏和諧快樂”為指導思想,用“善·感恩·愛·奉獻”的企業基因,18年咨詢精耕,積淀出北大縱橫管理技術的深厚根基;數千家企業實踐,造就中國企業管理思想的大成寶庫。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社群思維迸發的創新熱情和創造動力,北大縱橫學院開辦免費的公益課堂「后MBA」。講師陣容強大,北大縱橫核心合伙人、著名學者、杰出企業家、媒體人、投資人、政府官員聯袂教學,專門針對企業MBA和EMBA學員,旨在“成就未來核心管理者”。
北大縱橫山西運營中心也不甘平庸,何成朋相信,未來肯定會是一個“超級經理人”構成的世界,“社群”是這些超級經理人孵化的母體,“價值匹配”是他們的職業操守,利用社交平臺的紅利,社群里的每一個參與者通過互動分享,其積累的資源、知識、經驗等都會幫助他們打造出新的鏈接價值。這在北大縱橫山西運營中心已擁有很多的成功案例。作為山西國資委研究中心理事成員,為各大型省屬及市屬企業開展了“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的活動,成功地為太鋼集團、汾酒集團、國新能源集團以及山西建工集團各下屬企業建立了完善的內訓師隊伍和科學的培訓體系。同時與國資委共同開展了「后MBA」公益教育項目,學員來自各大省屬企業負責人,有效整合了國資和國企的優質資源。
授人以漁,一而五,五而十,以至無窮;取信于道,合即縱,聯即橫,捭闔天下。未來,北大縱橫山西運營中心「后MBA」班期待以“公益班、自組織”的模式舉辦更多的公益性培訓,吸引更多有實力、有夢想的企業高管或負責人參與,為山西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企業管理人才,“做山西企業做大、做強、做久的良師益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