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萱
探索數字未來和媒介社會發展之路
——《新聞傳播的大數據時代》簡評
□文|王萱

互聯網技術催生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悄無聲息地改變了新聞媒體的傳播方式。那么,在大數據時代,如何適應媒體發展趨勢,進一步促進新聞傳播的發展,就成為亟須研究的重要課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以及李彪等講師、博士生共同編寫的《新聞傳播的大數據時代》(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一書立足大數據的時代背景,深入挖掘新聞傳播的本質、傳播介質、傳播渠道、傳播對象,論述系統、翔實有力,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可參考性。
《新聞傳播的大數據時代》分為5章,包括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學的新紀元、大數據時代的新聞生產、大數據時代的廣告營銷、大數據時代的社會輿情分析與把握、大數據傳播:未來大發展與預測,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對新聞傳播的大數據時代進行闡述和解讀。書中對什么是“大數據新聞傳播”進行了分析,指出大數據新聞傳播不同于傳統新聞報道那樣的簡單數字交代,而是一種從宏觀與中觀的層面對社會某一方面的趨勢、動態和結構性的把握。作者將傳統的新聞傳播與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傳播進行系統比較,指出大數據的數據跟傳統的結構性數據的差別。通過深入探討二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進一步明晰了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傳播的特征,厘清了大數據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實際應用,并且列舉了大數據資源的實際社會效果和有實際影響力的產品。
總體而言,該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前瞻性強。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我國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各行各業的發展方式也不斷革新,新聞傳播在大數據時代下,也呈現出不同于傳統新聞傳播的各種特征。該書緊緊把握時代發展脈搏,洞悉新聞傳播的發展趨勢,對如何利用大數據促進我國新聞傳播的現代化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見解。二是系統性強。該書首先立足大數據的時代背景及其特點,指出新聞傳播學迎來了新紀元,然后從新聞生產、廣告營銷、社會輿情分析與把握等各個角度對新聞傳播進行系統闡述,最后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預測了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的發展方向和趨勢。三是案例豐富新穎。書中列舉了《華盛頓郵報》關于奧巴馬就職典禮的報道、央視《新聞聯播》在2014年春節期間播出的11集“據說”春運和春節等例子,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能夠幫助讀者更加透徹地理解相關概念。四是具有時代價值和參考價值。該書最大的價值在于透析了大數據的意義,即在時間空間維度上,最大限度地掌握數據,再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數據,找到其間關聯,從而完成數據分析,揭示問題的原因和事實本來面目,最后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大數據改變了新聞傳播解讀的過程,讓這個過程成為一種“新聞游戲化”的過程,這將是一件饒有趣味的事情。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