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琳,徐桂華
口腔醫院護士對口腔專科護理的認知和培訓需求調查
林 琳,徐桂華
口腔護理學是在護理學和口腔醫學的學科交叉中發展起來的,是研究有關口腔疾病的預防保健、治療及康復過程中護理理論與技術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既具有護理學的基礎理論和實踐,又突出了口腔醫學的專業特點和特殊的專科護理技巧[1,2]。我國的口腔醫學經過幾十年的實踐摸索,已取得了較大發展。但是,口腔專科護理發展較慢,與國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滯后于口腔醫學和口腔臨床護理工作的發展,尚不能滿足我國口腔醫學臨床工作的需求。我國對口腔專科護理人才的培養力度不夠,問題的關鍵是缺少具有中國特色的口腔專科護理人才的培養體系。本研究通過調查江蘇省口腔醫院護士對口腔專科護理的認知和培訓需求,旨在初步構建口腔專科護士培養體系,為口腔專科護士規范化培訓提供理論依據。
1.1 調查對象 江蘇省二級、三級口腔專科醫院在職注冊護士,自愿接受調查者。
1.2 調查工具 參考口腔專科護理相關文獻資料,咨詢多位口腔臨床專家和口腔臨床護理人員,自制調查問卷。邀請5名專家對問卷進行評分,問卷內容效度為0.906。通過對30名口腔醫院護士進行預調查,Cronbach’s α為0.819。
1.3 調查內容 護理人員基本資料、口腔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培訓現況及需求問卷。
1.4 調查方法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調查法,對江蘇省二級、三級口腔專科醫院分層,確定6個抽樣點,征得6所口腔醫院護理部同意和支持后,利用會議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由研究者或者調查員使用統一指導語向研究對象說明研究目的和注意事項。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81份,回收率93.7%,其中有效問卷265份,有效回收率94.3%。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統計分析。分類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形式進行描述。應用χ2檢驗分析不同年齡、職稱等護士的專科知識掌握情況、對培訓現狀的滿意度及需求情況的差異。
2.1 一般人口學資料 265名口腔護士參與了本調查,其中67.90%護士年齡21歲~30歲,僅1名男性,55.50%護士工作年限在6年以下,第一學歷為中專和專科的占80.30%,其中僅10人(3.77%)第一學歷的專業是口腔護理,護士職稱者占42.97%。參與調查的護士來自頜面外科、口腔內科、修復科、正畸科等10個科室。
2.2 口腔護士口腔專科知識掌握情況(見表1)

表1 口腔科護士專科知識掌握情況(n=265) 分
2.3 口腔專科護理培訓現狀 86.00%口腔護士在就職前未學習過口腔專科知識,65.70%在入職后得到了系統的崗前培訓,57.00%能及時得到新材料、新診療技術培訓。獲取口腔專科知識的主要途徑有院內業務、科室業務和醫院組織培訓。對當前口腔護理培訓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僅占46.79%。265名口腔護士中僅有79人(29.81%)參加過口腔專科護理培訓,其中54.32%以在職形式參加,培訓時間在6 d以下的占54.43%,3個月~5個月的僅占15.19%,培訓形式以理論授課、臨床教學、專題講座為主。培訓效果不佳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臨床實踐示范教學,占61.73%;其次是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求,占59.26%,時間太短占55.56%。
2.4 口腔護士對口腔專科培訓的需求情況 98.49%的護士認為需要專科培訓,其中63.21%的認為非常需要,希望學習的知識主要是口腔常見疾病及護理常規、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口腔基礎知識,護士希望通過培訓達到的目的排名前3位的是:提高口腔專科護理技能、更新專業知識和具備口腔專科知識健康教育能力。阻礙護士參加培訓的因素中,沒有適合的學習途徑占78.49%,學習機會太少占75.85%。56.60%的護士能接受全脫產的培訓方式,55.85%的護士能接受時長為1個月及以上的培訓。希望的教學形式主要為:操作演練、臨床教學、理論授課,54.34%護士希望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為1∶1;培訓教師的選擇中選擇經驗豐富的口腔臨床護理人員的比例最高,占81.51%。詳見表2。

表2 口腔護士對口腔專科培訓的需求情況(n=265)
2.5 不同年齡、工作年限及職稱的護士對口腔專科護理培訓的滿意度(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工作年限及職稱的口腔護士對口腔專科護理培訓的滿意度比較 人(%)
2.6 不同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及培訓滿意度的口腔 護士對口腔專科護理培訓需求比較(見表4)

表4 不同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及培訓滿意度的護士對口腔專科護理培訓需求比較 人(%)
3.1 口腔科護士整體水平不高,口腔專科知識掌握不佳 參與調查的護士整體較年輕,說明口腔護士趨于年輕化,這可能與口腔專科護理發展起步較晚有關。第一學歷大部分是專科和中專,本科學歷者不到1/5,近1/2為護士職稱。可見,口腔專科護士的整體學歷和職稱水平不高,有待吸引更多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護理人才進入這一行業,提高口腔護士整體素質和口腔專科護理水平,也為培養口腔專科護理培訓儲備師資力量,進而促進口腔專科護理的發展。其中僅10人的第一學歷所學專業是口腔護理,其他大部分是西醫護理。徐佑蘭等[3]對2007年—2008年在湖北省進行的口腔專科護理培訓現狀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都是畢業于普通護理專業,學習過口腔醫學的護士僅占10.8%,而尚無畢業于口腔護理專業的護士。本次調查中,雖然經過口腔護理專業學習的護士較少,但與徐佑蘭等[3]的調查相比,可以看到口腔專科護理的進步和發展,部分專科學校開設了口腔護理專業,已初見成效。口腔護士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是完成高效率、高質量診療工作的前提。但調查結果表明口腔護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度不高,總分24分,得分僅14.68分±4.66分,特別是兒童牙病科中“第一恒牙窩溝封閉的時間”、口腔內科中的“地圖舌的臨床表現特點”、口腔修復與種植中的“排齦方法”等問題,正確率僅為13.6%、24.9%和37.1%,這些問題均是臨床常見的問題。因此,口腔護士迫切需要開展口腔專科系統培訓,加強口腔護士對知識的掌握與靈活應用。
3.2 口腔專科護理的培訓有待加強 口腔護士對當前口腔專科護理培訓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僅占46.79%。近90%的護士在入職前未學習過口腔專科知識,雖然大部分在入職后接受了系統的崗前培訓,但通常崗前培訓大多涉及該醫院的歷史文化介紹、規章制度、工作禮儀等方面,較少詳細學習口腔專科知識。口腔護理的發展需要通過口腔專科護士培訓進行深入學習,培養具備口腔專科知識和技能的專科護理人才。調查結果顯示,護士認為以往的專科培訓對日常工作的幫助有限,這可能與護士參加專科培訓的主要方式是專題講座,且培訓時間較短,難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有關。護士認為培訓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臨床實踐示范教學,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求及培訓時間太短,其次教學方法枯燥、單調,與口腔專科護理關系不密切也是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這一結果對今后的培訓形式、內容及時間安排等方面都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3.3 口腔專科培訓應滿足口腔護士的需求 經過調查,幾乎所有的護士都認為需要進行專科培訓,可見護士對專科培訓的需求性極高。他們希望學習的知識主要是口腔常見疾病及護理常規、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和口腔基礎知識,由于在學校里較少或沒有接觸過口腔專科知識和技能,走上口腔護理的工作崗位后才發現這些知識和技能缺乏。關于培訓目的,提高口腔專科護理技術是護士最希望通過培訓達到的,其次是更新專業知識。其中,四手操作作為一種現代口腔治療操作技術,可以提高護士的主動性和自主性,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是口腔專科護士的重要技能[4]。四手操作技術自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在臨床中逐漸受到重視,但由于護士缺乏系統的口腔專科知識的學習,四手操作尚未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5,6]。因此,要普及推廣四手操作在臨床口腔診療工作中的應用并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四手操作,就要建立具有熟練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口腔醫療護理隊伍,對此口腔專科護理培訓則顯得尤為迫切和需要。
護士認為阻礙口腔專科護理培訓的主要因素是沒有合適的學習途徑和學習機會太少,50%以上的護士能夠接受為期3個月的脫產培訓。護士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但現有的培訓機會、方式等尚存在不足,不能滿足護士對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需求。護士最希望的教學方法是臨床教學、操作演練,結合理論授課,理論與實踐課的比例應達到1∶1,授課教師是經驗豐富的口腔臨床護理人員和從事口腔學教學的教師。在臨床中,經驗豐富的口腔臨床護理人員通常具有豐富的口腔護理經驗和扎實的護理技能,他們的授課針對性、實踐性和實用性較高,口腔學教師能夠補充護士口腔專業基礎知識的不足。
3.4 不同年齡、工作年限及職稱的護士對口腔專科護理培訓的滿意度存在差異 分析結果顯示,年輕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較年長者高,工作年限長的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較低,這可能與培訓多針對年輕護士開展,年長護士參與培訓的機會較少,或培訓內容不符合他們的需要有關。其中例外的一點是,工作年限為1年~5年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最高,高于工作年限<1年的護士,可能是因為剛參加工作的護士尚處于業務熟悉階段,對培訓中教授的新知識的學習有困難,所以產生了不滿意感。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高于護師及以上職稱者,由于口腔專科護理處于發展初期,缺乏高層次專科護理專家對職稱較高者進行培訓。應創造條件,幫助年資、職稱較高的經驗豐富的護士走出國門,與口腔專科護理發展較先進的國家的同行進行交流和學習。
3.5 不同年齡、工作年限及培訓滿意度的護士對口腔專科護理培訓需求存在差異 年輕護士對培訓的需求較高,工作年限1年~5年的護士對培訓的需求最高,反映了年輕護士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求知欲。對培訓現狀滿意的護士愿意付出更多接受更好的培訓,不滿意的培訓現狀降低了護士的積極性和認同感,因此對未來的期待降低。
綜上所述,口腔護士迫切需要開展口腔專科護理培訓。在培養口腔護理專科人才的目標下構建口腔專科護士培養體系,進行有計劃的分層次和分階段培訓,廣泛開展口腔專科護士培訓,制定適合口腔專科護士培訓標準和培訓計劃,設立培訓課程,使優秀的口腔護士脫穎而出,成為口腔專科護士,從而提高我國的口腔專科護理水平,促進口腔專科護理事業的發展。
[1] 盧愛工,李莉莉.我國口腔護理學的回顧與展望[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6):499-501.
[2] 趙佛容.口腔護理學[M].第2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1-5.
[3] 徐佑蘭,萬金玉,王燕,等.口腔護士專業教育與培訓現狀調查[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2):276-278.
[4] 隋紅.培養四手操作口腔護士的前景和現實意義[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7,1(9):74-75.
[5] 陳宏麗.從四手操作的臨床現狀談口腔護士的培養[J].中外醫療,2009,28(35):185-186.
[6] 馬紅飛,徐俊麗.某市口腔專科四手操作技術的應用現狀調查[J].重慶醫學,2012,41(35):3739-3741.
(本文編輯 李亞琴)
法令條例著錄格式
[標引項順序號] 發布單位,文號.法令條例名稱[文獻類型標志].發布日期.
如:[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S].1990-09-0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S].2001-12-15.
[3] 國家科委,新聞出版署,第12號令.科學技術期刊期刊管理辦法[S].1991-07-01.
Survey of demands of oral hospital nurses on cognition and training of oral specialist nursing
Lin Lin,Xu Guihua(Oral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Jiangsu 210029 China)
[目的]了解口腔醫院護士對口腔專科知識掌握情況、培訓現狀與對專科護理培訓的需求情況。[方法]應用口腔專業知識、培訓現況及需求問卷,采取分層抽樣法,對江蘇省口腔專科醫院的265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265名口腔護士中僅1名男性,年齡21歲~30歲護士占67.90%,護士職稱者占42.97%,僅10人的第一學歷專業是口腔護理;86.00%口腔護士在就職前未學習過口腔專科知識,對當前口腔專科護理培訓滿意度為46.79%;98.49%的護士認為需要專科培訓。[結論]需重視口腔專科護理培訓,構建口腔專科護士培訓體系,促進口腔專科護理事業的發展。
口腔護士;專科護士;培訓需求;認知
R197.32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5.04.042
1009-6493(2015)02A-0500-04
林琳,護師,本科,單位:210029,江蘇省口腔醫院;徐桂華(通訊作者)單位:210000,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2014-03-24;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