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總工會在全省作出實施“一活動一工程”的動員部署以來,洱源縣充分認識開展“一活動一工程”的重大意義,通過近三年的努力,洱源縣總工會共舉辦了16期職工技術技能培訓班,包含電焊工、車工、市場營銷、食品生產加工、餐廳服務員、客房服務員等工種,培訓企業職工、鄉鎮(社區)農民工1080人,并全部取得人社部門認定的職業資格證書。職工技術技能培訓工作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工會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全縣廣大企業和職工群眾的一致好評,為促進洱源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廣泛深入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洱源縣總工會在全縣廣泛深入宣傳開展技能培訓的目的意義,宣傳新時期工會工作的主要職能,利用電視、櫥窗、標語、簡報等形式,使基層工會、廣大職工、社會各界認識工會在開展培訓工作,在全縣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縣總工會主席親自帶隊深入鄉鎮、企業宣傳并調研工作,向基層工會講清楚開展培訓的目的和方式,講清楚培訓不收取職工和企業的任何費用,培訓師資由工會負責協調,培訓經費由縣總工會承擔,只為達到提高廣大職工的技能素質,以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和企業發展的目標。消除了企業、鄉鎮等基層工會對舉辦培訓是否要收取費用,是否會增加給企業負擔、是否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等等顧慮。最大限度地爭取企業、鄉鎮對工會開展技能培訓的理解和支持,為舉辦培訓打牢工作基礎。
二、做好協調服務,解決工學矛盾
在舉辦職工技術技能培訓的整個過程中,洱源縣總工會領導都要與企業和培訓院校多次進行協調聯系,落實各項細節,并對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問題及時進行協調處理,促成了每一期培訓都扎扎實實地開展。如在云南力帆駿馬集團舉辦的電焊工培訓,就利用星期六、星期天進行理論培訓,正常工作時間由培訓教師在生產車間內現場講解實作知識,現場指導職工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使員工學習工作兩不誤,得到企業行政方的認可和支持。在大理洱寶實業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培訓時,由于正處于梅果收購加工的旺季,正常工作時間內無法安排培訓,經協調后就定在每天下午7點至9點的時間進行培訓,工會干部加班加點,最終克服了工學矛盾。
三、緊扣企業職工需求,實現學以致用
縣總工會每年年初,都要深入鄉鎮、重點企業進行調研,聽取企業、鄉鎮基層工會對本企業(本轄區)職工技能培訓的需求和建議,在此基礎上制定年度技能培訓計劃。如在云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調研到企業需要提高電焊工的技術技能,縣總工會就積極聯系大理技師學院的師資,先后到企業舉辦了5期電焊工培訓,有418名職工取得焊工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基本使該企業從事電焊的職工普遍得到了培訓,大大提高了汽車焊接質量。在大理洱寶實業有限公司調研到企業需要食品生產安全方面的培訓,在新希望鄧川蝶泉乳業調研到企業需求提高銷售人員的營銷素質,在鄉鎮總工會調研到需要提高轄區內餐飲、賓館從業人員的技能素質等,縣總工會就對應地舉辦了食品生產加工、市場營銷、餐廳服務員、客房服務員等工種的技術技能培訓。始終使每一期培訓都適合企業、職工的崗位需求,使培訓對職工履行崗位工作起到幫助、促進的作用。
四、堅持典型引路,逐步擴大培訓面
洱源縣總工會在認真分析轄區內企業實際的基礎上,首先從縣內的規模企業入手來開展職工技術技能培訓。2013年首先在規模最大的云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推開了培訓工作,在該公司舉辦的電焊工培訓成為了全州的亮點,該公司也被列為“一活動一工程”示范點,被大理州總工會評為“一活動一工程”先進單位。樹起了典型,同時也總結了工作經驗,隨后相繼在新希望鄧川蝶泉乳業、大理洱寶實業有限公司等規模企業中開展培訓,都取得實效。
五、強化保障措施,穩步推進培訓工作
一方面加強對職工技能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由縣總工會人才工程領導組負責組織實施,每項具體業務都由縣總工會分管的副主席親自協調處理。另一方面加大對職工技能培訓的經費投入。把職工技能培訓工作列入縣總工會對鄉鎮總工會和重點企業的年度考核,根據各基層工會開展培訓情況來安排工作經費和獎勵經費的多與少,體現干與不干兩個樣,進一步激發基層工會抓落實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近三年來,縣總工會除如數把上級安排的專項培訓經費撥給培訓機構外,本級再投入了20多萬元用于開展技能培訓,解決了基層工會和職工的顧慮,確保了培訓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