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
(中共鹽城市委黨校 圖書館,江蘇 鹽城 224001)
淺論基層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
——以鹽城市委黨校“新四軍研究數據庫”建設為例
何飛
(中共鹽城市委黨校 圖書館,江蘇 鹽城 224001)
特色數據庫建設是黨校系統圖書館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從中央黨校對各級黨校圖書館的要求和黨校圖書館資源數字化發展趨勢看,基層黨校圖書館必須建設有自身特點的數據庫。通過對江蘇省13個基層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調查,在展示基層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現狀的基礎上,剖析存在的制約因素,提出加強基層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路徑,以期對全國基層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工作開展有所啟迪。
黨校圖書館 特色數據庫 數字化建設
特色數據庫指依托具有館藏特色的信息資源,對某一學科或某一專題有特殊利用價值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評價、處理、存儲并按照一定標準和規范將其數字化,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信息資源庫[1]。特色數據庫是反映本館在同行中具有特色的信息數據資源,是圖書館在充分利用本館特色館藏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可供共享的數據庫。特色數據庫集中體現了“黨校圖書館建設的核心競爭力”[2]。
本文通過對江蘇省內13家基層黨校圖書館自建特色數據庫情況的調研,著重以鹽城市委黨校圖書館為例,在展示基層黨校圖書館自建特色數據庫現狀的基礎上,剖析其制約因素,提出建好特色數據庫的基本路徑,旨在促進黨校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建設,體現其集思想性、開放性、權威性于一體的特色,使黨校圖書館真正成為黨校的綜合性文獻資料中心,為黨校的教學及科研提供智力支持[3]。

江蘇省13所基層黨校圖書館自建數據庫情況一覽表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黨校都注重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和黨性教育基地建設,中央黨校要求各級黨校圖書館發揮地方優勢,突出地方特色,加快地方黨史、地方志和省(區、市)情數字資源建設,并以“三大文庫”建設為中心,有計劃地把現有館藏紙質文獻資源數字化[4]。
本文樣本采集江蘇省13個基層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最新信息。江蘇省作為我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教育大省和文化強省,各級各類圖書館建設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從筆者搜集到的江蘇省13個省轄市黨校圖書館自建特色數據庫情況的統計資料看,截至2015年6月底,全省13家基層黨校圖書館共建特色數據庫21個(詳見上表)。從上表可以看出,全省13個基層黨校圖書館,大多數圖書館都很重視特色館藏數字資源建設,投入力度較大,常州、南京、無錫等圖書館通過自建或購買,特色數據庫的數量較多。但還有6個圖書館沒有建特色數據庫,反映了這些館對特色資源數字化建設重視不夠,沒有對本地資源進行挖掘。
從上表可以看出:江蘇基層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干部黨性教育特色數據庫。如南京的“南京歷史人物及事件庫”、常州市委黨校的“常州三杰”數據庫、鹽城的“新四軍研究數據庫”、淮安的“周恩來數據庫”等,重點反映當地革命歷史和紅色文化。(2)館藏特色數據庫。館藏特色數據庫指根據圖書館特色館藏有選擇地將其數字化而成的數據庫。如“中共南京市委黨校文庫”、“黨校文庫”、“文摘數據庫”、“干部保健”數據庫等。(3)市情數據庫。如南京的“南京市情研究全文數據庫”、“寧鎮揚同城化建設全文數據庫”、“南京地方政府管理案例庫”、“蘇州市情庫”、“無錫市情資料庫”、“常州市情庫”等,這些數據庫突出市情,緊密結合本地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實際,選取黨校教師和學員實用的、反映當地特色的各種數據和資料建設而成的。
基層黨校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建設,在黨校圖書館建設和干部培訓工作中能發揮很大作用:第一,豐富和完善了館藏資源,提升了服務質量與效率。建設特色數據庫,可以使分散零亂的特色文獻資源得以系統化、有序化整理和深層次挖掘,將具有特色的文獻信息轉變為數字化資源,使其收藏、保存和利用變得更方便、安全[5]。如鹽城市委黨校圖書館所建的“新四軍研究數據庫”,將多姿多彩的紅色文化,內涵豐富的“鐵軍”精神與主體班教學、干部黨性教育、創建全國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既豐富和完善了館藏資源,又為教學、科研提供了便捷的服務,受到了教員和學員們的普遍歡迎。第二,實現了網絡環境下的資源共享。如鹽城市委黨校圖書館在建設“新四軍研究數據庫”時,多次到本市檔案館、新四軍紀念館、黨史辦等單位和各縣(市、區)收集史料。特色數據庫建成后,無償為他們提供服務,讓這些部門和單位資源共享,既解決了特色館藏利用率很低的問題,使新四軍紅色文化在網絡環境下重新體現其價值,又有利于利用現代技術和手段進行全文檢索、全文下載、共享信息資源得心應手。第三,是領導決策的好“參謀”、教學科研的好“助手”。常州、無錫等市委黨校的“市情資料數據庫”、南京市委黨校的“南京地方政府管理案例庫”等,為當地黨政領導提供大量本地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資料,為制定政策和規劃發揮很大的作用。教學定專題,科研出文章,培訓見成效,成果進課堂,都離不開特色文獻信息資源數據庫,同時對黨校教研人員信息獲取和成果轉化提出更高要求[6]。
從全省基層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現狀看,特色數據庫的數量、水平參差不齊,數據庫名稱不夠規范,共享度不高。數字化圖書館是利用數字技術獲取、存儲、檢索信息的圖書館形態。其基本要素或特征是:數字化資源、網絡化存取和分布式管理[7]。目前,在特色數據庫建設上,基層黨校圖書館還是在封閉狀態下進行的,各自為政,以“單槍匹馬”為主,館與館之間的合作建設、聯合開發情形幾乎沒有,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平臺模式。在對用戶服務上,也是封閉式的,只能在校園網內進行,外網訪問受到較多限制,有的幾乎不可能。
這些問題的存在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制約:
2.1領導重視程度和館員隊伍狀況不佳。
與抓教學、抓科研相比,某些黨校領導不太重視圖書館工作,特別對特色數據庫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從上表可以看出,全省13家基層黨校圖書館,有近半數圖書館沒有自建特色數據庫,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領導不重視則是主要原因。實踐證明,領導的重視程度決定一個館數據庫建設的數量和質量,南京、無錫、常州、鹽城等黨校圖書館之所以搞得好或比較好,與領導重視是分不開的。由于領導不夠重視,在專業人員配備和經費投入等方面,自然差距很大。
2.2圖書館文獻資源擁有量不足。
由于歷史的原因,基層黨校圖書館建設特色數據庫依賴的館藏文獻資源量較少。除省級黨校因得天獨厚的條件而擁有較多和較完備的文獻資料外,基層黨校圖書館受購書經費的限制,文獻資料采購和收藏極艱難,累積量難以形成規模。因此,以一個基層黨校圖書館為單位建立特色數據庫,文獻資源既少又不夠系統。例如,鹽城市委黨校圖書館在建設“新四軍研究數據庫”時就感到館藏新四軍的文獻資料極其有限,特別是新四軍在鹽城的資料更稀缺。要建好這個特色數據庫,單靠一個館的文獻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與市新四軍紀念館、檔案館、黨史辦及外地新四軍研究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共建共享。
2.3特色數據庫建設的技術標準存在較大差異,給后期使用帶來不便。
館藏文獻數字化后,應該具備良好的可擴展性和兼容性,以便為將來發展、升級留有足夠空間。但目前各館數據庫建設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建庫標準五花八門,如南京、常州、鹽城用的是北京啟帆開創科技有限公司的平臺軟件,南通等用的是超星平臺軟件。從全省基層黨校圖書館館長座談會上得知,其他沒有建特色數據庫的黨校圖書館,他們僅提供目錄、題錄或者提要檢索。
目前,國家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委員會雖然制定了《CA LIS技術標準和規范》,但這些技術標準和規范只針對CALIS在建的子項目而制定,而大部分黨校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建設并沒有進入CALIS項目,因此,各館的特色數據庫建設都是依托各自系統平臺自行開發,五花八門。建庫標準的多樣性與數據庫使用的便捷性和后續的可擴展性存在矛盾,使數據庫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差,數據接收和二次開發十分困難。
2.4開放服務意識不強,數據庫共享性差。
為了充分發揮館藏文獻資源的作用,我國早在1957年就出臺了《全國圖書協調方案》,以確保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8]。但是,由于各級黨校圖書館受“小農經濟”思想和資源所有制桎梏的影響,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在具體實施時困難重重。從全國情況來看,現在各地黨校圖書館已建和在建的特色數據庫不少,但有的沒有提供系統檢索功能,用戶只能逐條瀏覽數據庫資源;通過外網瀏覽的卻少得可憐,大部分數據庫都通過IP網址限制外網訪問,如省內各家數據庫只能局限在本地利用。即使如此,在省內沒有形成統一的平臺。如安徽省委黨校圖書館創建的安徽新四軍研究數據庫,只對安徽省內各級黨校開放,而鹽城想利用這個數據庫卻很難。
隨著現代技術的普及和全國黨校系統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數字圖書館建設和特色資源數據庫建設方興未艾。為了使基層黨校圖書館特色資源數據庫建設進入常態化,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3.1領導重視,加大投入力度,建設一支能夠適應需要的人才隊伍。
領導重視圖書館工作,加大特色數據庫建設的專業人才配備和經費投入,是建設好特色數據庫的關鍵。鹽城市委黨校圖書館雖然起步較晚,但在建設“新四軍研究數據庫”時,校領導非常重視,在黨校內部成立了由圖書館、黨史黨建教研室、新四軍傳統教育研究中心、科研處、信息中心等部門人員參加的專家組,負責特色文獻建設的選題、資料推薦和文獻質量監督等專業知識咨詢工作,為 “新四軍在鹽城”特色數據庫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特色數據庫建設離不開人的因素。圖書館員是數據庫建設的主力,只有重視圖書館員的學習培訓,才能有效提升黨校特色數據庫建設水平和具備主動提供信息服務的本領[9]。圖書館的隊伍建設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保證,其素質高低和能力強弱直接影響圖書館各項功能的發揮和讀者對圖書館的滿意度[10]。因此,建設一支能夠適應特色數據庫建設需要的圖書館人才隊伍至關重要。
3.2充分利用本地文獻資源,建設具有黨校圖書館特色的數據庫群。
教學科研成果的產出率與轉化率是體現組織學術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11]。建設具有黨校圖書館特色的資源數據庫群,就是圍繞黨校的干部培訓工作,提供諸如學員數據庫、案例教學數據庫、本地市情數據庫、社會熱點問題數據庫、教師科研數據庫、學員調研報告數據庫等。其中為地方黨委和政府服務的、反映地方歷史和現實情況及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適用性強的地方特色信息數據庫是黨校教學、科研所必備的。南京、無錫、常州等市委黨校圖書館,收集和組織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獻信息資源建成特色數據庫群,不僅能更好地為黨校教學、科研、黨的干部隊伍建設和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服務,而且能成為互聯網上有影響的信息節點,發揮吸引用戶和吸附資源的作用。
3.3確保黨校系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規范與標準統一,方便共建共享。
為保證特色數據庫的共建共享,各館要選用統一的數據庫建設平臺。目前,江蘇省黨校系統圖書館選用的北京啟帆開創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易庫(EKU)信息資源建設與管理系統”作為統一使用的數據庫平臺。易庫(EKU)信息資源建設與管理系統是基于非結構化文檔管理而開發的大型智能內容管理系統,該系統以FTS全文檢索數據庫為核心,采用流行的B/S瀏覽器檢索方式和先進的三層C/S架構數據管理方式,能夠同時管理文字、圖片、書籍、多媒體等信息,并提供全文檢索服務,支持網頁的動態發布。鹽城市委黨校圖書館自建“新四軍研究數據庫”,就是用的這種數據庫平臺,用戶通過瀏覽器即可對系統進行訪問,應用不受時空限制。
特色數據庫的共建共享就是在統一思想認識、統一技術標準下,通過相互間的協作以提高開發和利用特色資源的綜合能力,從而實現特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12]。標準化是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生命,是建設高質量特色數據庫的根本保證[13]。全省黨校系統的特色數據庫建設應“統一平臺,統一界面,統一標準,統一規則”,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各自為政、自建自用的狀況發生,還可以避免人力、財力、物力的浪費,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3.4特色數據庫建設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建設特色數據庫會面臨文獻資源數字化過程中的版權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直接影響數據庫的使用范圍。數據庫取得著作權的首要條件就是具備原創性,不具備原創性則必須向作者和出版社支付版權費,否則所建數據庫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使用。特色數據庫及其網站為黨校的教學、科研服務,沒有商業目的,在校內局域網傳播時不涉及版權問題。但我們建設特色數據庫及其網站的初衷不僅要為本校服務,而且要為全省乃至全國黨校教學、科研服務。投入了大量物力、人力和財力建起的特色數據庫如果僅限于校內使用,勢必造成信息資源浪費,所以向全國黨校系統開放特色數據庫應是各地黨校圖書館的終極目標。為此,只有妥善處理好知識產權問題,數據庫才有生命力,才能走向社會,實現其應有的價值。
3.5特色數據庫建設重在應用,需做好及時維護與數據更新。
建設特色數據庫的目的在于應用,應用的前提是通過宣傳推廣提高用戶的認知度,讓黨校師生員工從各種特色數據庫中獲取信息、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性情、增強自身素質[14]。為了使這種數據庫不斷發揮作用,需要對數據庫加強維護管理,及時更新、使文獻信息數據始終處于動態更新變化之中,這是保證數據質量和長久生命的重要環節。要做到對已建成的數據庫,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其內容有誤差要及時更正;對記錄的文獻特征不準確、不全面的數據應進行及時補充;隨時注意本專題的研究動態,隨著新的研究成果的問世,及時補充新的文獻資料數據,以保持數據常新,增強利用效果。任何一個特色數據庫的建設都是一項時間、人員、物力等各方面投入較大的工作,從選題、論證、確定到具體的數據錄入,要經過一個跨度較長的建庫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視數據庫建成后的后續服務,使數據庫維護工作始終處于快速高效狀態。
[1]馮文敏.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可持續發展[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2010(8).
[2]周偉,王寧.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研究取向分析——基于江蘇省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實證研究[J].圖書館,2010(2).
[3]劉懷蘭.省級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調查分析及思考[J].圖書館研究,2014(1).
[4]《全國黨校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規劃 (2011-2015)【會議文獻】2011.12.
[5]王詠梅.特色數據庫:黨校圖書館建設的核心競爭力,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J],2009(5).
[6]李本和.新形勢下黨校圖書館建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理論建設,2008(3):65-67.
[7]曹鐵娃,劉家新.地域文化資源專題特色數據庫建設探討——以天津大學圖書館中國建筑特色數據庫建設實踐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5).
[8]《全國圖書館協調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57(45).
[9]魏太亮,施靜,中小型圖書館專題數據庫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漢川地震專題數據庫”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3(19):29-31.
[10]吳慰慈.圖書館事業與圖書館學教育[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11]李堯鵬.基于理性自覺的大學圖書館轉型發展—復旦大學圖書館近五年來的探索實踐 [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1):30-32.
[12]鄂麗君.高校圖書館學科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1(1).
[13]范賢玉.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理論與實踐[J].圖書館建設,2005(2):83-84.
[14]劉懷蘭.省級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調查分析及思考[J].圖書館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