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進
2001年,普利茲克獎授予了兩位瑞士籍的建筑設計師,他們是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 ,評審團認為“他們兩人親密合作,雙方的能力和天賦彼此互補”。
在歷年所有的普利茲克獎的獲獎人當中,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也是唯一的、全部作品都是兩人共同合作完成的工作伙伴。在建筑設計行業內,他們是響當當的行業翹楚,是當代成功和有影響力的建筑師,他們的建筑事務所在世界范圍內參與諸多頂級建筑項目的設計建設,他們兩人更是從小相識、共同成長、親密無間的奇才“雙子星”。
三十年的親密合作
赫爾佐格曾說:“皮埃爾?德梅隆和我就像孩子一同游戲,共同設計。當然在每個項目里,其中一人可能會做的比較多,另一個人可能做的比較少。我們的特質與天賦相當不同,兩人也不會單獨決定自己的項目。最重要的是,我們的作品,是由我們一同創造的。”他們三十多年的建筑生命軌跡,幾乎完全重合,這在行業內非常罕見。
雅克·赫爾佐格與皮埃爾·德梅隆均出生于瑞士,他們同上一所小學、同一所中學、同一所大學,都曾就讀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二人同時也是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訪問教授。他們兩人有著驚人的相似背景,這些為他們兩人今后天衣無縫的合作奠定了基礎。1978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在巴塞爾共同創辦了建筑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從此他們的名字就連在了一次,在建筑行業內,兩人的親密無間的合作是一段佳話。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遍及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當然,更多的作品分布在他們的祖國瑞士,他們是瑞士當代建筑風格的先鋒代表人物。建筑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是他們合作的平臺,目前這個事務所的項目業務覆蓋全球,雇員分布于倫敦、北京、巴塞羅那、舊金山、慕尼黑和其他一些世界主要城市中。在2001年,他們因將一個舊的倫敦發電站改建為TATE MODERN藝術館,而榮獲行業內最具有分量的獎項——普利茲克獎。在中國,北京國際體育場“鳥巢”的落成,讓他們成為幾乎家喻戶曉的人物。
材料和表皮的生命
讓兩人獲得普利茲克獎項的TATE MODERN藝術館(泰特現代美術館),位于英國倫敦市的泰晤士河河畔。經過兩人的改造,一座原本是廢棄發電廠的老舊建筑,成為了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現代美術館之一,“沒有到過泰特現代美術館,就等于沒有到過倫敦”。
這座利用玻璃材料和原有磚混結構完美結合的古典建筑風格建筑,呈現出設計者豐富而完美的藝術創造力。普利茲克(Pritzker)獎評委會主席 J. Carter Brown 這樣評價道:“歷史上很少有像他們兩人一樣,將建筑物的表皮呈現得如此富有想象力和藝術感。”
他們充分利用透明玻璃材料的魅力,將發電廠的“表皮”外觀進行重塑:把原來的常規結構,變成一個巨型玻璃箱堆疊起來的“金字塔”。原來在發電廠里的一個巨大渦漩車間,被改造成具有主要通道和集散地功能的大廳。他們在主樓頂部加蓋了兩層高的玻璃盒子,不僅為美術館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線,還為觀眾提供羅曼蒂克的咖啡座,人們在這里邊喝咖啡邊俯瞰倫敦城。在巨大煙囪的頂部,他們又加蓋了一個由半透明的薄板制成的頂,每當夜晚,從“煙囪”射出晶瑩的光芒,這件透明華麗的外衣使整座美術館恍如一座燈塔。
倫敦人驚嘆于這種重塑建筑的神奇轉變,甚至將新的展館與弗蘭克·蓋里的畢爾巴鄂古根漢姆博物館、貝聿銘的巴黎羅浮宮這兩項經典的展覽館改擴建工程相提并論。業內認為,這個項目是赫爾佐格和德梅隆風格的集中體現,展現出他們對于材料和建構,表皮和外觀的獨特力煉,新館融合了新與舊、城市與建筑、思想與現實,在藝術和城市方面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就。
這個項目使得他們聲名鵲起,成為世界著名建筑設計師,泰特美術館也成為他們最著名的代表作,赫爾佐格與德梅隆摒棄了蕪雜的手段,直接從材料和建構入手,賦予建筑外形表皮獨特的生命力,以最直接、更感性的方式來感染觀者。
“鳥巢”的非凡想象

在中國,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的作品也是家喻戶曉——被昵稱為“鳥巢”的北京國際體育場項目正是出自他們的設計之手。它為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而準備,伴隨著奧林匹克的巨大關注而為全世界所了解。如今,“鳥巢”成為了充滿活力的公共體育生活空間,更成為了北京、乃至中國的新形象標識和建筑符號。
“鳥巢”奇崛的風格、巨量的鋼材使用以及近乎天價的造價,一度引起激烈的爭議,中國有不少人士批評它存在浪費資源、環境不友好、存在安全隱患等諸多爭議。為此,在“鳥巢”的整個設計建筑過程中,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參與進了漫長而艱難的談判之中。最后他們的非凡想象力基本得到了實現,“鳥巢”灰色礦質般的鋼網、傳統文化中的鏤空手法、陶瓷般的紋路、燦爛的中國紅都融入其中,它成為了北京乃至全世界的新建筑夢想典范,它的成功是舉世公認的。
中方的主要設計參與者艾未未在和他們的探討中也表示:“做建筑是件非常復雜的事情。你必須遵守所有的紀律,但還得有個主心骨在那兒放著……所以說“鳥巢”是少數幾個幸運案例之一,因為它基本上按建筑設計的想法實現了。”
赫爾佐格對于外界對 “鳥巢”的質疑處之坦然,他認為,“鳥巢”就像是當年的埃菲爾鐵塔,落成之初爭議之聲沸反盈天,但最終人們還是會認清它的價值。
赫爾佐格甚至認為,只有中國北京才適合“鳥巢”這樣的體育場的存在。他曾公開表達了對中國人充分利用公共休閑空間的贊同。他認為中國人對公共空間有著強烈的冀望,“鳥巢”是一座公共雕塑、一個城市景觀,更是一個公共場域,人們能上能下,在體育館外的大廣場上約會、跳舞、運動,流溢著生活之美,也成就了“鳥巢”的市民價值,這在日本、美國、北歐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