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彬 李鐵軍 胡紅美



摘要:2014年9月于浙江衢山島海域采集了10個站位的沉積物樣品,對有機碳、硫化物、石油類和重金屬等理化參數進行了檢測分析。結合陸海分布、水文動力背景,得到以下結論:(1)研究區沉積物質量符合國家第一類沉積物質量標準;(2)硫化物較高的站位,其污染物主要來源為衢山島;(3)石油類除S6站位外,其他各站位間差別不大,其可能是碼頭船只柴油滲漏所致;(4)有機碳和各重金屬的站位變化不大,Cu、Pb的相對值較高,其與海區整體背景值一致。
關鍵詞:衢山島;沉積物質量;化學特征
衢山島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島中北部,長江、錢塘江入??谕饩?,其周邊海域為舟山漁場重要組成部分,是很多重要經濟魚類的產卵場和洄游通道[1-4]。海域水文條件較為復雜,水流湍急,紊流、潮流、回流等均有分布[5-6],沉積模式多樣[7]。
隨著舟山群島各種海洋工程建設加快和大面積圍海造陸,衢山島附近的沉積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局部變化更為顯著,進而對海域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產生一定的影響[6,8-9]。對該海域沉積物化學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環境現狀,為保護漁業資源以及生態修復提供科學考量。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地點與采樣方法
2014年9月9-10日大潮期間,在衢山島兩側,根據海域的潮流特征(潮流主流向),在20 km×20 km均勻布設了10個沉積物質量調查站位(圖1)。按照《海洋調查規范》(GB/T 12763-2007)、《海洋監測規范》(GB 17378-2007)等規定,利用表層錨式采泥器進行了沉積物采樣,樣品量大于1 kg。根據(GB17378-2007)的要求分析了有機碳、硫化物、石油類和重金屬(Cu、Zn、Pb、Cd、Hg、As),分析方法見表1。
1.2 評價方法與標準
采用環境質量單因子評價標準指數法進行海域水質的現狀評價,如果評價因子的標準指數值>1,則表明該因子超過了相應的水質評價標準,已經不能滿足相應功能區的使用要求。反之,則表明該因子能符合功能區的使用要求。
根據《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調查區域主要涉及:(1)衢山港口航運區站位(S06/17)沉積物按第三類標準評價;海洋生物質量按第三類標準評價。(2)岱山農漁業區站位(S01/03//08/09/11/16/19)沉積物按第一類標準評價;當某一監測因子超過評價標準時,繼續評價至符合(或者劣于)的最大類別標準(例如:某因子評價標注是第二類標準,評價至不超標的標準。海域沉積物質量現狀評價按《海洋沉積物質量》(GB 18668-2002)標準執行,具體值見表2。
2 結果與討論
2014年9月調查海域沉積物質量大面調查結果具體見表3。其中石油類:測值在(32~75)×10-6之間,平均值為42.8×10-6;有機碳:測值在(0.70~0.88)×10-2之間,平均值為0.80×10-2;硫化物:測值在(0.44~32.2)×10-6之間,平均值為7.11×10-6;銅:測值在(12~27)×10-6之間,平均值為19×10-6;鉛:測值在(12~51)×10-6之間,平均值為30×10-6;鋅:測值在(61~100)×10-6之間,平均值為83×10-6;鎘:測值在(0.059~0.12)×10-6之間,平均值為0.079×10-6;汞:測值在(0.007 9~0.01)×10-6之間,平均值為0.001×10-6;砷:測值在(6.6~12)×10-6之間,平均值為9.2×10-6;鉻:測值在(16~53)×10-6之間,平均值為31×10-6。所有調查站位沉積物的理化參數的檢查值均符合第一類沉積物質量標準。各評價因子的標準指數值見表4。
從各參數的數值分布看,硫化物污染主要來自于陸源,最高值出現在S01和S03。石油類的分布整體差別不大,其中在S06站位出現了一個異常高值,調查發現該站位臨近碼頭,靠泊船只的柴油滲漏可能是主因。結合有機碳和重金屬的數值分布結果可以推斷,該區的強水文動力條件,使得區域內大部分理化參數的均勻度較高。從表4中可以看到重金屬離子中,Cu和Pb的比較值相對較高,這與舟山群島海域總體的背景值相似[10-12],因此也是需要關注的污染類型。
3 結論
2014年9月于浙江衢山島海域采集了10個站位的沉積物樣品,對有機碳、硫化物、石油類和重金屬等理化參數進行了檢測分析。結合陸海分布、水文動力背景,得到以下結論:(1)研究區沉積物質量符合國家第一類沉積物質量標準;(2)硫化物的主要來源為衢山島本地;(3)除S6站位外,其他各站位間石油類值差別不大,其可能是碼頭船只滲油所致;(4)有機碳和各重金屬的站位變化不大,Cu、Pb的相對值較高,這與舟山群島海區整體背景值一致。
參考文獻:
[1]陳華,徐兆禮.舟山漁場衢山島海域春夏季魚類數量變化[J].海洋漁業,2009,31(2):179-185
[2] 徐兆禮,陳佳杰.東黃海大黃魚洄游路線的研究[J].水產學報,2011,35(3):429-437
[3] 柏育材,徐兆禮.舟山漁場衢山島海域春夏季十足目和口足目的分布特征[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1,20(1):96-101
[4] 徐兆禮,陳佳杰.小黃魚洄游路線分析[J].中國水產科學,2009,16(6):931-940
[5] 胡明娜.舟山及鄰近海域沿岸上升流的遙感觀測與分析[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7
[6] 王震,肖瑞安,歐陽峰,等.岱山縣衢山漁港護堤工程設計研究[C]//第十二屆中國海岸工程學術討論會,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542-546
[7] 胡日軍.舟山群島海域泥沙運移及動力機制分析[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9
[8] 壽鹿,高愛根,曾江寧,等.底質環境對浙江衢山島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分布的影響[J].動物學雜志,2007,42(3):79-83
[9] 張洪亮,張龍,陳峰,等.浙江衢山島南部近岸水域甲殼動物群落結構特征分析[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2(5):383-387
[10] 劉紅.長江口表層沉積物分布特性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11] 徐琳.長江口及鄰近海域表層沉積物組成和來源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8
[12] 董愛國,翟世奎,Matthias ZABEL,等.長江口及鄰近海域表層沉積物中重金屬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影響因素[J].海洋學報(中文版),2009,31(6):54-68
Abstract:The research including organic carbon,sulfide,petroleum,heavy metal of the sediment of the sea area around Qushan Island is present.Compared the land-sea distribution and hydrological dynamic background,the paper show some conclusionding,as follows:(1) all quality factors of the sediment is not bad to one class the sediment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but inorganic nitrogen;(2) the site No.1,3 higher sulfide is originated from Qushan Island;(3) petroleum had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sits,but No.06,which is from the oil leakage of sail berthing wharf;(4)organic carbon and heavy metal of the sediment is general resemblance,the higher ratio of Cu,Pb uniform with background vaule of the sea area of Zhoushan Ids.
Key words:Qushan Island;Sediment;Chemical 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