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
華北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這里有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經濟、金融的決策和管理中心,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北京;有中國北方經濟城市、物流中心、港口城市和生態城市——天津;還有京畿要地河北、能源基地山西和地域遼闊的內蒙古。在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同時,華北地區的慈善事業也蒸蒸日上,慈善宣傳工作也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讓我們走進華北,感受這里的慈善印記。
慈善北京
《慈善北京》于2014年創刊,是北京市慈善協會為宣傳北京慈善開辟的新陣地,也是首都慈善工作的窗口和交流平臺。《慈善北京》是北京公益慈善事業的實踐者和推動者,也是見證者和守望者。它記錄下公益慈善的點點滴滴,引領更多的人認識慈善、了解慈善、參與慈善。通過對慈善歷史文化的回顧和追溯,深入開展慈善理論研究,展望慈善事業發展的美好未來,推動公益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慈善北京》雜志有“特別關注”“福到福到”“星光快遞”“藝苑百花”“慈言善舉”“百善孝為先”“史海鉤沉”“視覺·視點”等欄目。第6期雜志的“特別關注”欄目向我們展示了“慈善北京”的多個方面,在方針政策方面——“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慈善北京建設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在領導重視方面——王長連“在北京市慈善協會、北京市慈善基金會、理事大會上的講話”;首都公益慈善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善抓機遇乘勢而上 不斷推進‘首慈聯的建設與發展”。同時,還介紹了“北京市慈善基金會北京市慈善協會慈善發展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做好‘慈善北京標識啟用工作的通知”。在2015年,北京市慈善協會將以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為主題,以信用慈善為根本,不斷擴大慈善領域,優化慈善環境。力求募集善款上新臺階,項目運作有新亮點,慈善能力有新提升。
“藝苑百花”欄目中又分為“感悟生活”“愛心故事”“親情·友情”“詩歌園地”“冷暖人間”等小欄目。來源于生活中的慈善故事,生動感人的事跡,暖人心窩的言語,在這里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欄目同時配有照片和圖片,可謂是圖文并茂,向我們展示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藝術作品,更是展示了濃濃的人間情誼。《高貴的慈善》中,一位擺攤賣茶葉蛋的母親,從未點破一位撿破爛老頭拿游戲機幣買茶葉蛋,母親對孩子說老人家太不容易;換一種方式資助孩子上學,沒有直接給錢而是付給他工錢,不讓孩子產生不勞而獲的思想,讓孩子有尊嚴,變得更加積極、努力和勤奮。一位平凡的母親,卻擁有最寬廣的心靈,展示了最高貴的慈善。
北京市慈善協會還編輯了內部刊物《會員通訊》,用文字、圖片等形式記錄了協會開展的各項重大活動。同時加強與首都主流媒體的聯系,對開展的大型募捐活動和各大救助項目進行了充分報道。還建立了基金會微信公眾號,即時發布重大活動信息,廣泛宣傳慈善救助,讓更多民眾了解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
天津慈善
天津市慈善協會同樣重視慈善宣傳工作。多種方式相結合,力求準確快速傳播慈善信息,弘揚慈善理念,攜手慈善事業,共創和諧天津。
第一,創辦天津慈善網。天津慈善網設置“新聞時訊”“政策法規”“慈善募捐”“慈善項目”“愛心公示”“領導關懷”“慈善愛心榜”“區縣動態”“慈善會員”“慈善文化”“慈善大家談”等欄目版塊。“新聞時訊”欄目不僅有天津市慈善協會的動態,更有天津市各個組織和志愿者、義工等一切有關慈善的新聞信息報道。天津慈善網從不同方面和角度向我們展示了天津慈善事業的發展情況,讓公眾更好地認識慈善、了解慈善動態,培養公眾慈善意識。
第二,出版發行內刊《天津慈善信息》和《慈善專報》。天津市慈善協會的《天津慈善信息》主要報道全市慈善工作動態;《慈善專報》是面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等領導機關的重要慈善信息專報。同時,天津市慈善協會還借助《慈善》雜志的平臺,傳承慈善精神,記錄慈善文化。
第三,積極與主流媒體合作。天津市慈善協會與《天津日報》《今晚報》、天津市廣播電視集團、天津電視臺、北方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站、人民網天津視窗、新華社記者站、《人民政協報·慈善周刊》《慈善公益報》《國際商報》等20多家媒體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及時將慈善動態傳遞給公眾,做到信息的公開透明。
河北慈善
河北省慈善總會的宣傳工作也同樣有聲有色,主要從三個方面實施。
第一,依托主流媒體擴大宣傳。河北省慈善總會重視發揮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積極與省級主流媒體合作,多次邀請《河北日報》《燕趙都市報》《農民報》、長城網等媒體參加總會的會議、募捐、救助活動,通過多種宣傳渠道大力宣傳慈善文化。通過網絡、報紙、雜志等新聞媒體及時報道全省慈善工作的動態和信息。
第二,結合救助項目重點宣傳。河北省慈善總會宣傳部積極與省會主流媒體溝通合作,積極在省市各級報紙、河北省慈善總會網站和《河北慈善》雜志刊登稿件,對一些慈善項目進行報道,例如“晶龍吳橋縣小天罡希望小學項目”“奔跑吧·歐力威——長安汽車愛心接力在行動”和“卓達集團致敬環衛工,讓冬季不再寒冷”等活動。
第三,辦好宣傳陣地強化宣傳。在加強與主流媒體合作的同時,總會也加大《河北慈善》雜志和河北慈善網的陣地建設。雜志和網站圍繞總會中心工作,及時反饋慈善工作信息,宣傳樹立先進典型,總結推廣全省各級慈善組織工作經驗,積極倡導現代慈善意識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發展慈善事業良好的社會氛圍。
山西慈善
慈善宣傳一直是山西省慈善總會的重要工作,為了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了解、支持、參與慈善,增強全社會的慈善意識。山西省慈善總會于2014年改版了自己的網站,及時更新和發布總會和各市縣慈善組織的慈善信息;聯合省城各大新聞媒體報道慈善活動;《山西慈善》雜志是山西省慈善宣傳的主要陣地,山西省慈善總會不斷提高刊物質量,擴大贈發范圍,提高宣傳力度。
《山西慈善》有“刊首序言”“特別·報道”“本刊·企劃”“市縣·傳真”“慈善·言論”“志愿者·園地”“社會·點擊”“山西·人文”“歲月·風鈴”“慈善·影像”“慈善·養生”“通訊員·園地”“編讀·往來”“域外·來風”“副刊·文藝”“慈善·資訊”“信息·公開”等欄目。
近期《山西慈善》“特別·報道”欄目,全面報導了山西省慈善總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的內容,總結2014,展望2015。在慈善宣傳工作方面,鞏固陣地,提升水平,慈善宣傳工作成效顯著。2014年,山西省慈善總會在堅持攜手媒體,加強慈善報道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宣傳陣地的建設以及與外界的交流,慈善宣傳工作邁上了新的臺階。一是繼續保持與各類媒體的密切聯系,及時報道慈善工作的動態信息,擴大慈善工作的社會影響;二是組織專人編撰《山西慈善》雜志,雜志質量有了較大提升,真正成為山西省慈善宣傳工作的品牌陣地;三是完成了山西慈善網的升級改造工作,按照信息公開、透明操作,服務群眾、快速更新的理念,對網站的框架、版式、內容都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整,瀏覽效果更加直觀,更加便捷;四是完成了《中華慈善年鑒》《山西地方志年鑒》和《民政志·慈善篇》的撰寫工作;五是與文化界攜手,聯合舉辦慈善畫展、拍賣;六是主辦了第二屆“山西省感動百姓尋找鄉村愛心故事”的評選表彰活動,評選出了11位“鄉村愛心大使”。這些做法和活動對慈善理念的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2015年,在慈善宣傳工作方面,山西省慈善總會將以山西慈善網和《山西慈善》雜志為主要陣地,團結廣大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各類慈行善舉和正面典型,以及慈善事業在服務困難群眾、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等方面的積極貢獻,引導社會公眾關心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著力推動慈善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弘揚中華民族團結友愛、互助共濟的傳統美德,為慈善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內蒙古慈善
內蒙古自治區慈善總會的宣傳工作以項目宣傳和信息宣傳為重點,對內蒙古自治區慈善總會和各級慈善總會開展的各類慈善項目和活動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報道。同時,為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激勵作用,慈善總會積極參與和開展慈善評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第一,結合項目宣傳,編發慈善項目宣傳冊。例如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慈善總會實施的貧困先心病兒童救助項目,在項目第二期結束后,及時組織工作人員完成《中國移動愛“心”行動——內蒙古自治區貧困先心病兒童救助計劃項目紀實》宣傳冊的編撰、設計、刊出、發送工作。宣傳冊用三萬字的篇幅,較詳盡地記錄并反映了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及取得的顯著社會效益,受到了項目資助方和區內外相關單位及中華慈善總會的高度贊譽。
第二,加強信息宣傳報道力度。內蒙古自治區慈善總會積極與多家新聞媒體建立聯系,在民政部網站、中華慈善新聞網、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網站、《內蒙古民政》(雜志)、內蒙古電視臺、內蒙古電臺、《內蒙古日報》《北方新報》《呼和浩特日報》等多家媒體刊登稿件進行慈善宣傳,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總會主辦的《內蒙古慈善網》(蒙、漢文版)定期更新,及時傳遞慈善信息。這些工作,使內蒙古自治區慈善總會的宣傳影響力和信息公開透明度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第三,參與、開展評選活動。如2014年,經內蒙古自治區慈善總會的精心組織宣傳和認真評選推薦,在第二屆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評選活動中,內蒙古自治區榮獲了4項12個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其中,內蒙古自治區慈善總會榮獲“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組織)獎”和“中華慈善突出貢獻(項目)獎”各一項。同時,自治區慈善總會還組織開展了第五屆“感動內蒙古人物”的宣傳、評選、推薦工作,寓慈善宣傳于活動之中,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慈善是盛夏里的一縷清風,是寒冬里的一束陽光,愿慈善如清風輕撫你的面龐,如陽光灑向你的心田。相信華北地區慈善會的慈善宣傳工作會越來越好,在陽光下運作,讓廣大群眾有希望和依托,感受到社會關愛和人間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