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柳
(信豐縣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站)
路基施工是公路施工中的基礎性施工技術,在整個公路施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路基是主要承受著同行車輛與路面本身的載荷,并能夠把所承受的力傳遞與分散到地基中的巖土建筑物中。公路路基施工質量好壞直接關乎到整個公路的質量,因而公路路基施工工藝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現代公路施工中,采取科學的路基施工技術,不僅能夠提高公路的質量,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同時還能減少公路的通病發生率,減少費用支出,提高經濟效益,確保通車安全。
在路基施工前,首先需要全面了解施工圖紙與技術交底,應該對現場的施工環境進行勘察,明確道路施工數量,科學編制施工方案與組織設計,并要認真測量與放樣。對于水準點復測、中線、導線、橫斷面檢查以及補測等各個環節都不能忽略,同時要認真檢查放樣所需要的各種儀器,保證測量精度。圖1為公路路基施工流程,下文對主要施工工藝進行分析。

圖1 公路路基施工流程
在路基施工之前,需要做好路基清理工作,尤其是一些山區的公路施工,更要注重路基的清理。把公路施工范圍內的雜草、植物根莖徹底清除,并把一些腐蝕的土層挖除,清除的土層厚度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將處理后的雜物統一進行堆放,而不能將其倒入附近的河流中,注意保持整體生態效益。當基礎性清理工作完成之后,需要把填土方及附近位置地段整平、壓實,符合施工標準后,可以開展路基施工作業。另外,若道路施工范圍內的土地,已經被樹木或者其他植被所覆蓋,需要嚴格遵循《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中的要求來進行施工,要最大程度的減少對原有植被地貌的破壞。通常情況下,I級高公路、高速公路,以及填土方的高度要<1 m的普通公路,應該把路基范圍內的所有植被根系清除,而對于那些填土高度>1 m的公路路基,則可以保留植物的根系,但是根系露出地面的高度要≤20 cm。針對施工路基附近的植物,需要進行加固處理。
公路路基中的排水主要是指路面和路基地下排水,進行排水處理,從而使路基處于一個干燥狀態中,并且能夠避免水體出現聚積、漫流以及下滲的情況,從而保證地基穩定性。總體概括,地下排水主要是降低由于農田灌溉及地下水對路基穩定性和強度造成的影響;而地表排水主要是避免自然降水對公路結構和使用性功能造成的破壞,因而在公路施工中應該對排水設計有足夠重視,盡量將路基中的水體排出,從而保證施工質量。
一般情況下,主要采用暗溝、滲溝及滲井等方式來進行地下排水。如果地下水量較大,需要采用管式滲水方式來進行排水,同時要安設排水管、反濾層級封閉層。若管式滲水的長度在100~130 m之間,通常需要采用橫向滲水管進行分段排水;若地下水位較高,則需要使用隔離、疏導及堵截的方式進行處理,從而保證施工正常進行。在整個路基施工中,都要防止各個表層出現積水問題。結合實際施工情況,通常排水橫坡的坡度為2% ~4%,對于自然降水,要及時排出。在地表排水中,跌水、邊溝、排水管及急流槽是常用設施。為了使路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路面設計時,經常會用瀝青材料來進行封層,并用滲水管等把路基中的水引出。由于路面滲水情況較為常見,因而在路面邊緣可以設置一些由過濾物組成的排水系統或者是集水溝,從而有效解決滲水問題。
公路路基施工主要包括了路基開挖、填料及夯實等環節。每一個環節的施工都會對公路的整體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因而要確保每一個施工環節的質量。
在路基開挖之前,需要對路基施工范圍內的土質、地下水及市政工程設施等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同時相關的技術負責人,需要向道路施工人員詳細做好交底工作,確保施工安全進行。在開挖路基時,根據土質的不同,需要對坡度進行合理調整,在調整坡度時,需要通過直線法或圓弧法進行計算。對于較深的路塹,需要在地層的分界處設置相應的平臺,而對于較淺且較短的路塹,通常要采用橫挖法,一次性全面開挖到路基設計的頂標高度;對于那些開挖深度較大,并且長度較長的路塹,最好的方法就是縱向開挖的方法,在每一層中先挖出I條通道,確保施工機械與運輸車輛能夠同行,接下來再把通道向兩側延伸,以至于達到路基的整體寬度,然后再繼續開挖下一層。在開挖過程中,每挖開2~3 m時,則需要對邊坡度進行修整。在路基開挖前,應該合理配置施工機械,在施工中會用到機械性能好的挖掘機、越野性能的運輸車輛以及帶松土器的大型推土機,利用這些機械設備,能夠提高施工效率。而對于那些不能用挖掘機進行挖掘的土層,則可以應用深孔松動爆破法或者淺孔爆破法來進行施工,在應用手提式鑿巖機打孔時,不采用打爆破的方式,以免影響路基穩定性。
公路路基的填料在很大成程度上決定了公路的強度與穩定性。為了保證公路的性質,要認真選擇路基填料,選取透水性好的填料,如果是砂型性土,含沙量要超過60%。另外,要嚴格規范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徑與最小強度,公路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徑與最小強度詳情見表1。

表1 公路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徑與最小強度
對于那些土質條件差,承載力低且地下水位較高的路基,很容易出現沉降情況,由于上下層的分層較為明顯,因而在選擇填土時,不適合選用粉質土。在工程中決定路基填料采用上層中的液限黏土至少70 cm,其他部分要上下層混合,在對粉質土包邊時,要選用粘性土,并要適當參入粘性土,來使土質得到改善,從而滿足公路路基的設計施工要求。
在現代道路施工中,在路基的夯實環節,通常會應用大噸位的機械來進行施工作業。對于大半徑曲線段和直線段的道路,應該按照先壓邊緣后壓中間的碾壓順序進行夯實;對于小半徑的曲線段道路,則應該按照先后高的順序來進行碾壓夯實。通常情況下,路基的夯實環節,振動壓路機碾壓6~8遍就能夠達到夯實標準要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路基夯實過程中,需要對填料的含水量進行嚴格控制,從而保證碾壓效果,提高道路的強度。
想要保證公路路基的強度,除了要應用先進的施工工藝、遵循工藝流程保障各個環節的施工質量外,還要做好的路基的防護工作,要對邊坡坡面防護、支擋防護以及沖刷防護有足夠重視。通過防護來減少路基沉降,提高路基強度。總而言之,在道路路基施工中,要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施工,結合不同地質和路段情況,靈活調整技術施工方案,提高道路路基施工質量,延長公路使用壽命,提高行車安全,促進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1] 彭榮生.公路道路路基的施工工藝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9(15):12.
[2] 楊紅,蔡海明.公路路基施工技術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5):8.
[3] 宋帥.淺談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及其質量控制[J].民營科技,2013,11(20):19.
[4] 張兵.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術發展淺析[J].城市建設理論,2012(26):72-73.
[5] 吳德全.公路路基施工技術方法[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2,(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