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 筑
(貴州虎峰交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銅湯高速公路十二合同段,K159+080~K159+220段路基處于半填半挖段。全線采用高速公路標準施工建造,根據設計要求,路基寬度26 m,路基施工采用填石路基施工工藝。
填石料的密度、填石料的結構類型、填石料的壓縮變形等因素共同決定了路基的質量。本工程路基根據施工設計要求抗壓強度,地基承載力不宜低于150 kPa,大小巖石飽水狀態下的抗壓強度見表1所示。控制填石路堤的質量應先從填料的源頭抓起,本填石路基主要填料來自路塹挖方爆破,路基填料選用的巖石主要是軟質巖與硬質巖。對于土石路堤,當填料為軟質巖填料時,其CBR值應符合上路床8%、下路床5%、上路堤4%、下路堤3%的規范要求。施工選用的石料如果鋪填粒徑25 cm以上,先鋪填大塊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擺平放穩,再用小石塊找平,石屑塞縫,最后壓實。

表1 大小巖石飽水狀態下的抗壓強度
在進行填石路基施工之前,就路基現有的表層土和淤泥做好清理工作,為了確保施工時,地表水不流入周邊農田、耕地,在施工前還要做好原地面臨時排水設施處理。在填石路基施工材料選取方面,要特別注意填石料頂面應無明顯孔隙、空洞,在填石料表面鋪筑材料時,要結合施工測量地質勘查結果以及路基底部承重力綜合考慮地基承載力和過渡層施工,以確保能夠形成均勻、平整的巖石混合基底。在進行天時路基施工之前,做好.基底的處理強度和均勻性,可以有效保證地基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
路基過渡層采用細顆粒土作為基底,所選填石路基填料石塊強度大于30 MPa(邊坡擺砌的片石強度不小于30 MPa)。以細粒土與巖石混合作為基底,應在施工前將巖石炸平,并且在細粒土部位進行過渡層設置。在其他填料填筑前,填石路堤最后一層的鋪筑層厚應不大于400 mm,過渡層碎石料粒徑應小于150 mm。當路底成石牙狀時,需要把石牙炸平至凹凸面不超過80 cm,形成夾帶、平面均勻的巖石混合基底。路肩要與路基各層同步施工。路基要碾壓到位,使路肩和邊坡達到要求的密實度。
為了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夾層填筑不能選用填石或者細粒土。填石路堤最后一層厚度應不大于400 mm,過渡層碎石料粒徑應小于150 mm,其中小于0.05 mm的細粒含量不應小于30%。采用細粒土填石路基頂部時,將過渡層設置于這兩層不穩的中間,同時確保路基頂面應嵌縫牢固,表面均與、平整、穩定,無推移、浮石。
在路基填筑工程開工前,,恢復路基中線和邊樁,通知監理工程師對填筑斷面的實地放樣結果進行復核后再進行下一步施工。地基表層處理應滿足《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4.2.2條和(土質路堤)第1款的規定。在進行填石路基施工時,為了保證公路施工質量以及公路壓實度,填方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時,接頭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則先填路段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同時加強地基承載力檢測。檢測時,如果發現地基承載力不符合當初設計標準,在路堤靠山一側應臨時設置地表水防滲設施和排水處理,目的在于確保路基不被地表水沖刷,提高地基承載能力。公路施工路段中,針對低洼處的路基段,可以采用在路基雙側修建排水溝的措施,同時在在回填時二遍碾壓,以增加路基承載力和壓實度。
在石方路基的穩定性影響因素中,石方路基的邊坡碼砌質量至關重要。公路路基竣工后工程質量,與邊坡碼砌的施工質量模切相關,一般來說,石方路基壓實常用的方法是先填后碼與先碼后填。本工程中,由于基底面向內傾斜,傾斜比例達1∶5,因此在進行邊坡碼砌施工時,每隔15~20 m設一道砌石路基伸縮縫。施工過程中,碼砌石塊之間要沒有明顯空洞和松動,石塊應交錯搭接,盡可能確保其緊貼、密實,砌塊間相互咬合,彼此的承力接觸面確保稍微向內傾斜即可。
填石路基攤鋪壓實對于路基施工質量十分重要,本工程石料攤鋪采用漸進式攤鋪法進行施工,所選用的攤鋪機器初次壓平施工作業可以對沿線40 cm面積同時進行,沿指定的石料運行線路,運料汽車分層逐漸向前卸料。值得注意的是,在填石路基攤鋪壓實中,石料大顆粒置下,小顆粒置上,同時配合人工局部找平、局部補充細料,最后石料之間的縫隙可以采用碎石屑進行填補。
本工程壓實宜選用LSS222新型重型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這一壓路機與同噸位常規重型壓路機相比可提高工效13.9%。工程施工時,在攤鋪好的路基上使用重型壓路機壓實,一遍壓實一遍鋪設石渣、石屑等材料以確保地基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當碾壓到距離路基邊緣2 m的地方時,碾壓壓力振幅或檔應適當降低。值得注意的是,逐層填筑時,應安排好石料運輸路線,注重攤鋪速度與壓路機碾壓段長度的協調性。
[1] 劉增田.高填石路堤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分析[J].公路與汽運,2006,(5):59-60.
[2] 陳三生,郭燕玲.高速公路填石路堤壓實質量控制研究[J].公路與汽運,2007,(3):44-45.
[3] 鄧國珍.填石路基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