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 葉志
9月10日,記者到商城采訪正巧碰到了信陽市委農辦副主任廖東民帶隊視察美麗鄉村建設,并隨之一起實地探訪了幾個村莊。商城縣委農辦主任陳修芝自豪地告訴記者:“來自全國各地的黨政領導和兄弟單位都參觀過我們的美麗鄉村,明天準備陪湖北麻城的市領導,內蒙古的來過,山東的來過,本省的都不說了,來的太多了。”隨后幾天的采訪,以及通過與各級干部和村民的交流,讓人確實感受到商城的鄉村之美。
商城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大別山北麓,是一個“雞鳴聞三省”的地方。當問到知道商城嗎?一些非商城人便會說,知道啊!你們那里有溫泉,你們那里美麗鄉村也建得好。在外地的商城人也常炫耀,去我們那里玩吧,我們家鄉正在建美麗鄉村,非常美。美麗鄉村越來越成為商城縣的一張名片。
2013年3月27日對商城縣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商城縣整治農村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暨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動員大會召開。在此次會議上,商城縣委書記李高嶺親自作動員講話,動員全縣上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上下聯動、合力攻堅,攜手建設“經濟發展、環境優美、生活低碳、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社會和諧”的美麗幸福家園。這次會議成為了商城建設美麗鄉村的指南針。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有了商城縣領導的重視,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商城縣依靠生態優勢,借助信陽是全省唯一農村改革發展綜合實驗區的東風,走出了一條成效顯著且具有商城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
從商城縣“美麗辦”說起
在商城縣提起“美麗辦”,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全稱是“商城縣整治農村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工作辦公室”,地點設在商城縣委農辦。商城縣委、縣政府為了更好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專門成立了這個既好聽又務實的機構,這個機構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啟動應運而生,也是信陽市的首創。與此同時,商城縣還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副組長的高規格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縣級領導包鄉、縣直單位聯村、鄉村干部包組制度,按從嚴、從高、從細、從實的要求,全力保障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有序開展。
“美麗辦”組建后,結合實際,從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環境衛生“臟、亂、差”入手,以縣城、交通旅游節點村、鄉鎮駐地村、旅游景區為“點”,以省道339、216、338線、旅游道路及大小河流為“線”,以全縣村莊為“面”,扎實開展了“生態宜居建設行動”,大力推進以“三清”(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五化”(綠化、美化、凈化、硬化、亮化)、“五改”(改水、改廚、改排、改廁、改圈)、“兩處理”(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為主要內容的美麗鄉村建設,在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氣潔的農村人居環境上下功夫。目前,該縣已投入建設資金兩億多元,建成垃圾池4700余個,垃圾屋728個,設垃圾桶9600個,立面刷白660萬平方米;文化墻15600平方米,拆除有礙觀瞻的破舊圈舍、殘垣斷壁等26000多處,硬化道路480公里,清淤溝渠700公里,疏浚縣鄉河道636公里,栽植景觀樹18萬株,初步實現了山青水美、屋舍儼然、道路暢通的宜游、宜居村莊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商城縣領導的重視和“美麗辦”的具體實施下,商城縣先后榮獲“美麗中國·全國創新示范縣”、“河南省文明縣城”、“全國深呼吸小城100佳”第35名、“2014中國最美縣”排行榜第29名,以及近期被評為“2014年中國最具幸福感縣級城市”第9名等稱號。
小鄉村吸引了省長來參觀
2015年7月15日,河南省省長謝伏瞻專門察看商城縣河鳳橋鄉田灣村。田灣村位于縣城東北,距城區6公里,是省級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試點。省長來參觀,可以說引起了全縣人民的轟動,也是對商城縣整個美麗鄉村建設的認可。
商城縣田灣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大學生村干部劉宇航見證了田灣村的變遷。“我們田灣村是省級貧困村,以前我們村還有茅草房、土坯房,一到刮風下雨,村民都不敢在家里待,村里都是土路,而環境更是糟糕,垃圾亂扔亂放。”劉宇航告訴記者。
商城縣啟動美麗鄉村建設時,田灣村是首批試點。他們積極搶抓建設美麗鄉村機遇,結合實際,集民智、聚民力,在荒山禿嶺上建起了一座占地250畝,可容納1550人,293戶集中生活居住的生態、人文、親情新型農村社區。水泥路、下水道、社區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健身器材、安全飲水、垃圾場、公廁、科技服務站、衛生室等應有盡有。每戶村民大都是三層樓房,獨立小院,村內干凈整潔。
商城縣委農辦主任陳修芝說,像田灣村這樣的美麗鄉村,商城縣還有很多。伏山鄉里羅城村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美麗鄉村”創建試點,七里沖、杜畈、河鋪、汪崗村、黃柏山村等入選“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他向記者透露,他們建設這樣的試點,嚴格按照產業、村莊、土地、生態環境和公共設施“五規合一”的要求,科學規劃,按照先示范村、后一般村的順序,為每個村制定建設規劃,體現以人為本,講究實效,不搞空心村。規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完善和提升,不搞大拆大建,并通過召開動員會、宣講會、座談會,印發宣傳單,編寫順口溜,發送短信息,開辟新專欄等形式,著力讓群眾真正明白自己才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激發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創建的熱情。建立健全農村垃圾清運、衛生保潔、綠化養護等長效管理機制,實現農村環境管理維護的常態化和長效化。
省長視察的田灣村只是商城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鄉情可依、鄉愁可寄,既有現代文明,又有傳統文化的美麗鄉村正不斷呈現。
農民的期望緣何這么強
商城縣委書記李高嶺表示,謀求群眾幸福是我們做好群眾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黨委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群眾的幸福在于物質的充足、精神的豐富、身心的健康、社會的和諧。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就是要提高全縣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建得好也要留得住,還要老百姓能致富。商城縣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立足生態優勢,用好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等“美麗經濟”。著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集群,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抓好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建設高產糧油、茶葉、油茶各50萬畝,打造產業基地,育強龍頭企業,配套服務體系,著力培育優質稻米、茶葉、植物油、中藥材、畜禽、水產等產業化集群,構建全鏈條、全循環、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著力打造一批以農耕體驗、休閑觀光、農家樂為主體的鄉村旅游點和特色村,打造一批生態型、循環型、觀光休閑型現代農業示范園,打響商城縣農特產品品牌,提高知名度,著力強化美麗鄉村建設的產業支撐。
美麗鄉村讓商城縣田灣村村民祝真峰嘗到了甜頭。他的田灣村祝家莊生態園農家樂,幾乎每天爆滿,他還引進了藍莓、樹莓種植。談起未來發展,祝真峰信心百倍。他告訴記者,美麗鄉村讓田灣出了名,他依靠田灣村的名氣做餐飲、搞種植發了家。
商城縣伏山鄉鄉長趙陽輝說,他們每年去全國首批“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里羅城村達三百多次,親身體會農民對美麗鄉村建設的期望。據他介紹,里羅城村位于商城南部山區,距縣城較遠,村里有村民種茶葉,以前村民賣茶葉跑幾十里路,現在該村成了景點后,游客來參觀大都買點山里的純天然茶葉帶走,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把茶葉賣掉而且供不應求。
鄉村美了,回鄉創業的人也多了起來。商城縣湯泉池管理處七里沖村李延謀一直在蘇州做生意,聽說家鄉美麗鄉村建得很美,便投資200多萬,在湯泉池景區附近的水庫邊建起了迎水沖莊園,為去泡溫泉的游客提供喝茶、垂釣、餐飲服務,不僅自己能享受,還能當產業來做。
從外在美到內在美的提升
美麗鄉村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不僅是讓環境變美,更重要的是讓人的心靈變美。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農民居住環境改善了,還能密切黨群政群關系,凝聚人心,讓農民有事可做,有錢可掙。美麗鄉村的召喚,讓一些外出成功人士紛紛返鄉創業,他們把大城市的先進理念帶回來,為鄉村注入正能量。在商城縣,政府還積極引導農民從事農家樂、土特產、鄉村游、養殖種植專業合作社等朝陽產業,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從商城縣汪橋鎮肖坳村一些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全部來自富裕的村民捐助,再到大別山深處里羅城村包村干部、伏山鄉副鄉長陳輝個人借錢給貧困村民改建房屋,無不傳播著正能量。商城縣田灣村一位老大爺每天三頓飯后無論刮風下雨都要撿拾村內垃圾,每晚趁著路燈還檢查一遍。他的執著感動鄉鄰,連村內的小孩都非常自覺,不亂扔垃圾。里羅城村民風淳樸,只要游客從門前經過,無論認識與否,都邀請他們到家里品茶,無不彰顯鄉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