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清水
臨汝鎮關廟村三面環山,昔日是河南省汝州市有名的窮山村,村里流傳著“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人窮心不齊,鄰里鬧不和”的順口溜。如今的關廟村,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村民都喝上了自來水,家家戶戶有電視機,80后的都有電腦,2014年該村人均年收入突破14000元。一個窮山村能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關鍵是有一個迎難而上的領頭人,他就是關廟村黨支部書記馮社奇。
村務透明化
關廟村總面積10.2平方公里,下轄17個村民組,有耕地3550畝,總人口5200人。自2006年擔任關廟村黨支部書記以來,馮社奇帶領村民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關廟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工作中,馮社奇維護村兩委班子團結,辦事公平公正,堅持“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增強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群眾的疑慮,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和信任。近年來,關廟村建立健全了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制度,定期召開支部民主生活會,村干部要定期接受黨員及村民代表的評議;對政策性補助的相關事宜及村里發展項目,召開黨員干部會議,村民代表大會認真討論并將形成的決議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村兩委干部嚴格執行便民服務制度,嚴格工作流程,認真操作,確保群眾滿意。
村貌換新顏
作為關廟村的領頭人,馮社奇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結合該村的實際情況研究發展策略,制訂了兩個“規則”。為使村民生活更加便利,關廟村投資400多萬元修路修橋;又投資500萬元,修建深井、蓄水池,并建設地埋管道,使家家戶戶吃上了自來水;新增變壓器7臺,解決村民用電問題。
經過一番努力,村民的基本生活得到重要改善,馮社奇又開始著手改善關廟村的村容村貌。清理河道、栽風景樹、安裝路燈、修建下水道、修建花池、粉刷外墻,關廟村煥然一新。環境得到改善,如何維護也是一個重要問題,為此馮社奇等兩委班子為村里購買垃圾清運車和灑水車,并設立專職保潔員。
只有發展經濟,村民才能脫貧致富。關廟村建立股份制企業10個,年創利潤2000萬元,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將荒山對外承包,投資1.1億元的萬頭養牛場已建成。投資900萬元,建成了文化娛樂、村室辦公、醫療衛生為一體的綜合園區,完成了商業街一期、二期工程,并已投入使用。
文明新風迎面來
經濟得到發展,村民生活也富裕起來,但馮社奇還是沒有滿足,他千方百計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重視教育,投資460萬元建成關廟小學教學樓和關廟村公辦幼兒園,現主體工程已完工。村里每年為教師立伙補助及教師獎勵撥款5萬余元。
關愛老年人生活,五保戶、低保戶及孤寡老人,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顧。九月九日重陽節都會為他們送去慰問品。每年三八婦女節召開表彰大會,對全村好媳婦、好妯娌、文明戶進行表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大力開展群眾性文明新風創建活動,開放棋牌室、圖書室,利用村文化活動中心組織村民開展文藝演唱、廣場舞蹈等文化活動,大大豐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來,關廟村先后獲得“河南省生態文明村”“河南省平安建設先進村”“平頂山市優秀黨支部”“汝州市星級文明村”等諸多榮譽稱號。馮社奇也先后榮獲“汝州市五一勞動獎章”“汝州市優秀共產黨員”“汝州市優秀黨支部書記”,并連續8年獲“汝州市優秀人大代表”等諸多殊榮。
許多村民感激道:“這些年馮社奇為了村里的建設與發展,不顧家人埋怨,得罪了親朋好友。他清正廉潔、迎難而上,提起我們村的新面貌,都會朝他伸出大拇指。”問及他這樣做的初衷,馮社奇總是微笑著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將關廟村建設得更加美好,圖的是鄉親們都脫貧致富,過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