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會是中國社會的基礎,加強社會管理的重點應該在基層、在農村。農業是第一產業,農民是最大群體,農村是最基層社區,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密切聯系農民群眾、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及創新的重要性緊迫性,扎實推進農村社會管理創新,全面提高農村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重大基礎性工程,也是全社會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基礎支撐。在農村社會管理創新過程中,黨員隊伍的素質和作用至關重要。通過深入調研發現,目前農村黨員隊伍中普遍存在著年齡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等突出問題。一部分還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其他問題,如:有的黨員理想信念發生了根本性的動搖;有的黨員“三觀”已有了明顯的改變;甚至有的黨員違法犯罪等等,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黨在農村的領導核心作用,制約了農村社會管理的效果。因此,應加大在農村優秀青年中發展黨員的力度,在嚴把入黨關的同時,還必須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提高黨員隊伍素質。
摘要:農業是我國第一產業,農民是最大群體,農村是最基層社區,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密切聯系農民群眾、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及創新的重要性緊迫性,扎實推進農村社會管理創新,全面提高農村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重大基礎性工程,也是全社會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基礎支撐。本文針對農村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展開幾點論述。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059-01廟宇的黨員;(2)宗旨觀念:政治立場不堅定,不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影響極壞的黨員;(3)學習培訓:無正當理由,不參加鄉鎮、村組織的黨員學習培訓等活動,兩年累計7次以上的黨員;(4)組織生活:無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未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的黨員;(5)完成任務:自身計劃生育、黨組織分配的農田水利、綠化等建設任務不能帶頭完成的黨員;(6)黨費交納:無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不交納黨費的黨員;(7)遵紀守法:不能依法辦事,不帶頭遵紀守法、遵守《村規民約》,參與賭博、嫖娼、聚眾鬧事的黨員;(8)社會公德:不尊老愛幼,鄰里關系不好,不講文明禮貌,經常吵嘴打架,在群眾中影響極壞的黨員。
其次,周密部署,嚴格把握不合格黨員的認定程序。不合格黨員 的認定政策性很強,不能僅憑印象辦事,應經過嚴格的認定程序,做到層層落實,不走過場。(1)學習教育:組織黨員重溫《黨章》,在農村中開展“宗旨、政策、法制”三項教育,教育引導黨員認真履行八項義務,爭做合格黨員;(2)自我評價:每個黨員對照合格黨員標準和不合格黨員的評定依據,結合各自的工作、學習、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綜合表現,實事求是地進行自我評價;(3)民主評議:召開支部大會,由黨員進行自批、互批,再組織部分黨外群眾開展民主評議,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初步評定出不合格黨員;(4)考察核定:對支部初評上報的不合格黨員,由上級黨委或專門成立的領導小組進行考察核定,整理出書面材料;(5)黨委預審:對經調查核實確認的不合格黨員,由黨委或領導小組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初步的不合格黨員處置意見;(6)支部決議:黨委預審后的不合格黨員,經支部大會進行通報后,提出初步處置意見,并由黨員進行表決、形成決議。
第三,慎重處置,嚴肅教育和清理農村不合格黨員。黨組織對評定為不合格的黨員,要區別不同情況,慎重處置。(1)限期改正:本人愿意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幫助,有改正錯誤的決心和行動,希望繼續留在黨內的,可給予為期一年的限期改正處理;(2)勸退:對限期改正期滿后到期不改的,本人雖要求留在黨內,但經多次教育無效的;本人無改正錯誤愿望,不愿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的不合格黨員,經支部大會討論后,應勸其退黨。
3.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應采取以下措施:(1)要選出威信高的村班子,尤其要選出威信高的支部書記。(2)根據農村 黨員分散、流動的特點,合理設置新的村級黨組織。為了方便管理,在農村黨員較多的行政村可考慮分設支部,有三名以上的村辦企業設立黨支部或黨小組。(3)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內生活。組織生活要不斷完善,充實新內容,讓農村黨員時刻注意身份與普通群眾不同,避免在市場經濟中迷失方向變成不合格黨員甚至落后群眾的危險;(4)通過民主評議農村黨員、群眾舉報不合格黨員等有效途徑,對不合格的農村黨員及時進行組織處理,確保黨員隊伍的純潔性。
一、目前農村黨員中存在的問題
從調查結果分析,黨員不像“黨員”的現象明顯存在,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3種表現:
1.理想信念喪失。對于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的認識模糊不清,革命意志衰退,申請入黨時對共產主義的憧憬、為自己走上嶄新道路而自豪的那種激情已蕩然無存,甚至對黨失去信心。調查發現,黨員姓“教”不姓“黨”的現象有所存在。
2.宗旨觀念淡薄。部分黨員不能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維護國家、集體利益,在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時,視而不見,不愿挺身而出。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農村黨員隊伍素質
針對存在的問題,各級黨組織要針對黨員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建立健全黨員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的制度。
1.輸送“新鮮血液”,增強農村黨員隊伍的活力。農村黨員隊伍老化,整體活力不強,這是提高農村黨員隊伍素質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當前農村發展黨員難這一情況,鄉鎮黨委要把發展農村黨員工作列入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村黨支部要從 本村實際出發制定和落實好發展黨員的計劃。培養積極分子要采取在職農村黨員負責制,要求每個在職黨員每年培養1-2名積極分子。發展預備黨員和轉正實行“公示制”,要側重培養回鄉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致富能手入黨。通過抓好農村黨員的發展工作,提高農村黨員的整體素質。
2.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切實加強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嚴把入黨關的同時,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切實解決好黨員不像黨員的問題。
首先,堅持標準,科學把握不合格黨員的評定依據。不合格黨員的標準大致有以下8種:(1)理想信念:喪失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參加“法輪功”等非法組織,參與封建迷信活動,組織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