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魏翔(1992—),男,山西大同人,蘭州大學文學院。
摘要:隨著新時期的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的發展進步,許多語文教師開始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而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就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本文就試圖對語文導學案的使用情況作簡要觀察與分析,明確語文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探尋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以加深對語文導學案的認識。
關鍵字:語文導學案;作用;存在問題;優化建議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173-01
引言:新世紀以來,國家在基礎教育領域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推進課程改革?;谶@樣的教育要求和時代背景,導學案及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導學案是教師編制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案。目前關于導學案的研究主要涉及導學案編制的原則、目的、意義等共性,缺乏對語文導學案的系統分析。這方面的研究將逐步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智力發展和學科特點走向系統的專項研究,以使課堂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真正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知識和技能。
一、導學案和語文導學課堂教學模式
導學案是一種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 ①
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導學案,在導學案中設置學習要求和問題探究,引導學生課前自我預習或小組探究,引領學生課中進行目標學習、任務學習和小組學習,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小組活動等形式,運用討論、展示和質疑等形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鞏固提升,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造出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相互促進的有生命活力的課堂。 ②就語文學科而言,語文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活動,它盡可能縮減教師的講授時間而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討論和相互質疑。
二、語文導學案應用現狀
(一)語文導學案使用效果分析。語文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以導學案為主,讓學生進入一種語文學習的新境界體驗。使用語文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有以下意義:
1.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動了學習積極性。語文導學案有利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語文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以導學案為載體,每節教學內容由前置自習課和教學課共同完成,前置自習全部交給學生自主學習,教學課中盡量縮短教師講授時間,課堂教學真正回歸學生,學生的學習參與度顯著提升。同時,語文導學案通過提出問題、探究學習、展示反饋、點撥啟發、回顧小結,培養學生學習的基本方法,有利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2.實現了教與學的統一,提高了教學效率。語文導學案的運用,理順了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提高了教學效率,實現了教學相長。通過課堂上的討論、交流、展示,學生能有效地掌握課文中的基礎知識。同時,語文導學案設計的梯度性和層次性,使得每位同學都能在不同的層次上感受成功,優秀生回答一些有難度的問題,開拓思維并不斷攀升,后進生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提升自信并逐漸進步。這就極大的激發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語文導學案使用問題分析。語文導學案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缺陷:
1.導學案質量不高,習題化現象明顯。語文導學案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工具。但是部分教師在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沒有用心設計,沒有精心修改,更沒有集體研究,致使語文導學案中知識點不全,習題不精。語文導學案絕不是單純的習題,要防止教師把導學案編成習題冊,這樣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反而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教師觀念轉換不徹底,導學案利用不充分。部分語文教師就是受傳統課堂模式影響較深,以考試和升學率為主,只重視應試內容的教學,只關心應試方法、應試技巧、應試策略的研究,并認為語文導學案中安排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相互交流等太耽誤時間,總不如自己講的效果好。結果,忽視了學生的創新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同時,語文導學案也被置于一邊,教師仍然按照自己的教案講授,導學案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淪為了課下的練習題或作業題,事倍功半,教學效果也并不理想。
三、語文導學案優化策略
語文導學案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教育實踐中,應不斷完善與優化:
(一)全面了解學生,精心設計導學案。教師應在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認真研讀教材、分析學情,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征,充分發揮創造性,把學生的學習目標、內容、要求、方法等有機地融入到學習過程中,遵循以問題為線索的原則,避免對教材的照搬和機械記憶,既設計包括學生探究新知識過程中的引導性問題,也編制引領同學們深入挖掘的理解性問題。在學生自學過程中還要多設計一些課本上沒有現成答案的問題,讓同學們去思考,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
(二)活用教學方式,切忌死套導學案。導學案是在新課標背景下為適應素質教育和課堂改革要求而產生的面向全體學生學習的有效載體。但語文導學案并不是語文課堂中必須采用的唯一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情,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有些方法雖然對這節課的內容教學使用效果良好,但下節課的內容不同,使用同樣的方法有時會造成不應有的周折和浪費,導致教學的失敗。因此,根據不同課型,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即使是都采用語文導學案教學,教學設計也應有所側重。
注釋:
①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623364.html.
② 肖學平.導學課堂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3—4.
③ 王榮生.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重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