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蘭 劉小紅 李啟芬 曾廣民 陳淑莊
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東莞 523000
健康教育與干預對社區健康素養、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影響
吳秋蘭 劉小紅 李啟芬 曾廣民 陳淑莊
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東莞 523000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干預對社區健康素養、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影響。 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法從石碣鎮和南城區轄區抽取2038人,高血壓645人,糖尿病317人,實施健康教育。 結果 干預后的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及基本技能比例均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前高血壓發病率為31.65%,糖尿病發病率為15.55%,干預后分別為25.02%、10.25%,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高血壓及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均提高,致殘率及致死率均降低(P<0.05)。 結論 健康教育干預能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素養,有利于高血壓及糖尿病治療效果的提高。
健康素養;高血壓;糖尿?。唤】到逃?/p>
糖尿病及高血壓均為臨床常見的慢性病,可導致全身多臟器的急性或慢性并發癥[1],我國3/4以上的死亡是慢性病引起,糖尿病及高血壓的藥物治療非常重要,但是非藥物治療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健康教育與干預控制慢性病的效果較好。健康素養是指個體獲取、理解和處理基本保健知識及服務,并運用上述信息及服務做出正確判斷,以維護及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2],健康素養在公眾自我保健意識及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及人口健康狀況改善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3]。而我國慢性病預防素養最低為4.7%。我們通過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教育和干預,提高健康素養、改變健康觀念,干預對健康不利的生活方式,強化對健康危害最大的高血壓、糖尿病的控制,現報道如下。
1.1 調查對象
本次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對照實驗設計,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采用隨機抽樣法從石碣鎮和南城區轄區抽取2038人,男1047人,女991人,年齡20~86歲。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526人,初中至高中1357人,大學及以上155人?!?0歲23人,≥70歲264人,≥60歲331人,≥50歲425人,≥40歲408人,≥30歲377人,≥20歲210人。高血壓645人,均符合《2005年高血壓診斷指南》,發病率為31.65%。糖尿病317人,發病率為15.55%。所有調查對象在本地區的居住時間均超過半年,不存在交流、認知及活動障礙。對本次調查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本研究。

表1 干預前后健康素養比較[n(%)]

表2 干預前后高血壓效果比較[n(%)]

表3 干預前后糖尿病效果比較[n(%)]
1.2 健康教育方法及內容
在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醫學部專家的指導及培訓下,首先對社區醫生進行一次健康素養的調查,培訓社區醫生,提高社區醫生的健康素養及慢性病的預防知識。開展居民的健康教育講座,使95%以上的家庭和90%以上的居民至少接受一次以上系統的健康教育,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健康素養方面。健康素養的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行為指導、傳染病預防指導、安全指導、急救指導及基本技能等。(2)高血壓疾病方面。包括高血壓相關藥物及非藥物治療知識,也可以根據患者的不同需要進行一對一的教育,向患者發放健康教育資料。(3)糖尿病方面。包括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的使用、監測并發癥的發生等。
干預前采用《中國公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對轄區常住居民進行健康素養評價,該量表內容共包括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及健康技能三個方面,調查對象如果能夠正確回答健康素養調查內容的80%以上則認為具備健康素養[4]。高血壓患病率為高血壓患者與調查對象總數的比值;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致殘率、致死率分別為相應的高血壓患者與高血壓患者總數的比值。干預后對項目重新調查統計一次。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的分析使用SPSS16.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表示為率的形式,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干預前后健康素養比較
干預后的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及基本技能比例均高于干預前,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干預前后高血壓效果比較
干預前高血壓發病率為31.65%(645/2038),干預后為25.02%(510/2038),發病率明顯降低,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96,P<0.05)。干預后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均提高,致殘率及致死率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干預前后糖尿病效果比較
干預前糖尿病發病率為15.55%(317/2038),干預后為10.25%(209/2038),發病率明顯降低,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83,P<0.05)。干預后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均提高,致殘率及致死率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報道表明,我國居民總體健康素養水平較低,僅為6.48%,與社會經濟因素、年齡、民族等因素比較,健康素養是一個更強的人群健康狀況預測因子[5]。健康素養干預的根本目的為最大程度的喚起社會對某種特定健康問題的認識,使個體在疾病的預防及照護過程中的決策能力顯著提高,其中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健康信息的認知及運用能力的培養為其強調的重點內容[6]。研究結果表明,調查對象干預后的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及基本技能比例均高于干預前(P<0.05)。具備健康素養的人口百分比從干預前的4.66%提高到干預后的34.99%,提示健康教育能夠提高社區人口健康素養。有報道表明,居民在一些關注度較高的知識方面,包括重大疾病、食品營養知識及常用知識等具有較高的知曉率并且提高起來相對比較容易[7]。社會及群體的高血壓治療水平可以通過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變化體現,高血壓知曉率的提高及依從性的增加,不健康生活行為的改變等均有利于遏制高血壓發病率的提高及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的降低[8]。通過健康教育的實施使社區居民更了解高血壓診斷標準及發生發展規律,血壓會受到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高血壓治療效果不佳會影響身體的重要器官。使居民更好的理解健康理念,對高血壓危害性的認識也有了進一步提高[9]。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高血壓發病率明顯降低,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均提高,致殘率及致死率均降低(P<0.05)。提示健康教育能促進高血壓治療效果的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的糖尿病患者數占世界糖尿病患者群總數的1/5,并且發病率逐年增高。其中心臟病變、雙目失明、下肢壞疽等均可由糖尿病導致,為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1],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通過健康教育的實施,使社區居民更了解長期堅持規范治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控制飲食、堅持適量運動鍛煉及合理用藥等均為治療方案的內容[10]。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糖尿病發病率明顯降低,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均提高,致殘率及致死率均降低。提示健康教育能促進糖尿病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任麗芬[11]研究發現,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后能顯著提高糖尿病危險因素、科學飲食方法等相關知識知曉率;提高規范服藥、自我監護、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等依從率,改善其空腹血糖等相關指標的控制率,該結論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
總之,健康教育受益面廣,成本低,效果顯著,通過健康教育,提倡無病先防的全新理念,對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降低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1] 吳穎琳,胡萍,雷進紅.糖尿病的社區預防效果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9):128-129.
[2] 高玲,趙春善,董寧,等.健康促進管理模式干預對社區老年人健康素養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6):3952-3954.
[3] 祖光懷.中國公民基本健康素養概念和基本內涵[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09,15(1):73-75.
[4] 張蓮芝,仲學鋒,計國平,等.安徽省居民健康素養干預效果評估[J].中國健康教育,2012,28(12):1042-1046.
[5] 霍焱,錢曉波,張秀敏,等.吉林省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現狀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13,29(6):530-532.
[6] 李俊林,李毅琳,黃遠霞,等.城市社區居民健康素養干預效果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3,24(1):51-54.
[7] 陸俊華.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居民健康素養干預效果分析[J].安徽預防醫學,2010,16(6):453-455.
[8] 姚亮,劉申,胡敏,等.個體化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的效果分析[J].上海醫藥,2013,34(20):35-37.
[9] 李霞.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效果評價[J].社區醫學雜志,2013,11(20):55-56.
[10] 肖瑞江.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2,2(22):175-176.
[11] 任麗芬.糖尿病患者社區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4):122-124.
Impac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intervention on community health literacy,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WU Qiulan LIU Xiaohong LI Qifen ZENG Guangmin CHEN Shuzhuang
Nancheng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Dongguan City, Dongguan 523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intervention on the community health literacy,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thods 2038 people were selected from Shijie Town and Nancheng District using th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of which 645 people had hypertension and 317 people had 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 was implemented. Results The proportions of health literacy, basic knowledge and concept, healthy life style and basic skill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 0.05).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incidence of diabetes before intervention were 31.65% and 15.55% respectively and those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25.02% and 10.25%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awareness rates, treatment rates and control rates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improved and the disability rates and fatality rates reduced (P<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and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community residents' health literacy and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Health literacy; Hypertension; 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
R544.1;R587.1
B
2095-0616(2014)06-172-03
2014-01-21)
廣東省東莞市科技計劃醫療衛生類科研一般項目(2013105101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