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啟亮董華虎
(作者單位:1.寧蒗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2.云南廣電網絡集團昭通分公司)
寧蒗縣地方節目無線覆蓋技術方案
呂啟亮1董華虎2
(作者單位:1.寧蒗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2.云南廣電網絡集團昭通分公司)
本文主要介紹縣級廣播電視節目通過地面無線覆蓋方式進行無線傳輸的過程,以期為寧蒗縣的戶戶通用戶提供優質的本地廣播電視節目。
地方節目;無線覆蓋;偏遠山區
1.1寧蒗縣基本情況
寧蒗彝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俗稱“小涼山”,東西距90 km,南北距250 km,全縣總面積6 025 km2。全縣下轄14個鄉1個鎮,91個村民委員會,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 m103個村民小組,51個居民小組。居住著彝、漢、摩梭人、普米、傈僳、納西、壯族、白族、藏族、苗族、傣族、回族等12種民族,總人口25.83萬人。由于山脈縱橫,江河交錯,山谷幽深,最高海拔4 513.3 m,最低海拔1 350m。區位偏僻,交通閉塞。地理環境復雜,地貌以山區為主,占全縣總面積的98.4%,這一特殊地貌特點給本地廣播電視節目的傳輸覆蓋帶來了較大困難。寧蒗彝族自治縣彝族人口占寧蒗總人口的62.99%,大多數居住在鄉下山區。有部分老人不懂漢語,寧蒗電視臺大部分欄目采用雙語播音(一、三、五、日漢語,二、四、六彝語)。山區人民群眾對收看本地地方節目呼聲很強烈,要求縣委、政府、文廣局將本地節目傳播到各鄉鎮,供人民群眾收聽收看。如何提高本地廣播電視節目的覆蓋范圍,讓居住在山區、半山區的人民群眾能夠收看本地廣播電視節目。用有線電視覆蓋成本過大,人力、財力、物力無法承擔。只有建設廣播電視地面無線數字覆蓋工程才能解決農村收聽收看“本地節目難”的問題。
1.2建網原則
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務“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以直播衛星“戶戶通”工程為依托,加快推進本地廣播電視節目地面數字無線覆蓋的發展,利用地面無線數字電視分期、分階段完成轄區內主要鄉鎮和行政村人口密集區本地廣播電視節目覆蓋任務,不斷提高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數量、質量水平,促進本地文化發展和繁榮。
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先易后難,建管并重”的原則,充分發揮地面發射臺站覆蓋面廣,覆蓋效果好、運行維護成本低的優勢。逐步擴大本地廣播電視節目覆蓋范圍(指行政村及人口分布密集的自然村),并完善廣播電視頻率使用許可、電磁兼容分析和輻射環評手續,進一步規范臺站頻率使用和設臺管理。
2.1技術方案
本地廣播電視地面無線覆蓋工程主要覆蓋廣大農村地區,滿足廣大農村地區人民群眾利用直播衛星“戶戶通”雙模機頂盒收看本地廣播電視節目,覆蓋區域內地面廣播電視信號應滿足“戶戶通”雙模機頂盒接收地面廣播電視信號的要求。
“戶戶通”雙模機頂盒的解碼模式,信源編碼采用MPEG-2標清數字電視編碼方式,技術標準符合國標《標準清晰度數字電視編碼器、解碼器、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GY/T212-2005)相關要求。
為滿足市縣3套標清數字電視節目和2套廣播節目(預留)的傳輸要求,信道編碼采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麗江市文廣局組網建設模式為地面國標(即C=3780,前向糾錯0.6,16QAM調制,幀頭945,系統凈碼率14.438 Mbps)作為寧蒗縣本地廣播電視節目地面數字電視廣播覆蓋網的工作模式。因此,3套市縣標清數字電視節目均采用MPEG-2編碼方式,每套節目壓縮在4 Mbps,共占用12 Mbps,剩余2.438 Mbps預留給2套廣播節目。
市、縣電視節目信號從縣網絡公司前端機房取出AV信號,通過四合一編碼器形成TS流,通過地面國標調制器調制成射頻信號,寧蒗縣的無線發射頻道按照國家廣電總局批準的13頻道(474 MHz)與有線電視信號混合后通過光纜傳輸到各鄉鎮、村發射站點,進行地面無線數字電視節目的發射覆蓋。
發射臺站建設應采用統一規劃實施,同步完成15個鄉(鎮)站點建設,以使發揮出各站點的最大補點作用。
2.2系統的原理與組成
寧蒗縣本地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方案,是將市縣本地節目的集成在縣網絡公司原有的有線數字電視前端完成,這樣能節約大量的傳輸資源和成本。本地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系統主要由節目接入系統、傳輸系統、發射系統、接收系統等4個系統組成(見圖1)。每個系統保持相互獨立,可以根據要求進行改進和獨立設計。
節目接入系統:負責本地節目的接入、編碼、復用、調制等功能。
傳輸系統:負責把州市、縣的本地節目信號傳送到鄉鎮村發射機站。
發射系統:主要負責本地節目信號發射等功能。
接收系統:負責信號的接收、解調、解碼和音視頻輸出等功能。

圖1 系統框圖
在寧蒗縣本地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技術方案中,由于寧蒗縣的地形復雜,我們采用發射功率為中、小功率的發射機。
2.3寧蒗縣地面無線發射覆蓋發布
寧蒗縣地面無線發射采用統一規劃實施,同步完成15個鄉(鎮)站點建設,以使各站點發揮最佳覆蓋效果。
根據寧蒗縣的實際情況在功率規劃建設200 W地面無線發射站2個,新營盤鄉、永寧鄉;50 W地面無線發射臺13個,分別是拉伯鄉、翠玉鄉、寧利鄉、金棉鄉、西川鄉、跑馬坪鄉、西部河鄉、永寧坪鄉、戰河鄉、蟬戰河鄉、爛泥箐鄉、紅橋鄉、落水村。
通過以上地面無線發射,能夠覆蓋寧蒗縣所有鄉鎮,大大提高本地廣播電視節目的覆蓋率。
通過在寧蒗縣實施本地廣播電視節目覆蓋工程,使全縣90%以上的戶戶通用戶,通過直播衛星“戶戶通”機頂盒接收地面無線數字本地廣播電視節目,解決了廣大山區農村群眾收看本地廣播電視節目的難題,使當地黨委政府的聲音能夠傳送到千家萬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呂啟亮(1966-),漢,云南寧蒗人,經理,工程師,大專,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有線無線傳輸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