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軍
【摘 要】現代農業園區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方法 ,是世界各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形式,是實行農業轉型升級和農科教結合及集約化形式的有效載體。該文著重闡述國內外不同種類的農業園區,對不同園區的特點及模式進行了提煉和總結,結合本地的氣候環境要素,從園區整體規劃,多元化投資及科技支撐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農業園區 現代農業 農業產業化
1 幾個國內外現代農業園模式及特點
1.1以德國代表的生態農業園區
德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根據自然稟賦特點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突出發展生態農業。
充分發揮本國的山地資源、勞動力素質優勢來進行農業產業結構的選擇和相關貿易政策調整,培育了如畜牧養殖業和葡萄、玉米、牧草等種植業等較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產業鏈。
對農產品標準化有嚴格的控制和規定,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竭力倡導生態農業,減少并逐漸淘汰化肥、農藥的使用,積極推廣無公害有機肥耕作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農產品的生產標準、農產品加工的添加劑使用標準,以及運輸、銷售等環節的安全要求。
1.2以荷蘭、以色列為代表的集約型設施農業
荷蘭的農業以家庭式農場經營為主,各農戶彼此之間視為具有共同利益的集體,而不是競爭對手。
特點:(1)高度組織化的生產方式, 合作社與中介組織是兩國農業的共同特點,扮演了提供商品生產信息及產品質量標準,調節市場供需,控制市場進程的重要角色。(2)職業教育直接面對農民。兩國有著發達農業科研、教育體系。把農民作為建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農民可以了解各種技術的最新進展和市場需求,培養較高的商業素養和信息能力。
1.3以上海為代表的我國都市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
我國有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部認定的國家現代農業園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和農業綜合開發高新科技示范區等。
上海孫橋現代農業園區是全國第一個綜合性的現代農業開發區,初步形成了以工廠化農業為代表,以先進農業技術組裝集成為重點,以休閑觀光、農業科普等為特色的都市現代農業初具雛形。
特點:(1)溫室設施新。上海孫橋引進的荷蘭全套玻璃溫室和工廠化農業生產技術,這個農場通過全套引進國外的溫室設施、優良品種、高效栽培技術和計算機管理等技術并進行示范,使國人看到了世界現代農業的嶄新風貌,引出跟風熱潮。(2)重視產業立園,品牌靚園。形成六大產業(種子種苗、設施農業、工廠化農業、農產品加工、生物技術、旅游觀光農業),成立專家咨詢團、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對園區進行體制創新、培訓交流持續不斷。
1.4以陜西楊凌為代表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
楊凌農業高科技示范園是以農業高新技術的產業化開發為主,可以在園區內進行招商引資,興辦各類開發企業,承擔高科技農業企業的孵化與培育作用。布局 “一軸一心八園”。園區主要進行現代農業新品種展示和產業化示范,是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科技創新的中心。
特點:(1)形成了集現代農業高新科技的自主研究、開發、轉化和生產經營為一體,以龍頭企業的吸引或培育、中小企業的孵化為重點的現代農業園區,具有技術密集、人才密集、企業密集的特點。(2)農業標準化建設。即生產規范化、產品安全化、營銷品牌化、管理信息化、服務專業化。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標準體系;建立了標準化專家咨詢系統。
2 國內外現代農業園區對我市農業園區的啟示
2.1高起點規劃
農業園區化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園區是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產業聚集的載體,通過拓展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功能,實現集觀光休閑、科普體驗和購物于一體,不僅可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同時也拓展了農民增收致富的途徑。把創意農產品、創意農業主題園、創意節慶活動、創意農食文化多種元素納入其中。設立品牌農業、數字農業、經濟農業、感知農業、生活休閑農業等特色農業展廳和功能區域劃分,直觀感受無處不在的農業創意,觸摸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徑。我市南北過度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大米、特色瓜果蔬菜的發展潛力,不缺品質缺品牌。應該盡快引入專業人士制造特定效果進行事件營銷,在園區建立農產品展示館,突出創意生產過程與特色品種,達到讓品牌帶動產業發展的目的。
2.2健全農業服務支撐體系
突出配套服務。一是建立覆蓋農業生產經營全方位的專家數據庫,收錄國內省內院所高校從事土壤,種子,農水到創意包裝,品牌推廣等專家信息,提供優惠條件吸引其進行橫向合作,進而搭建能解決問題的科技服務平臺,打造集農業規劃、品牌策劃、農產品網絡銷售一整套農業科技服務平臺。二是完善市場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農業信息服務和農產品檢驗檢測。三是科技培訓入園區。加大就業農民培訓,加快新品種、新經驗、新農機推廣應用,加強疫病防控、防災減災、等技術的推廣普及,使園區生產、經營管理保持技術領先。
2.3多元化投資
現代農業園區集種養貿工農于一體,是資本富集型產業,在土地、勞動力、資本、科技四大農業生產要素構成的農業生產力中,資本的比重已占主導地位。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加大財政扶持,加大金融支持,吸納和引進社會各類資本投資園區,構建多元投入格局,是解決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資金的有效途徑。(1)把政府項目聚合到園區。整合涉農資源,形成推進合力,是加快園區建設的關鍵。在整合涉農資源上,按照 “三個優先( 項目申報園區優先、資金分配園區優先、政策支持園區優先)”的原則,積極幫助園區包裝項目、爭取項目、實施項目,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爭取更多涉農項目在園區實施,促進園區水、電、路、土地整理等配套設施落實到位。(2)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產業。出臺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構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帶來工業化經營理念和企業化管理模式。
2.4培育休閑農業
休閑農業是拓展農業功能,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加快農業資源向旅游資源轉變,農村向景區轉變,一產向三產轉變,促進農產品由功能型消費向文化型消費轉變。推進土地變股份、農民變股民、資產變資本。把休閑農業與現代農業園區、新農村建設、土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有機結合起來,重點打造旅游線路、特色主題農園、休閑農莊、農業節慶等各具特色的休閑娛樂主題,滿足多元需求。二是廣泛吸納各類企業以及廣大農戶參與休閑農業開發。通過資本嫁接和引入先進的管理模式,發展一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科技含量高、設施配套齊全的休閑農業項目,帶動全市休閑農業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