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森森
11歲的小文,在上頜乳切牙的前面長出了一顆新牙。小文媽媽認為,過兩天乳牙自己就會掉的,誰知道過了一個月,乳牙還是沒有掉,而新牙卻在乳牙內側傾斜生長。于是小文媽媽趕緊帶小文去就診,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口腔保健科王亞林副主任醫師做完檢查后表示,為了不影響恒牙的正常排列,需要拔除乳牙,必要時還需要做咬合誘導來糾正牙位。
王亞林醫生解釋,像小文這樣乳牙該掉的時候“賴著不走”,而新萌出的恒牙被迫長在內側,形成“雙層牙”,醫學上稱為“乳牙滯留”。千萬別小看了乳牙滯留,它會占據恒牙萌出的正常位置,導致恒牙異位萌出,從而影響恒牙的正常排列,造成咬合關系不良。另外,滯留的乳牙或殘根還可能導致牙菌斑滯留,食物嵌塞,影響口腔衛生,增加鄰牙患齲齒的機會;滯留乳牙的殘根刺激周圍黏膜軟組織,還可能導致口腔潰瘍。
王亞林醫生表示,現在的孩子出現乳牙滯留的情況比較多,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飲食過于精細,牙齒沒有得到充分的生理性刺激;另外一個原因是,孩子的乳牙齲壞嚴重,但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導致乳牙該脫落時卻仍然殘留,阻礙恒牙的正常萌出。
那么,怎樣才能減少乳牙滯留的發生呢?王亞林表示,首先,要預防齲齒;其次,要加強孩子咀嚼功能的鍛煉,經常給孩子吃些粗糧或果仁等;第三,家長要加強孩子換牙期的口腔檢查,及時發現“賴著不走”的乳牙,及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