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軍
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一年多的小劉,被查出患了尿毒癥,而且病情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除了依靠透析治療,沒有更好的控制辦法。
得知這個消息,小劉自己和家人朋友都非常不能接受。要知道,就在檢查結果出來的前一天,小劉還和同事一起打球。而從一年前的入職體檢來看,各項指標都很正常。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何以病情就惡化到這個地步?
降不下來的高血壓
兩個月前開始,小劉經常出現頭痛,到醫院量了下血壓,發現收縮壓高達200毫升汞柱,舒張壓也達到100毫升汞柱,是典型的高血壓。一般情況下,高血壓引發頭痛的病例是非常普遍的。接下來,醫生給小劉開了降壓藥,讓他試試看。幾天后,小劉又苦著臉回來看醫生。
“雖然每天都在按時吃降壓藥,但好像沒什么效果。”
隨后,醫生給小劉量了血壓,果然還是很高。他又給小劉開了一張化驗單,讓他去查一下尿常規。沒過多久,檢驗結果出來了:尿中有潛血,初步判斷為腎病。醫生又讓小劉做腹部B超和其他檢查,結果讓人震驚:小劉的兩腎出現明顯萎縮,肌酐水平嚴重超標,可以確診為慢性腎衰竭,而且已經發展到尿毒癥的程度,必須進行透析治療。
小劉:我去年入職體檢還很正常啊,怎么會這樣?
醫生:很多入職體檢沒有尿常規項目的檢查,像你這種情況,是由腎小球腎炎引起的。而腎臟病變做血常規查不出來,必須做尿常規才行。
“突發”尿毒癥多由腎炎發展而來
尿毒癥的發病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一般來說,有基礎病如過度肥胖、糖尿病以及紅斑狼瘡患者,容易并發腎臟病變,進而發展到尿毒癥,這些以老年患者居多。除此之外,青壯年也會“突發”尿毒癥,其中絕大多數是由腎臟病變如腎小球腎炎發展而來。
尿毒癥之所以難以早發現,這主要與癥狀不明顯,病程發展隱匿有關。有位60多歲的老先生,本身患有糖尿病,女兒還是醫生。可他發現自己出現腎臟并發癥的時候,已經發展到尿毒癥晚期,不得不花費巨額醫療費進行腎移植。
過度肥胖、糖尿病以及紅斑狼瘡患者容易并發腎臟病變,對于這點醫生們反復提醒,但是仍然常常有患者不以為然,他們寧愿相信自己的感覺也不愿定期做個簡單排查。其實,對于這些有基礎病的患者來說,每3個月花幾元錢做個尿常規,就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有些腎小球腎炎癥狀隱匿
至于青壯年突然被發現患有尿毒癥,這種病例更為常見,對患者及其家人的打擊也更大。有的患者頭天還在挑擔子抬重物,第二天就被查出尿毒癥。青壯年患者出現尿毒癥很多是由腎小球腎炎發展而來,腎小球腎炎以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為臨床表現,此病十分常見,尤以20-40歲的男性青年發病率高。令人憂心的是,30-40%腎小球腎炎患者為隱匿性發病,幾乎沒有什么癥狀,除了少數幸運者偶然被發現患病,大多數都是發展到尿毒癥,出現明顯的水腫無力才被檢查出來,造成很多悲劇。
做尿常規可及早發現
很多尿毒癥發病病因并不清楚,從已經知道的情況來看,濫用藥物可引發尿毒癥,除此之外,年輕人患腎小球腎炎,多數是因為免疫異常引起,這個沒有什么好的預防辦法,只能盡早發現盡早治療。
早期的腎臟病變如果能及時確診,可以通過低費用的治療延緩病程發展,而一旦發展到尿毒癥,除了進行越來越頻繁的透析,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要盡早發現引起尿毒癥的腎臟病變,最有用的辦法就是做尿常規。此外,突然發現自己患有高血壓,不要急著“歸罪于”飲食原因。其實,年輕人的高血壓有一部分是因為腎小球腎炎繼發引起的,不妨先做個尿常規,查出“幕后真兇”再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