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蔡召國 李成 馬明
乘著大別山試驗區建設的東風,4年前,紅安縣吹響了建設新型產業園的嘹亮號角。4年來,一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產業新城在紅安南部奇跡般崛起,成為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強勢軍團。
傳奇的背后是黨建的力量,這已成為全縣黨員干部的共識。黨建是紅安發展的動力組,推動著紅安經濟奔向高速時代。
勇立潮頭唱大風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縣委縣政府從高設標、度勢謀遠,提出建設“千億園區”的紅安夢。
千名黨員干部常駐園區,進企業、入工地、忙拆遷;百名園區干部亮承諾、搶晴天、戰雨天;26個服務單位入駐企業服務中心,16個招商護商團隊提供點對點、“保姆式”服務。全縣上下一盤棋,因“時”而動、因“勢”而動,沖破觀念障礙,紓解發展之困,推動園區破浪前行。
梧桐遍地開花,鳳凰翩然飛來。“3天一家企業落戶,5天一家企業投產。”伴隨著融園家具、川東服裝國家級產業園落戶生根,一大批項目紛至沓來。
發展不強,黨建沒有說服力;黨建不強,發展沒有持續力。為適應園區快速發展的新形勢,紅安縣委開展以“紅色覆蓋、火熱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紅火行動”,通過區域化謀劃、規范化建設、項目化推進,實現黨建和發展同頻共振、并蒂花開。
黨建花開別樣紅
項目建到哪里,組織就覆蓋到哪里。紅安采取單獨組建、聯合共建、區域統建等方式建立黨組織,做到應建盡建、全面覆蓋。按地域和產業集群,將開發區劃分為7個黨建區域,設立片區黨委或總支,將小微企業納入區域黨組織,形成以開發區黨工委為核心、以片區黨組織為中心、各類黨組織廣泛參與的園區黨建共同體。
組織建起來,關鍵要動起來。在創業大廈規劃建設3000平方米的黨員職工服務中心,紅安聚力打造園區服務平臺。依托佰昌、川東等產業集群,規劃建設區域化黨員職工活動中心,建成區域共享的議事、活動、培訓和文化中心。
像抓招商引資一樣抓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縣委選派39名招商護商單位“一把手”任名譽書記,選派60名機關黨員干部任黨建工作指導員,幫建支部、幫定規劃、幫籌經費。選派10名優秀黨務干部到非公企業任黨組織書記,將一批紅色“CEO”凝聚在企業周圍。
縣委將“紅火行動”納入書記項目,細化為24個大項126個小項,實行常委掛帥、掛圖作戰、時間倒逼,采取專題動員、現場督辦、業務培訓、定期通報等辦法強力推進。
百企競發繪彩虹
黨建強,則發展強;黨旗紅,則企業興。通過開展為黨旗增輝、為企業增效、為業主分憂、為職工代言;服務社會、服務職工、服務人才、服務黨員的“四為四服務”,大力培育“雙強六好”示范企業,健全“3536”黨建工作體系,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企業文化的深度融合。
中雅包裝黨支部普通黨員劉天奇表示:“公司在建成投產的同時建立了黨支部,黨支部經常組織我們開展‘三會一課、學習培訓等活動,讓我們找到了‘家的溫暖。”
川東的“三推三設三組團”、佰昌的績效考核評優、戀采依的“黨旗技改爭先”……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讓不少非公企業嘗到了抓好黨建帶來的“甜頭”。
黨建給力,發展出彩。繼2011、2012連續兩年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進位先進縣”,2013年紅安再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單位”,2014年作為全省縣域經濟現場參觀點,并在大會上交流發言。
眼下的紅安千億園區,百企競發;將軍故里,黨旗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