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言
近年來,隨州市曾都區探索出“重點管理、限時進位”的有效經驗,形成“樹典型、抓后進、促中間”的工作格局,推動全區基層黨建工作梯次前進、整體提升。
對癥下藥抓晉位
全區每年底對村、社區進行考評。依據面上考評結果,將轄區內黨組織按照4:5:1的比例確定一、二、三類,排名靠后的三類村、社區列為重點排查對象,確定后進基層黨組織。2014年全區確定11個后進村黨組織、3個后進社區黨組織。對列入重點管理名單的基層黨組織,采取問卷調查、上門走訪、座談等形式,在全體黨員、群眾代表中開展普查,把存在的問題找準找實,建立問題清單,建立臺賬。按照一支部一對策”的要求,制定后進基層黨組織整改方案,集中開展整治。組織后進基層黨組織對照問題清單,依靠自身力量能及時解決的問題立即整改銷號;需要依靠上級力量解決的問題,組織相關部門會診開方、聯合施治;對解決周期較長的問題,列出整改日程表,限時整改。整改情況及時公開,全程置于群眾監督之中。將整改情況列入年底黨建考核內容,作為當年度基層黨組織等次評定的重要依據。
聯合管理幫晉位
區委11個常委每人聯系1個后進農村黨組織。區委書記帶頭履行管黨責任,對所有后進村、社區黨組織走訪一遍,先后4次到掛點村調研指導工作,召集民政、交通、公安、水利、電力等相關職能部門現場解決問題。其他區級領導定期去掛點村聽取整頓工作匯報,至少幫助掛點村協調1個項目,幫助解決一批實際困難和問題,為后進基層黨組織整改晉位提供了強力支持。各鎮、辦事處黨組織精心選派14名優秀干部到轄區內后進基層黨組織擔任“第一書記”,實現選派“全覆蓋”。“第一書記”每周到包點后進村、社區工作時間不少于2天,抓黨建、帶班子、理思路,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長遠規劃,解決好具體問題。每個后進村、社區黨組織明確1個以上區直部門對口聯系幫扶,提供人、財、物和智力支持。14個區直部門共落實幫扶資金70余萬元,實施了安全飲水、通組公路硬化、堰塘清淤、潔美家園、“三屏互動”便民服務系統建設、村級衛生室提升建設等6項惠民工程,引進項目13個,發展農村經濟組織10個,實現后進基層黨組織集體經濟增收120余萬元。
倒逼機制促晉位
區委每年在全區一類黨組織中評選10個紅旗村、5個紅旗社區,授牌表彰,并各發放獎金1萬元。區級財政分別按5000元、3000元、2000元和7000元、5000元、3000元的標準為一、二、三類村、社區主職干部計發績效工資,按主職干部80%的標準計發副職干部績效工資。政治待遇和經濟收入雙管齊下,激發了后進基層黨組織整頓轉化的內生動力。鄉鎮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對確定的后進基層黨組織書記進行約談,指出問題,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給后進基層黨組織書記敲響警鐘。2013年確定的后進基層黨組織,負重奮進,變壓力為動力,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10個晉位為二類,2個晉位為一類。區委提出,連續2年確定為后進的基層黨組織,由鄉鎮黨委按照“一好雙強”的標準重新選撥黨組織書記,重新配備支部班子,保證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因為村級財務和民主管理混亂,2012年、2013年連續2年被確定為后進基層黨組織的北郊辦事處雙寺村,黨支部書記免職后,黨員和群眾代表提名“一村一名大學生”陳祥濤為黨支部書記候選人。陳祥濤不負眾望,在2013年村“兩委”換屆選舉中,順利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雙寺村在2014年度考評中被評為紅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