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濤+王承武



摘 要:土地整治是成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質量的重要途徑。土地整治效益評價可以保證土地整治良好發展,筆者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沙灣縣宋圣宮村土地整治項目進行效益評價,最終從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得出宋圣宮村土地整治的效益。
關鍵字:土地整治;土地整治綜合效益評價;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中圖分類號:F301.2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5.10.012
Abstract: Land consolid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land quality.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can ensure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land consolidatio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Shawan County Song Sheng Temple villag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ventuall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that Song Sheng Temple village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質量的重要途徑[1]。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和農村的土地的有限性限制了經濟發展,人口多土地少的矛盾日益凸顯。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發展就離不開建設,建設就會占用有限的耕地。因此,中國政府提出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目標,為完成此目標就需要開源、節流、挖潛,然而這些都離不開土地整治[2]。
土地資源已經成為人們所依賴的物質基礎。高速的經濟增長離不開土地,經濟發展中大量的耕地資源將被建設發展所占用。為更好地貫徹既有糧食又要建設的基本方針,只有深挖土地資源的潛力,開展土地整治項目有利于對于農村建設和耕地保護,更有利于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可持續發展[3]。
隨著土地整治項目的大范圍開展,土地整治項目效益評價也就顯得為重要。土地整治效益評價不僅可以發現項目區土地整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可以為今后土地整治項目建設提供參考依據。如今,我國土地整治效益評價工作開展相對土地整治事業比較滯后,仍存在評價體系不夠完善、評價技術過于單一等問題。筆者通過對沙灣縣宋圣宮村土地整治項目進行效益評價和實證研究,構建其土地整治項目效益評價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為相近項目的開展提供借鑒。
1 區域概況及指標處理
1.1 區域概況
沙灣縣雖地處自治區天山北坡經濟發展帶中段,交通十分便利,具有明顯的地域優勢,但全縣土地利用率并不高,需進一步開發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強區域經濟發展。項目區位于沙灣縣金溝河鎮,項目區建設規模為160 hm2,現狀耕地132.28 hm2,占建設規模的82.67%;農村道路占地4.07 hm2,占建設規模的2.54%;農田水利占地1.16 hm2,占建設規模的0.73%;工業廢棄用地16.44 hm2,占建設規模的10.27%。整治后,耕地面積148.68 hm2。
1.2 項目區土地綜合整治評價指標的構建
依據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根據宋圣宮村土地整治項目,土地整治綜合效益評價體系分為3個層次:目標層土地整治綜合效益評價,基準層3個指標是經濟效益(Kl)、社會效益(K2)、生態效益(K3),指標層為12個指標,如表1。
1.2.1 指標 權重的確定經過對各位專家填寫土地整治效益評價指標體系表比對,請專家對指標的重要性用1~4的標度作出判斷,1為重要,依次降低。通過構建判斷矩陣和矩陣列規范化,最終計算出矩陣的最大特征向量,經一致性檢驗后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4](表2)。
1.2.2 土地綜合整治評價指標隸屬度矩陣的確定 本文隸屬度評判標準為對每一個評價指標進行5級的評判,例如農業總產值指標,有優、良、中、較差、差5級評判標準,其中有2位專家作出良的評價,3位專家作出中的評價,則記為[0 0.4 0.6 0 0]的判斷矩陣。
在本文隸屬度構建過程中,首先將各評價指標定量和定性分析后,根據隸屬度評判標準整理成問卷形式發放給專家,請5位專家進行評判標準,最終作出模糊統計分析,計算得到指標的隸屬度,建立模糊評價矩陣[5]。
設土地整治前R1為經濟效益隸屬度矩陣,R2為經社會效益隸屬度矩陣,R3為生態效益隸屬度矩陣。土地整治后R1,為經濟效益隸屬度矩陣,R2,為經社會效益隸屬度矩陣,R3,為生態效益隸屬度矩陣。
經計算得出,項目區經濟效益分值為土地整治前62.24分,土地整治后72分,說明該項目的實施在農民增產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項目區社會效益評價分值為土地整治前50.84分,土地整治后80.6分,說明土地整治對當地社會效益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項目區生態效益評價分值為土地整治前47.96分,土地整治后70.18分,說明土地整治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2 結 論
通過沙灣縣宋圣宮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筆者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3方面對項目進行綜合效益評價,共選取12個指標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對沙灣縣宋圣宮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實施前后的12個指標對比計算,運用模糊數學模型進行綜合效益評價,得出結論如下。
第一,通過土地整治,沙灣縣宋圣宮村的經濟效益評價分值由整治前的62.24分提高為整治后的72分,社會效益評價分值由整治前的50.84分提高為整治后的80.6分,生態效益評價分值從整治前的47.96分提高為整治后的70.18分。充分說明通過土地整治沙灣縣宋圣宮村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有了較大的改善。
第二,通過土地整治項目,對廢棄廠區的土地平整,增加了項目區內的耕地面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時,通過對灌溉系統的建設和維護,增大了對水資源的利用,農田防護林的建設,改善了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萬茂.土地整理的產生、內容和效益[J].中國土地科學,1997,11(S1):62-65.
[2] 吳次芳,費羅成,葉艷妹.土地整治發展的理論視野、理性范式和戰略路徑[J].經濟地理,2011,31(10):1718-1722.
[3] 祁瑤,蒲春玲,陳英杰,等.土地整理綜合效益評價研究——以阜康市滋泥泉子鎮為例[J].新疆農業科學,2011,48(3):557-564.
[4] 劉洋,譚文兵,陳傳波,等.土地整理模糊數學評價模型及其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2005,21(Z1):164-166.
[5] 王棟.基于層次分析與模糊綜合評價的土地整治項目實施后效益評價——以安定區蘇家岔流域基本農田整理項目為例[J].新疆農業科學,2011,48(3):557-564.
[6] 鄧李杰,鞠祿娟,李金偉.農村土地整理實施后綜合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技術經濟,2007(1):82-83.
[7] 楊紅,陳百明,高永,等.城市土地整理理論與實踐探析[J].地理科學進展,2005,24(3):50-56.
[8] 秦道堪.論土地開發整理工作[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8(6):28-29.
[9] 李展,彭補拙.江蘇省吳江市土地整理理論與實踐研究[J].資源科學,2000,22(3):70-73.
[10] 劉向東.黃河故道地區土地整理項目綜合效益評價研究——以濮陽市為例[D].鄭州:河南大學,200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