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彥,王保計,馮春健
(中石化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山東東營257026)
埕島油田極淺海域大型平臺上部組塊整體安裝模型試驗
陳同彥,王保計,馮春健
(中石化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山東東營257026)
以埕島油田極淺海域某中心平臺為對象,模擬半潛駁船浮托法安裝平臺上部組塊的主要階段和過程。分析駁船和上部組塊等的運動、受力情況以及安裝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確定該海域上部組塊整體安裝系統駁船選擇及系泊系統、安裝海洋環境參數等關鍵技術參數。
海洋平臺;上部組塊;整體安裝;模型試驗
埕島油田位于黃河入???油田開發的部分水域屬于極淺海域。埕島油田經過近20年建設,海上油田勘探開發不斷深入,現需對埕島油田實施油藏調整,即在埕島油田老區館上段及西北新區新增年產油。為滿足新建產能需求,需新建中心處理平臺??紤]該中心平臺的規模,若采用傳統的吊裝法進行平臺組塊海上安裝的方式,會受到浮吊能力及吃水的限制,上部組塊將分體設計及海上分塊吊裝,大幅增加平臺海上安裝工作量和工期,增加了工程投資。平臺組塊若采用整體設計及海上整體安裝技術,不需要大型浮吊,僅用載重駁船或配套的提升裝置就可完成平臺模塊海上整體安裝,降低中心平臺海上安裝周期及工程投資。相比平臺上部組塊吊裝法,漂浮整體安裝受隨機海洋環境影響大,平臺浮裝就位過程始終處于不穩定的狀態中,因此大型組塊整體設計及安裝技術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較高的風險。主要表現在:(1)載重駁船在導管架內部的精確定位及橫搖的控制難度高;(2)上部平臺與樁頂對接時受環境載荷的影響大,控制對接瞬間的碰撞難度大。如何預測隨機變化的海洋環境和駁船條件,并對其控制,是整體浮裝技術成功的關鍵。為驗證工程的可實施性及安全性,在水池中進行靜水試驗和波浪試驗[1-5]。
試驗將模擬埕島油田某中心平臺的海上安裝過程,模擬原型主要包括中心三號生產平臺、安裝駁船及錨泊系統、支撐、滑道等部分,見圖1。

圖1 平臺浮托安裝系統示意
上部組塊主要參數見表1。

表1 埕島油田某中心平臺上部組塊主要參數
試驗考慮幾何相似、弗勞德相似和斯特勞哈爾相似,綜合考慮模型的大小、工程水池的主要尺度、工程水池模擬風、浪、流的能力、工程水池各類儀器的測量功能和經濟因素,初步確定浮托法試驗的模型比尺為1∶40。試驗的上部組塊、導管架和駁船在實際制作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簡化,另外采用配重塊來調節其重量、重心及慣性矩等,使之滿足工程的需要。
1)模型上部組塊的簡化。僅考慮三層主甲板和立柱(樁)等主要結構,保證甲板層高、立柱(樁)相似,后期采用配重的方式保證模型上部組塊的重量、重心與原型的相似。
2)模型導管架的簡化。
①考慮6根立柱(樁)和底層水平橫撐等主要結構。②標高+5 m水平拉筋沒有考慮。
3)駁船模型的簡化。駁船模型的型線同原型相似,采用具有一定強度的玻璃鋼制作,其重量、慣性矩等需要后期配重來調整。
4)滑道、小車等。用一種支撐結構來代替。
5)試驗所要模擬的系泊纜為張緊式系泊系統,滿足幾何相似、形狀相似及彈性系數相似的材料可以考慮細鋼絲繩、尼龍繩、聚丙烯線及魚線等材料,綜合考慮了材料的抗拉剛度、材料屬性的線性程度以及穩定性等,最終選擇用直徑為0.8 mm的魚線來模擬。
——維護和發展職工群眾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決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幫助職工群眾通過正常途徑依法表達利益訴求,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廣大勞動群眾心坎上,不斷贏得職工群眾的信賴和支持。要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及時正確處理勞動關系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
試驗主要包括靜水試驗和不規則波試驗兩部分。靜水試驗工況共3個,包括空載半潛駁船的橫搖衰減試驗,錨泊系統的水平剛度試驗,以及駁船及錨泊系統模型的靜水橫搖衰減試驗。不規則波試驗工況共39個,考慮5個方向的來浪,分別對應迎浪(180°)、首斜浪(135°)、橫浪(90°)、尾斜浪(45°)、尾隨浪(0°),見圖2。

圖2 波浪工況組成示意
海洋工程水池中生成的波浪傳播方向是固定的,因此,模型試驗中對于各不同浪向的模擬,是通過改變裝載平臺的半潛駁船及其錨泊系統、導管架模型等在水池中的布置,從而達到以不同的方向角面向波浪的目的。
試驗中共考慮3種不同吃水、5個浪向及4種波高等工況,共39組工況。3種吃水工況分別代表駁船安裝就位狀態(3.3 m吃水)、樁尖下端與樁腿頂端正好平齊(3.8 m吃水)和0%荷載傳遞(4.4 m吃水,樁尖剛好完全進入LMU);波高工況為0.5、0.7、1.0、1.5 m共4種波高,周期均為5 s。
靜水試驗的目的是為了驗證模型制作及重量調節的準確度,為波浪試驗做準備。靜水實驗的主要內容包括無系泊系統的駁船靜水試驗、帶有系泊系統的駁船靜水試驗。靜水觀測試驗前,首先要在駁船船艏左、右兩舷及船艉左、右兩舷4處進行水線標記,檢驗模型制作的精度是否滿足要求。通過模型在靜水中的自由運動衰減試驗,獲得該運動的固有周期等參數。
4個通道所記錄的駁船橫搖固有周期為0.809 s,數值計算原型的橫搖周期為T=5.01 s,按照1∶40縮尺以后的模型周期為0.792 s,相對誤差為2.1%,滿足試驗要求,也進一步驗證了模型制作及重量調節的準確性。
能否正確模擬系泊系統提供的靜恢復力或力矩,對于整個系統的運動,乃至后續的波浪試驗都至關重要。在完成系泊系統的水平剛度試驗且校驗參數符合要求后,往往會對系統再次進行一次靜水衰減試驗,以測定整個系統的時間歷程(即衰減曲線),分析得出運動的固有周期等。本實驗測得的模型靜水橫搖衰減曲線見圖3。

圖3 駁船與系泊系統的靜水橫搖衰減
不規則波試驗是模型試驗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試驗的目的是通過不同工況下的試驗直接獲得海洋結構物在各種海況下的水動力性能及其運動與受力情況。試驗內容只要包括駁船關鍵點的位移、船舷撞擊力、系泊纜張力及樁尖垂直撞擊力。
裝載平臺的半潛駁船需要進入預先安裝的兩列樁腿之間,因此,必須保證駁船的寬度不能超過樁管之間的凈間隙,必須在船舷和樁管之間留有至少0.5~1.0 m的間隙(本項目中駁船舷側與樁腿外表面地間隙為0.774 m),在浮托安裝過程中為避免半潛駁船與樁管間發生嚴重碰撞,應對中心點O的單向運動幅值進行控制。駁船關鍵點的位移測量在模型試驗中應用了高精度的非接觸式六自由度測量儀,對結構的運動進行了實時監測。由于在試驗過程中,接收器R2固結于平臺上部模塊頂層甲板中心點處,因此FL-NH型船模運動測量系統采集的平臺駁船系統的六自由運動是該處的絕對運動情況。關鍵點的運動情況可根據平臺頂層甲板中心處的六自由度運動信號推導得出。

式中:(x,y,z),(x0,y0,z0)——關鍵點和平臺頂層甲板中心點的三方向線運動;
(ξ,η,ζ,)——關鍵點在坐標系O-xyz下的坐標;
(cξx,cηx,cζx,cξy,cηy,cζy,cξz,cηz,cζz)——方向余弦。

將數據采集儀采集到的應變信號通過計算得出相應的撞擊力數據,并進一步把數據結果換算成原型數據,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尾隨浪1.0 m,波高5 s周期工況船舷撞擊力
試驗中采用拉力傳感器對駁船的錨鏈張力進行相關測量,對所有不規則波試驗工況的所有垂向撞擊力測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按照波浪的入射角度(0°、45°、90°、135°、180°)對錨鏈張力進行分析,尾隨浪工況錨鏈張力結果見表3。

表3 尾隨浪工況錨鏈張力結果(周期5 s)
樁尖垂直撞擊力的試驗同上,對樁尖垂直撞擊力的試驗數據進行處理,得到的樁尖垂直撞擊力,進行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駁船的樁腿垂向荷載情況
[1]劉錦昆,劉 真,馮春健,等.勝利海上油田開發海工技術及應用[J].船海工程,2012(2):149-154.
[2]劉 震.海洋平臺大型模塊整體安裝技術[J].江蘇船舶,2011(1):25-26.
[3]安延濤,馬汝建.海洋平臺相似模型設計及模態試驗分析[J].船海工程,2009(3):122-127.
[4]代福強,關幼耕,暢元江.上部組塊海上浮裝仿真技術[J].石油機械,2012(7):50-54.
[5]楊建民,肖龍飛.海洋工程水動力試驗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Model Test for Heavy Topside Integral Installation in Neritic Area of Chengdao Oilfield
CHEN Tong-yan,WANG Bao-ji,FENG Chun-jian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Ltd.,Dongying Shandong 257026,China)
Taking the central platform as study object,the process of platform topside float-over installation is simulated with semi-submersible barge in the neritic area of Chengdao oilfield.Themovement of barge with the topside,loading condition and the problemsmaybe occur in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are analyzed,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key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barge selection,mooring system and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 condition.
offshore platform;topside;integral installation;model test
10.3963/j.issn.1671-7953.2015.03.021
U674.38
A
1671-7953(2015)03-0087-04
2015-03-06
修回日期:2015-03-16
中石化集團公司研究項目(P09062)
陳同彥(1976-),男,大學,高級工程師
研究方向:海洋工程結構設計
E-mail:dyct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