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國春



在2015中國(隨州)專用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瞿國春對近期我國專用汽車行業的發展進行了全面深入總結,介紹了工信部為落實國務院最新要求所采取的措施,同時也透露了工信部即將對公告內危險品運輸車和混凝土罐車等車型進行專項整治的消息。他表示工信部將對產品一致性從嚴監管,對公告內企業做到“有進有出”。
專用汽車行業的三大特點
我國是專用汽車生產大國,專用汽車的產量大、生產企業眾多。近幾年專用汽車行業發展的幾個特點總結如下:
第一,行業需求波動較大。“十二五”期間在國家宏觀經濟深度調整的背景下,我國專用汽車產銷量起伏較大。2010年受“4萬億”投資的影響,國內專用汽車產量達到217.95萬輛,達歷史最高值。隨后在固定資產投資減弱和出口形勢低迷的雙重影響下,2011年專用汽車產量回落到159萬輛,2012年降至132.74萬輛。2013年和2014年行業產量又出現回升的態勢,產量分別為205萬輛和182萬輛。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出現了大幅下降的態勢,今年1~7月行業累計生產僅76.79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4.44%。
第二,生產企業分散,新增企業數量增長明顯。截至2015年7月,公告內專用汽車企業共有1013家。專用汽車企業資質的限制放開之后,數量增長明顯,2014年新增專用汽車企業65家,今年上半年又新增了61家。總體呈現“多、小、散”的特點,企業數量眾多,市場集中度低,競爭激烈。
第三,新能源專用汽車近幾年出現快速增長。2009年新能源專用車年產量還不足百輛,到2014年就突破了3 000輛,2015年1~7月已累積生產3 718輛。新能源專用汽車主要以純電動車產品為主,在用途上主要包括物流、環衛等兩大類,其中物流車占比更高,達到了88%。
工信部管理新措:緊跟國務院要求
車輛公告管理方面將要采取新舉措。今年以來國務院出臺的若干車輛公告管理有關的文件,為貫徹落實最新要求,工信部擬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 《關于規范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行為,改進行政審批有關工作的通知》(國發[2015]6號)。該文件明確了堅持依法審批、公開公正、便民高效、嚴格問責的總體要求。并就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提出全面實行一個窗口受理,推行受理單制度,實行辦理時限承諾制,編制服務指南,制定審查工作細則,探索改進跨部門審批等工作的要求。同時還要求審批機關主動公開行政審批信息,依法保障申請人知情權,強化監督檢查、嚴格追責等要求。
車輛公告管理屬于國務院行政審批事項,工信部正按上述要求進行規范,目前正在全面梳理審批的流程,修訂工作的細則,尤其明確各環節的一些職責、主要內容、接口以及實現要求等。
第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規范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通知》(國發【2015】31號)。該文件明確要求要清理規范中介服務,破除中介服務壟斷,切斷中介服務利益關聯,規范中介服務收費,實行中介服務清單管理,加強中介服務監管。
工信部為貫徹落實上述要求,正在開展對有關檢測機構的調查研究,并考慮修訂《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檢測工作監督管理規定》。按照國務院相關要求進一步完善公告檢測機構管理程序相關要求,加強對檢測機構監督和指導,確保各中介機構能夠公開、公平、公正、高質量的開展公告產品檢測和技術審查等工作。
第三,《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督、監管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51號)。該文件提出了要充分運用大數據的先進理念、技術和資源,加強對市場主體的服務和監管,推動簡政放權和政府職能轉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按照國務院要求,工信部負責建立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信息平臺,并要與其他部委實現實時的信息交換與共享。建立車輛生產企業信用管理體系黑名單制度,與其他部門實現協同、聯動,各企業的信用記錄將成為企業市場準入、行政審批、享受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等的重要評判要素。
專用汽車公告管理新動態:從嚴管理 有進有出
除了上述政策外,工信部還要對機動車行業的管理從重審批、輕監管,到減輕審批、加強車輛生產的事中事后監管轉變。今后一段時期尤其要加大危化品運輸車、載貨汽車、新能源汽車等幾類重點車型的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的力度。危化品運輸車等車型與道路安全密切相關,近幾年發生的幾起重特大交通事故都與這幾類車相關。去年起我們對公告內的危險品罐式運輸車、混凝土罐車等車型進行了專項整治,要求生產危險品罐車的企業必須通過準入條件的考核,要撤銷、暫停不符合要求的產品,目前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從今年9月份起,工信部還將聯合公安、質檢、工商、交通等部門對這幾類重點車型開展生產一致性聯合執法監督活動,將生產一致性控制出現問題較多的企業列入重點監控名單,加大抽查的頻次。對于生產一致性不符合要求的企業責令限期整改,整改不符合要求的暫停或撤銷相關產品公告,停止受理其新產品公告申報,并通過政府間的數據平臺向其他相關部門通報結果,形成執法的合力。對于故意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工信部將繼續完善落后企業退出管理機制。2013年工信部發布第一批特別公示企業有48家,要求在2015年10月31日后,對未申請準入條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特別公示企業暫停其公告,且不得辦理更名、遷址等基本情況的變更手續。今后工信部將繼續推出特別公示企業名單,形成“有進有出”,“進”就是要敖開準入限制,“退”就是對那些干得差的、出了重大問題的企業要列入特別公示的名單,采取優勝劣汰的機制,推動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并進一步規范車輛公告管理。
對專用汽車發展提出的幾點意見
從宏觀上看,專用汽車主要應該把握三個方面的發展方面:專業化、綠色化、智能化。
一是專業化,隨著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及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速,市場對產品的專業化、差異化與個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滿足市場定制化、專業化的產品也成為檢驗專用車廠家能否在市場立足的重要指標。比如針對近期防爆消防等需求開發防爆消防車產品,針對近期無線電干擾的嚴重問題開發無線電檢測車產品等。
二是綠色化,包括汽車輕量化、電動化、低油耗等因素。核心目的是推動汽車的節能減排,為用戶創造價值:1.節能汽車。在商用車領域節能汽車的潛力還很大,中國汽車目前離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所以在這些方面還要加大努力;2.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未來潛力很大。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擠新能源專用車這條路子,企業應該能找到各自的定位,能找到細分的市場。
三是智能化。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變革浪潮的興起,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最主要的方向就是智能化,包括智能化的產品、智能化的制造、智能化的服務。汽車作為終端服務產品,智能化必然是它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