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英才



隨州為湖北省北部門戶城市、區域性中心城市,是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專用汽車之都、中國風機名城、中國香菇之鄉、中國蘭花之鄉等眾多城市名片。長期以來,我們高舉“圣地車都”(世界華人謁祖圣地、中國專用汽車之都)省級戰略大旗,聚精會神抓經濟,提質增效促發展,汽車機械、農產品加工、冶金建材、醫藥化工、電子信息、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六大產業板塊齊頭并進,汽車及零部件、香菇加工、風機制造、鑄造業成功躋身全省重點產業集群,全市經濟持續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好于優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3.5億元,同比增長9.7%;今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4.7億元,同比增長8.6%,高于全國1.6個百分點。特別是近年來,我們以專汽產業為“龍頭”,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2014年,實現汽車機械產業產值350.1億元,同比增長16.5%。今年1~7月,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隨州專汽逆勢前行、健步發展,實現產值189.7億元,同比增長5.3%。
一、特色為基“專汽之都”亮點紛呈
隨州是我國專用汽車的主要發源地,歷經50多年的發展,專汽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我市最具特色產業和第一主導產業。特別是2007年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專用汽車之都”以來,我們深入實施“圣地車都”戰略,將培育專汽千億元產業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不斷完善產業規劃,強化產業政策,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實力,實現了產值兩年翻一番、五年增四倍。我們的產業發展主要呈現四個特點:
一是整體規模行業領先。全市已形成年產專用車20萬輛、底盤IO萬輛、車身10萬臺、車輪1 000萬套、鑄造件100萬t的生產能力;規模企業達到11O家,年產值近400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30%以上的份額,國家公告類品種已達5 000多種。在全國成功創造了“四個之最”和“六個第一”,即品種最齊全、特色最鮮明、資源最富集、區域集中度最高,罐式車、環衛車、教練車、平頭車身、鋼質車輪和汽車鑄造件產銷量全國第一。
二是研發應用成果豐碩。專汽產品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多功能抑塵車、聚塵王清掃車、沙漠制水車、太陽能野外作業車、新能源環衛車等30多種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全市專汽行業擁有國家發明專利200多個、省級各類技術中心22個、高新技術企業29家、自主中國馳名商標7個,5家企業參與了國家行業標準制定。
三是產業鏈條日臻完善。現擁有齊星車身、全力機械、三環鑄造等一大批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能夠生產車身、制動盤、輪轂、傳動軸、液壓等800多個品種1 500多個規格的汽車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達30%,專用汽車產業鏈條體系已初步形成。同時,相關配套服務逐步完善,湖北省專用汽車研究院、專汽檢測中心以及信息、物流、營銷、博覽、金融等公共服務平臺,已建成或正在建設中。創新“線上線下”網絡營銷模式,專業銷售公司有1 000多家,銷售及售后服務團隊達3萬多人。
四是專汽品牌效應彰顯。通過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市不僅贏取“中國專用汽車之都”金字招牌,還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創建優秀獎”,并且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專用車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專用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首批“區域品牌質量建設試點地區”。“中國專汽之都”更迎來“八方來客”,中國重汽、中國恒天、湖北三環、廈門重工、廣西玉柴、中航工業等國內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隨州,實現了與本地企業的嫁接重組,混合所有制專汽企業達11家,有力助推了隨州專汽產業提檔升級、多元發展,進一步壯大了產業實力、彰顯了城市形象。
二、創新為先“專汽之都”驅動強勁
面對經濟新常態和“三期疊加”大形勢,我們以創新為先導,從創新求突破,強力驅動“專汽之都”加快發展。
一是狠抓項目建設,強化自身實力。2014年以來我市專汽產業共完成重大投資項目24項,包括廣西玉柴隨州專用車基地、廈工楚勝專汽產業工業園區、東風1 000萬只鋼制車輪擴能等,累計投資48億元,投資總額是前五年的總和。
二是加快技術創新,提升研發水平。我們以湖北省專汽研究院為平臺,引進整合全省院校資源,組建了隨州專用汽車產業聯盟,并與30多家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正在研發道路融冰車、云梯消防車、汽車輕量化項目,產學研一體推進。同時加大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的綜合集成和協同應用,齊星集團罐體焊接機器人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程力集團自動化專用車生產線和涂裝線項目、恒天汽車公司新能源底盤整車研發生產項目、東風隨州車輪公司機器人高端裝備項目等已建成并投產。
三是深化交流合作,拓展國外市場。我們引導支持企業放眼海外,積極拓展全球市場,不斷培育國際競爭力。目前,我市恒天汽車集團成功并購荷蘭吉拉芙卡車公司,實現非道路重型載貨汽車、危化品應急救援車的國外技術自主轉化;全力機械公司挺進印度、非洲市場,成為韓國現代、德國戴姆勒、美國通用、印度塔塔等世界500強企業的供應商。隨州專汽產品已覆蓋亞洲、非洲、美洲、歐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近3億美元。
四是加強行業管理,凈化市場環境。我們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發展水平,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企業研發、檢測、焊接、安全人員培訓,建立健全生產、管理、技術、服務一整套體系。同時,我們不斷強化對市場的監管,特別是在去年對專汽行業開展了專項治理、整頓規范工作,并進一步完善了《行業自律公約》,市場環境得到凈化,質量意識得到提升,轉型升級得到突破,實現了量質齊增。今年上半年全市危化品罐式車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國家標準,湖北省危化品罐式車質量提升工作現場會在隨州成功召開,并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創建全國專用車質量提升示范區。
隨著國家“工業制造2025”加快實施,隨州作為“中國專用汽車之都”,在推動我國制造業發展和引領專汽產業轉型升級上肩負著應有的責任與使命。我們將在中機聯與省政府共建協議的高位推動下,突出智能轉型,多措并舉推進,努力實現“專汽之都”競進提質、再上臺階。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調整產業結構。以專汽產業“十三五”規劃為引領,以打造隨州千億元專汽產業為目標,優化各縣市區園區產業布局,扶持布局特殊用途專用汽車企業入駐隨縣經濟開發區,加快推進曾都區湖北專汽產業園區和高新區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建設,構建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優先發展“專精特新尖”專用車,重點發展專用汽車底盤,突破發展關鍵汽車零部件,大力開發和生產新能源專用汽車,力爭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1萬輛。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并優化海外市場布局。
三、智能為要“專汽之都”轉型競進
二是堅持引進重組,優化資源配置。承接產業轉移,深入推進專汽行業兼并重組,重點引進世界知名企業和國內500強企業與隨州企業合資合作;優化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資源再配置,加快推進本地企業重組。重點培植恒天汽車、廈工楚勝、齊星集團、程力專汽等大型企業集團,在技術改造、項目建設、配套政策等方面繼續給予大力支持,著力打造一批規模大、實力強、主業突出的行業領軍企業,力爭新增3~5個區域性的大企業集團,帶動產業提檔升級。
三是堅持智能轉型,增強競爭實力。支持企業新上智能化生產裝備,引進信息化管理系統,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發展互聯網+專汽產業。加快智能化專汽產品研發,推進產品更新換代,力爭在輕量化技術、智能化應用、新能源汽車研發、網絡化技術方面取得新突破,在關鍵零部件和整車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
四是堅持平臺打造,完善產業鏈條。加快“專汽之都”產業信息平臺建設,支持湖北省專汽研究院與知名院校及專汽企業的戰略合作,推進專汽博覽中心、國家專汽質檢中心建設,加強專用汽車設計、研發、應用、人才等方面的建設,提升專用車的營銷、信息、物流、金融、檢測等平臺服務水平。打造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不斷延伸專汽產業鏈條,全方位推進產業從生產制造型向產業服務型轉型發展。
五是堅持質量興業,促進更好發展。以創建全國專汽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示范區、國家專用汽車質量提升示范區為契機,嚴格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堅持質量導向,強化制度措施,加強管控手段,促進企業進一步開展質量品牌培育活動,爭創一批全國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爭創一批全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