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陳慧敏,你過來一趟,我頭暈,又不舒服了。”10月15日上午10點30分,筆者來到雙新焦化廠社區門診,這里唯一的衛生員陳慧敏這邊剛給病人輸液,那邊又來了電話。
在尼勒克縣阿烏拉勒山礦區深處,陳慧敏的名字早已家喻戶曉。陳慧敏,41歲,中等個,1997年畢業于石河子醫學院,1998年在焦化廠社區門診任衛生員,如今已有17個年頭。17年的堅守,讓這位救死扶傷的基層黨員成為了鄉親們心中名副其實的“白衣天使”。
陳慧敏工作的單位在山區,那里地形起伏較大,最高海拔2000米。氣溫變化顯著,1月最低溫度零下39攝氏度,7月最高溫度為零上37.9攝氏度。正是這種艱苦的環境,堅定了她學醫、從醫的信念。
焦化廠衛生所原有6名衛生員,現在只剩她1人。17年來很多人受不了這個苦陸續調整調離了。
從2015年4月開始,陳慧敏擔負起了焦化廠廠部及焦二礦工社區門診衛生員,每天更加忙碌了。
原七十一團醫院護士長邢小紅說:“我在她家住了兩天,了解了很多有關她實際生活和工作的情況,很感動。她女兒得了腦癱,丈夫在外跑出租。每天早上6點她就起床做飯,給女兒喂飯后送女兒去婆婆家,這樣才能按時去衛生室上班。每天晚上必須把女兒白天換的衣服洗完才能睡覺。女兒11歲了,上廁所還得她抱著。”
陳慧敏說:“我的女兒有病,也更加能體會到病人的痛苦,在工作中更要體貼病人。”41歲的她,臉上已布滿皺紋。
陳慧敏擔負著預防、醫療、婦幼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等綜合服務職責。為礦工診治一般常見病和多發病,并對急重病人做初步處理。還要入戶隨訪,指導老年人合理用藥。
熱心的陳慧敏詳細了解每個患者的病情,然后開好藥,安排病人在觀察室休息,過后給病人進行無菌輸液。有的患者輸液時間較長不能按時回家吃飯,于是,陳慧敏還做些家常飯給患者吃,這樣就避免了患者因輸液時間過長而挨餓,病人家屬也省了送飯的麻煩。
把堅守山區、服務父老鄉親為己任的陳慧敏,就這樣17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作者單位:四師七十一團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