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土地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目前在我國,一系列的社會經濟變革正在進行,城市化腳步不斷加快,城市的規模也隨之擴大,城市土地問題是居于城市化、城市用地、產業結構調整等諸多矛盾之中首要的問題之一。在城市規劃中應對土地進行合理規劃,將其推向市場,以最大限度實現其使用價值,此外在城市土地利用中還要考慮政治、文化、環保等問題。在社會經濟變革的過程中,明顯顯現出了土地適用性的價值, 在城市規劃范圍內,土地適用性問題是其基礎性工作。只有對土地適用性進行合理的分析才能保證城市空間構建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城市規劃;土地適用性;探析
引言
隨著城市化腳步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到城市,這對空間居住條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為此在城市規劃中應充分考慮土地適用性的問題。土地的使用一定要嚴格按照城市規劃進行,要對一些開發商為了自身私利進行的土地開發行為進行適當的干預,有效的控制土地的使用,避免破壞土地使用布局,合理的使用土地能夠積極的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
1.土地適用性概述
城市規劃中應注重土地的合理使用,不過我國的城市中的土地規劃沒能和城市規劃協調發展,特別是在房地產市場的不斷發展的影響下土,土地利用規劃不斷和城市規劃產生沖突。在城市建設中,可利用的土地資源不斷減少,為緩解有限的土地和人類不斷增長的土地需求之間的矛盾,進行土地適用性的分析十分必要。
土地是自古已有的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人類每天的生產活動都離不開土地,土地是屬性包括資源、資產和資本,其中資源屬性闡述的是土地的自然屬性,而資產或資本屬性闡述的是土地的社會屬性[2]。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對土地的自然適用性分析要充分考慮其自然屬性,而對于其社會適用性的分析要在其自然適用性的基礎上加之對社會經濟環境、行政管理和國家的政治發展趨勢的考慮,對自然適用性和社會適用性的合理分析也能為城市規劃提供進一步發展的根據。自然適用性隨著地形、水文、土壤、降雨量、溫度等條件的不同而不同,在城市規劃中應對規劃范圍內的總土地資源通過劃分進行綜合考慮[3]。規劃期限內將要被開發的土地的適用性的強度被稱為土地的社會適用性,土地的社會適用性主要受如區位價值、邊緣效應及交通等因素影響,通過對社會適用性的合理分析將土地資源進行最優化配置,與此同時為城市規劃提供依據。
2.土地適用性分析的技術流程
總的來說,土地適用性分析主要分八步進行:①評價目標的選定。即要明確進行土地適用性分析評價的目的,這一步是土地適用性分析的重要環節,因為只有目的確定好了才能評價土地的自然和社會適用性,分析評價因子的確定離不開這個過程。②評價因子的選定。評價因子的合理性與否直接影響評價結果,土地適用性的影響因子有很多,在選取評價因子時,要考慮資料收集時的問題,所以要舍棄對土地適用性具有較小影響的因子,而選定那些具有較大影響且自身穩定性強的因子,為減少不必要的工作不要在評價過程中去分析全部因子。③因子權重的選定。考慮到已經選取的因子對土地資源質量具有不同的影響,給不同因子加上不同的權重。④評價單元的劃分。評價結果準確與否很大程度取決于評價單元的劃分,合理詳細地劃分評價單元對城市規劃的將來分區有重要幫助。⑤評價模型的選定。評價模型有多種形式,常選用的模型是灰色評判模型和模糊評判模型兩種,以縮小不同級別的評分差距。⑥分項因子的評價。根據分項因子的評價標準,通常將其劃分3-5個不同級別[4]。⑦單項評價綜合。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運用評價模型更細致的分析分項因子。⑧評價分區的劃定。根據綜合評價結果對規劃范圍內用地進行分區劃定,在此基礎上確定土地適用性。
3.城市規劃中土地適用性分析的實踐應用
綜上所述,城市規劃中的土地適用性分析要基于自然和社會兩個層面考慮,為此,其實踐應用也從這兩個層面闡述。
3.1自然適用性實踐應用
以具有山海風光特點的旅游基地為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沒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城市建設采取簡單粗放的擴張形式,造成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城市邊緣區域是城市生態的重要保障,該地區混合了人工和自然兩種生態系統,是城鄉建設的敏感地帶。該地區深入研究了本地的土地自然適用性,研究選取了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狀況等為影響因子,利用網格法將研究區域劃分為不同生態單元進行分別評估,將地區的敏感程度劃分為最敏感、敏感、弱敏感區域以及不敏四類,將范圍內土地劃分為己建區、適建區以及限建區和禁建區這四種類型四個區域,通過這些結果能很好的指導城市規劃布局。
3.2社會適用性實踐應用
以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的現代化商貿新城為進行社會適用性分析,該地具有開發潛力的直接影響因子,該地的土地類型的衡量依據是人口密度和就業密度,主要選取的評價指標是就業密度、人口密度和商業發展目標,根據前文講述的評價步驟進行評價。先進行各因子單項評價,然后對結果進行綜合,該地的城市規劃的土地適用性劃分為很適宜、適宜和不適宜三個級別。根據評價結果來確定某一建設的可行性,進而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規劃中,只有在對土地適用性進行全面綜合分析后,才能確定該地的相關構建能否順利進行,這對城市建設的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郭玉姝.城市規劃中的土地利用與發展探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3:190.
[2]運迎霞.城市規劃中的土地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1.
[3]張國俊,湯黎明.開發權轉移及容積率獎勵在我國的適用性探討[J].價值工程,2011,30(14):80-82
[4]陳小虎,劉怡.現代城市規劃管理原則及適用性探討[J].四川建材,2012,05:69-70
作者簡介:甘小冬(1992-),男,四川廣安人,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