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俐 張成智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所要求的實施評估工作一直以來都是當前城鄉規劃體系中相對薄弱的一環,難點之一就是指標評估涵蓋定量與定性兩種類別,難以實現全面量化?;诖耍敬窝芯繃L試建立一套量化指標體系,旨在為今后相關工作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評估;量化指標體系
1.概念界定
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評估的內涵是指應用相關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科學合理、系統地對正在實施的規劃進行定期評估(實施過程評估)、對已完成實施的規劃進行效果評估(實施效果評估)。
2.評估體系的構建
2.1 評估體系的組成部分①
評估體系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一是城市總體規劃實施中的各項發展目標評估(如各項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建設用地規模等的績效評估);二是城市總體規劃實施中制定的政策與下層次規劃編制情況評估;三是城市總體規劃實施中的公眾參與評估。
2.2 實施評估量化指標體系的構建
整個量化指標體系共分為3個評估維度,6個評估層次,30個評估要素,71個評估指標,其中44個必選指標、27個備選指標(見表一)。
2.3 量化評估指標數據的獲取
2.3.1 規劃發展目標層面
由各項統計年鑒、統計公報得出。各項規劃值由插值法獲得,如:規劃目標年的相關指標數值。
2.3.2 政策與下層次規劃編制層面
經過實地踏勘和相關部門座談,得出各項影響規劃政策的實施情況,做出“是否完備、是否編制、是否起作用”等定性的表達,并采用分級打分轉為數值。
2.3.3 公眾參與層面
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得出各項評估指標值。
2.4 指標權重的確定
采用層次分析法與專家打分法對指標權重賦值,專家則主要來自于規劃實施評估設計單位與相應管理部門。
3.評估指標值的量化
評估指標包含定性與定量兩類指標:定性指標主要指與政策運行及公眾參與相關的指標;定量指標主要是指發展目標等相關的指標。為了在同一個評估體系中進行量化分析,主要通過對定性指標進行量化與定量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3.1 偏差計算
規劃各項發展目標評估中的指標,主要是對現狀與規劃的偏差情況進行評估,采用偏差率(偏差百分比)確定得分,具體如:城市建設用地規模、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等可以采用此種方式計算。
偏差 X=(現狀值—規劃值)/規劃值×100%。
3.2 完成百分比計算
該方法主要用來衡量規劃政策與下層次規劃編制類型的指標,根據實施完成情況與規劃目標的百分比來確定得分。
3.3 分級評估
分級評估方法主要應用于定性內容分析,按符合規劃程度進行評估,主要包括過程性規劃編制、規劃管理監督制度等規劃政策以及規劃主體價值評估相關的指標。
4.評估結果判定與分析
量化評估體系中的各項得分均采用百分制,并通過加權求和獲得最后的總得分,得分按“優秀”(高于90分)、“良好”(70-90分)、“一般”(60-69分)、“不及格”(低于60分)分四級進行表述,得出規劃實施總體完成情況。同時,對具體實施較好與較差指標進行具體分析,以利于下一步規劃實施或者修改。
5.結語
本文希望以較完善的量化評估指標體系對城市總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性的評估,并在指標體系中明確必須與備選兩類指標,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同時,有效的量化指標體系也能促進當前終極藍圖模式的城市總體規劃逐漸向動態模式轉變。當然,本次研究的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瑕疵,還需進一步完善。
注釋:
①范曉東.公共政策視角下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評估研究.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5月: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