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慶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科技與建筑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科學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運用范圍越來越廣,科學技術不斷提升了建筑設計的水平和理念,建筑設計也越來越多元化和技術化,在建筑設計中添加適當的科技元素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建筑特征。
關鍵詞:科技印象;建筑設計;方法論;特征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建設行業也得到了發展,建筑行業是一個相對成熟的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受科技的影響較深。特別是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對建筑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不僅僅追求建筑設計的多元化和科技化,同時也追求建筑設計的人性化理念,這些都為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市場需求,科學技術也在不斷地融入建筑設計中。
一、科技影響下建筑設計的方法論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筑設計與科學技術之間的關系越發緊密,在這種條件下,建筑設計的方法論也在不斷完善和創新。在建筑設計中,現階段比較成熟的方法論主要為:功能設計論、形態設計論、環境設計論、手法設計論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
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這五種方法論可以統籌結合共同使用,當然也可以突出某一種方法論。不過,這五種方法論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先后順序,或者說,這五種方法論在實踐過程中,運用的階段存在明顯的不同。功能設計論主要強調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特別是在施工前期,根據建筑施工的功能意圖,來不斷強化建筑功能的實現。如商品房的施工中,房屋的首先功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居住,因此在功能設計中會更加的人性化。形態設計論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建筑設計者往往將眼光停留在建筑物的外部形態方面,通過新奇創新的外部形態來提升建筑物的吸引力。當然由于注重外部形態設計,因此在具體的設計中,對建筑物的內部結構的設計理念往往會稍微降低。如盤古大樓、鐘樓等設計。環境設計論在建筑設計中主要內涵是相對豐富的,在建筑設計中,既包括建筑物內部的環境,同時也包括建筑物外部的環境,甚至在建筑設計中,為了提升生態平衡,為了營造良好的生活空間,還需要考慮到建筑物與周邊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盡可能地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進行建筑物的設計。手法設計論是指在建筑物設計理念中,同樣具備雙重的含義。如果簡單的理解“手法”二字,那么在建筑物設計中,涉及到具體的細節該如何設計,就是所謂的手法設計論。但如果將“手法”二字擴大化來理解,在建筑設計中,任何設計方法都可以作為手法設計論的主要內容。計算機輔助設計是根據時代的發展來借鑒發展的一種方法論,這種方法論是以人為主體的設計思路,加上計算機的輔助作用來進行的設計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強化設計工作的嚴謹性,也可以增強設計人員在造型處理等問題上的把握。
二、科技影響下建筑設計方法論的特征
建筑行業作為發展相對成熟的行業,作為與科學技術進步相對密切的行業,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下,建筑設計方法或者理念自然容易受到影響。不過,建筑行業畢竟存在著自身的特殊性,任何建筑物的使用者都是人,如果在建筑設計中過分的追求科技元素,而忽略了人的具體使用功能,那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將會大大降低。可見,在科技影響下,建筑設計方法仍然要凸顯中人的作用,在滿足人的具體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變革。
1、建筑設計趨于柔性,既迎合科技又充分體現功能
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建筑設計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人們更加希望通過建筑設計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新需求。在這種背景下,建筑設計的方法勢必會在科技大潮中發生變革。但鑒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建筑設計方法論在變革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體現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因此,科技影響下,建筑設計的方法論出現了柔性設計的理念,這種設計方法,既迎合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需求,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在建筑設計中,柔性設計是一種靈活性較強的設計方法。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綠色建筑的需求越來越大,太陽能技術、地熱能技術等等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準。柔性設計在實踐中,能夠滿足人們對這些科技元素的追求,同時也能夠體現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及構建,確保建筑物的科技、安全、人性。
2、建筑設計趨于無形,通過三維效果來提升精確度
在建筑設計中,受科技進步的影響,設計的方法和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傳統的建筑設計方法在設計過程中,往往由設計師通過詳細的實地驗證,然后通過繪圖等方法來進行設計,這種平面化的設計難以滿足人們瀏覽建筑物的整體構造,而僅僅是通過相關的數據或比例來粗線條地理解建筑構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筑設計的方法也在不斷提升,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通過虛擬設計,既能夠省略畫草圖的繁瑣以及人工作圖中存在的誤差,同時還能夠立體化的展現建筑物的整體格局,特別是三維效果的引進,通過立體化的瀏覽角度,放大化的細節處理等,能夠將建筑物的整體形態及內部結構全部呈現出來。此外,在建筑設計中融入虛擬設計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建筑設計的效率,能夠最大化地提升建筑設計的精確度和準確度。
3、在建筑設計中引入計算機技術,實現仿真設計
傳統的建筑設計基本靠人直觀的描繪或重點設計來體現,這種設計方式不僅效率較低,準確度也難以保障。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建筑設計方法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在建筑設計中引入計算機技術,更是推動了建筑設計的快速發展與提升,使建筑設計的水平更高。在建筑設計中引入仿真設計的方法,通過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來對建筑物的局部特征或者整體效果等進行仿真設計,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建筑設計的效率,而且便于人們直觀地觀測建筑設計成品的效果,根據仿真設計中的模型來檢測設計水平,來驗證設計方法。
總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建筑設計方法也在不斷的創新與進步,當然在建筑設計中,仍要注重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仍要注重發揮建筑的功能,在此基礎上強化建筑設計的方法創新,不斷提升建筑設計的水平與精確度,將柔性設計、虛擬設計、仿真設計等融入到建筑設計中,強化建筑設計的水平與質量。
參考文獻:
[1]高峰,產品形式的“數字建構”——當代高技派建筑的數字化設計趨向簡析[J].建筑師,2010(2);
[2]沈源,羅杰威.不同幾何空間觀下的建筑設計——對建筑“形體語言”的探析[J].建筑師,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