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對人居環境尤其是城市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態園區景觀設計是人類居環境建設的關鍵。本文首先介紹總結了洪湖生態農莊景觀設計中采用的中國園林的造景手法手法及其應用形式。其次,對洪湖生態農莊原方案特點、基址的格局、植物配置、周邊環境等內容進行了分析。最后在前期分析結果的基礎上,本方案采用了中國園林風格,主張“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以“水韻荷花”為主題,采用“方圓”表現方式,利用中國風和水鄉文化的相融,結合現代主義園林設計手法,創造一個簡潔、舒適的居住組團綠地環境。
關鍵詞:綠地設計;生態景觀;營造手法
1.洪湖生態園區綠地設計方案選題背景
1.1 生態園區綠地營造背景。生態農莊位于洪湖市,隸屬于湖北省荊州市,中國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地處于湖北省中南部,長江與東荊河之間,歷史上屬云夢澤東部的長江平原,素有“水鄉澤國”之稱。全湖呈多邊幾何形,湖岸平直,湖底平坦。湖水呈淡綠色,湖面綠水蕩漾,清澈見底。水中含有機物相當豐富,是我國淡水魚類的重要產地。作為生態旅游的極佳去處,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農莊綠地營造起到了完美的鋪墊。
1.2 生態園區綠地營造選題來源。作為現代城市規劃中的重點,城市生態水域在城市綠地的基礎上,增加了綠地的復雜性,仍然保留著城市綠地的性質和功能。城市綠地不僅可以緩減城市生態循環壓力,增加城市綠地面積,維護生態平衡,同時也緩減市民工作及生活壓力,給市民提供了一個游憩、放松的休閑空間。
1.3 生態園區綠地營造的選題意義。生態園區的綠地建設,利用原有圍繞在城市周邊的防護林帶、經濟林、基本農田保護區等維護了城市外圍的水庫、河流、湖泊、沿海等自然水體,建成城市外圍濕地體系。此外,濱水綠地發展以喬、灌、草結合的多層次灘涂綠地,更好地保護城市生態。綠地系統的構造符合城市歷史、人文、景觀的城市生態秩序,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諧和的時代氣息。
2.洪湖生態園區綠地規劃的設計理念
2.1 優先考慮本土植物。植物種植是現代園林綠地生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囊括了植物物種的選取以及大生態景觀的創建。對鄉土植物的大量選擇利用,往往是對植物品種選擇的一個最佳方式。國家頒布的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暫行標準中,也對此有明確要求。對于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來說,鄉土植物不僅成本低,適應性強,而且對環境和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具有可靠的生態安全性。
2.2 利用循環再利用理論,節約自然資源。循環再利用理論是在保證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創新式地醬資源和產品進行反復循環的過程,是生態系統中的構建園林綠化由生產者到消費者最后到分解者的完整生物鏈。例如洪湖生態農莊中創新型的引進了“?;~塘”的循環生態系統。
3.綠地設計在生態農莊中的具體應用
3.1 生態農莊中的植物規劃。湖區內植物種類繁多,沿水域深度的變化呈現出別致的景觀。生態農莊規劃中本土水生植物占據了很大部分,花瓣廣場在設計過程中將其打造成漂浮在水面上的形式,以本土水生植物荷花環繞其周圍,一年四季風景獨具特色。位于生態農莊的主入口廣場,高于水面小碎石廣場鋪裝充分滿足了人們的親水欲望,而湖中水生植物也為入口的游客帶來一抹清涼。
中國人講究含蓄的美,所謂猶抱琵琶半遮面,半遮半掩之間往往更能激發人們獵奇的心理,為初入農莊的游客帶來一絲驚喜?;ò陱V場前設計師以挺水植物造出的植物迷宮,會隨著季節的變化及時打理,展現出不同的迷宮樣式,讓身處鬧市的游人們和孩子們一起享受嬉戲的樂趣。
3.2 有機果園的合理規劃。有機果園位于農莊東部,在設計中以休閑農家樂為主。果園內以種植橘樹,桃樹本土有機果樹為主,輔以其他適應性強的多種水果種植,豐富果園的物種多樣性,增加了果樹生存的時間,三月桃花開,深秋橘子紅,是果園多變的美景。果樹下將成為是孩子們最愛的小天地,飄香的果園滿足了孩子們撒野瘋跑的童年幻想,旁邊的燒烤和親子游樂區是游客享受天倫之樂的的好去處?!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設計師想營造的的正是這樣一種田園綠地,生態綠地,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寧靜桃花源。
3.3 ?;~塘的合理規劃。桑基魚塘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在某一特定區域內建立起來的農業生產體系。在這個系統內,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農業生產布局和產品結構,投入最少的資源和能源,取得盡可能多的產品,保持生態的相對平衡。該設計中將?;~塘創新型地發展為果基魚塘,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以農家樂的形式加以完成,通過能源利用和經濟效益的綜合規劃來提高生產率,從而避免了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和對生態平衡的破壞。
果基魚塘緊靠果園,魚塘,在規劃上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處理,成為一種池中養魚、池埂種果的綜合養殖方式。設計師將其以休閑農家樂的形式出現,可供游客休閑度假及近觀景觀。建筑設計簡潔典雅而不失古典韻味,湖邊的茅草亭及釣魚臺設計充分與大自然相融合,還給游客一個寧靜祥和的夏天。該處整體布局以水為主,采用自然,和諧的流動式布局,使整個區域的設計與地形渾然天成,沿河的親水平臺及竹木制的太陽傘,正是都市生活的向往所在。
結束語
洪湖生態農莊在景觀綠地設計中,按照功能分區和模擬自然生態的模式為游客營造了一個和諧、健康、安全、生態的休閑環境。該設計強調以人為本,主張人與自然的有機融合,和諧共生。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生態環境的日益險峻,都迫切需要設計師對城市環境景觀進行有效而又合理的設計。在景觀環境設計中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實現最大的綠地環境效益,實現綠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都需要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在景觀綠地上,我們跟要立足與人的生活生理需求,塑造獨特風格和地域文化特征的景觀環境,應在豐富的人性化場所,是休閑景觀綠地設計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俞孔堅,李迪華,吉慶萍.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概念與原理[J].中國園林.2001(06):3-10.
[2]劉蔓.景觀藝術設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3.
[3]西蒙茲著.俞孔堅等譯.景觀設計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4]王秀華.現代景觀環境基本屬性思考[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2005.13(02):27-29.
[5]王愛華,夏有才.城鄉規劃新思維[I].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6]陳威.景觀新農村-鄉村景觀規劃理論與方法[I].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劉穎(1993—),女,漢,湖北洪湖市人,在讀研究生;單位:武漢紡織大學,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