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鳴
行走江湖,如果你仍沒有聽說過“六神磊磊”的大名,那肯定顯得不入流。
六神磊磊的走紅始于一篇名為《金庸、古龍、魯迅會怎么寫“爸爸去哪兒”》的文章。六神磊磊模仿金、古、魯三位大師的文筆,一本正經地給郭濤、石頭、林志穎、KIMI、田亮等寫了幾段故事。
比如魯迅版的是:“大約是節目有些‘木秀于林了,許多人便多了閑話。譬如說王岳倫好好的導演不做,偏去做南瓜餅;又如郭濤,本是個莽夫,卻要伊溫柔地照看幼兒,誠然是很努力,然而終究是不擅長,把秋褲錯穿在外面了。”而金庸版的則是這樣的:“暮春三月,正是草長鶯飛時節。川陜大俠郭濤帶了長子郭石頭,南下約戰林志穎,不一日來到湖南郴州道上……”
這篇詼諧風趣令人噴飯的奇葩文章在網上火了起來,幾天內在微信、微博上被轉了上萬條。
此后,六神磊磊就和他的公共賬號一樣迅速實現了逆襲,變成了網友心中的金庸最佳解讀人。
六神磊磊讀金庸始于剛剛識字。剛剛4歲的他在祖父家里翻出了不少連環畫,年幼的他看得非常入神,雖然讀不太懂圖下面標注的文字,但亦覺得十分優美典雅引人入勝。后來他才知道那些連環畫改編自金庸的《倚天屠龍記》。5歲時,家人帶他去學前班報名,老師見他年齡太小,讓他等一年再來。六神磊磊急了,捏著一支粉筆,跑到黑板前歪歪扭扭寫下:“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一眾老師樂得合不攏嘴,于是就破例收下了他。
中學之后,六神磊磊開始陸陸續續地接觸金庸,并讀完了金庸全集。
金庸粉絲眾多,別人喜歡金庸,至多是把書看了一遍又一遍,把電視劇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六神磊磊沒有停留在這樣淺層次的喜歡,他還寫了一系列的玄幻武俠小說,放到網上,因為反應良好,最后被集結出版。至此,他簡直是把自己的小愛好當作一項大事業來經營。
大學畢業找工作,某單位招聘一個編輯人員。薪水豐厚,六神磊磊很是心動。他抱了一摞書去,是大學時出版的一套打打殺殺的小說。
招聘人員被那套小說給打動了,就留下了他。他這才發現一個讓人驚訝的事實:小時候愛看金庸的興趣,到頭來居然養活了自己。原來小時候的夢想,真的是有用的。
于是他就繼續這樣愛好下去了。六神磊磊有一句口頭禪:“眾所周知,我唯一擅長的事情就是讀金庸”。他一向自認為并不是特別優秀聰明特別多才多藝的學生,高考落榜兩次。這么多年來,唯一堅持下來的愛好就是閱讀研究金庸的小說。而多年后,他居然變成了一個以讀金庸為主業的人,還成了眾多人的偶像。原來,一件小事做好做精了也照樣能成為事業,也能照亮你的人生。
張繼以一首《楓橋夜泊》名留千古、張若虛以《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倒全唐、瑪格麗特·米切爾以《飄》屹立于世界文壇,他們所做的事情并不多,但恰恰是這傾盡全力的一點點,成就了他們。然“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那種通古博今樣樣俱精的天才畢竟是極為罕見的。到頭來卻是東會一點,懂一點,樣樣略通而不精。所以有時候,情愿傻一點兒,笨一點,冷一點,慢一點,專心一點,就做一件事,把這件事真正地做精做好。就譬如六神磊磊,將讀金庸這樣不入大流的愛好,慢慢發展成一項事業,也讓自己的人生,邁向一個嶄新的高度。一事精致,足以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