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錄
梁山108人的結(jié)局總體是悲慘的,其中誰的下場最好呢?不是出家的武松,也不是隱居的燕青,而是“混江龍”李俊,只有他延續(xù)了梁山好漢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
宋江在江州寫反詩被打入死囚牢,梁山眾好漢為救宋江,鬧江州劫法場,一伙人被李逵帶到茫茫一片大江面前,進退不能。正在束手無策時,李俊、張順帶人駕船及時接應(yīng),解了晁蓋、宋江的性命之危,李俊當是頭功。
李俊上梁山后,表現(xiàn)出優(yōu)秀的領(lǐng)導才能,當上了梁山水軍的大頭領(lǐng),依靠自己的胸懷,破解了晁蓋派與宋江派的矛盾,使梁山水軍成為捍衛(wèi)梁山利益的特種部隊。五次反圍剿,梁山的騎兵、步兵都不同程度打了敗仗,唯獨梁山水軍一次比一次取得的勝利大。
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經(jīng)典戰(zhàn)斗場面,官軍來犯梁山,陸地戰(zhàn)場支持不住,主將先從水路跑回梁山。這時候梁山泊的蘆葦蕩里冒出一條小船,船上的頭領(lǐng)駕船悠閑地蕩過來,沒等對方射箭,那人先扎入水中,半天沒動靜,然后會看到對方的船開始漏水,主將多半會被生拉硬拽拖下水,完成一次完美的逮捕行動,這就是李俊領(lǐng)導的梁山水軍。正是有李俊為首的強大的梁山水上力量,使梁山成為固若金湯的水上城堡。
面對堅不可破的梁山水軍,朝廷也在反思圍剿梁山的失敗原因,高太尉與梁山的三次戰(zhàn)斗都是圍繞水軍開展的,在李俊的指揮下,第一次是誘敵深入,堵塞航道;第二次面對朝廷的大船實行火攻;第三次面對朝廷高科技的大海鰍,梁山水軍組織敢死隊鑿穿船底,生擒高俅。如此這般,都顯示了梁山水軍的強大和李俊的指揮才能。
招安后,李俊隨宋江南征北戰(zhàn),多有戰(zhàn)功。特別是水灌太原城,李俊巧借天時地利,出奇制勝,攻下太原,但淹死幾十萬老百姓成為李俊一生的恥辱。
李俊上梁山后,在一次次征戰(zhàn)中證實自己的存在價值,雖然與宋江有八拜之交,但是他沒有迷信宋江,保持了獨立的人格。在三敗高太尉的戰(zhàn)役中,李俊怕宋江放走官軍水軍將領(lǐng),和張橫一起把俘虜?shù)乃妼㈩I(lǐng)劉夢龍、牛邦喜殺了。招安后,離開了梁山泊的梁山水軍能力大打折扣,征遼國凱旋時,李俊等6個水軍頭領(lǐng)找到吳用要求重上梁山。為了水軍的榮譽,李俊沒有像公孫勝一樣脫離梁山回家修行,而是為了這支隊伍精心謀劃,蘇州一戰(zhàn),他帶領(lǐng)二童等人,率領(lǐng)水軍巧出奇兵,拿下了蘇州城,加快了方臘的滅亡!
南征方臘,梁山好漢一個個死去,特別是張順喪生于杭州城涌金門后,李俊對朝廷,對宋江,對所謂的忠義已經(jīng)沒有幻想,太湖小結(jié)義是李俊保持獨立人格的重要體現(xiàn)。得勝還朝,行到蘇州城外時,李俊假裝中風,要求宋江把童威、童猛二人留下照顧自己,騙過了宋江。然后三人會合太湖群雄,揚帆出洋。
李俊的出海不同于燕青的隱居,他視野更開闊,人格更獨立,在海外實現(xiàn)了自己的抱負。通過一番努力,李俊終于做了暹羅國國主,做了宋江一直想做而不敢的夢。李俊是梁山好漢中下場最好的一個,是梁山精神的傳播者和維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