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她們是同村的兩個小姑娘,從小一起長大,情同姐妹,對彼此的母親都喊媽媽。
正當她們情竇初開、分享愛情秘密的年齡,其中一位患了絕癥,臨終前痛苦萬分,另一位姑娘許下諾言,要代她照顧好她的家。
去世的姑娘的哥哥先天殘疾,伴有輕微智障。現在,這個家的擔子移到了另一位姑娘肩上。
二十多年,她從未放下。
最先要做的,是陪媽媽說話、就寢,一夜一夜,撫慰她失去女兒的悲傷。
殘疾哥哥娶妻時,她以妹妹的身份里外張羅,招呼客人,體面周到。
最難的是給自己找對象,因為承諾要照顧亡友的家庭,很多條件不錯的男人都退卻了,她不將就,她寧愿等,終于等到了命定的愛人。那個男人聽了她提出的條件,反而更愛她,愛她的善良,愛她的有擔當。那個家,于是又多了女婿。一對小夫妻,照顧三對老人,忙碌而快樂。
三年前,爸爸突然中風,半身癱瘓。幾個月后,媽媽被查出癌癥晚期。智障哥哥只能保自身。人到中年的她,把所有的家務事都交給了丈夫,自己陪伴爸爸媽媽,喂飯、洗衣、看病……
有人說她難能可貴,有人說她太苦,沒時間打扮,沒時間旅游……作為女人,她沒有時間對自己好一點。
而我看到她笑得那么燦爛,我知道她是個內心幸福的女人。誠然,她沒有成為女企業家,也算不上什么才女,但我有理由相信,她擁有最了不起的友誼,值得生死相托;她擁有最了不起的愛隋和婚姻,小夫妻相互選擇的,是對方的好心腸;她還擁有最多的親情——長達二十幾年的照顧,一開始或許是出于道義,到后來,一定是因為感情。
質疑她幸福指數的人,或者不懂幸福,或者不幸福。
(周繼紅摘自《今晚報》2015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