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露
7月10-12日,中國城市會議展覽業協會聯盟(西寧)高峰論壇在西寧市成功舉辦。來自南京、廣州、天津、廣西等25個省市的33家全國會展城市會展辦、國際展覽機構、行業協會、會展中心以及20多家知名企業在內的120多名嘉賓參加本次峰會。是繼廈門、北京、沈陽后,在第四個城市舉辦的全國性的會展聯盟會議,也是會展聯盟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
2015年4月19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15號)發布,這是國務院首次為展覽業制發文件,是中國展覽業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為貫徹落實國發〔2015〕15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推動中國會展經濟和產業的發展,引導行業的規范,更好助力中國城市會展經濟的新引擎,在“一帶一路”大戰略的背景下,在絲綢之路重要的節點城市西寧舉辦峰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應西寧會展業協會要求,商務部服貿司在本次峰會上特別安排徐興鋒處長對國發15號文件《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作權威解讀。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袁再青會長以“互聯網與中國會展的發展”戰略做主題演講,袁會長表示自2013年之后互聯網開始融入中國會展業,其技術支撐主要是電信網絡的覆蓋,以及智能手機與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并且在談到會展業發展趨勢時強調:“互聯網+”將引領中國會展業的革命性變革,會展業模式變革上主要體現在管理、服務、營銷等,會展業業態變革主要表現在虛擬展會、O2O模式上,會展業主體變革則是互聯網企業與跨界企業的發展。
儲祥銀常務副會長以“一路一帶戰略搭建會展平臺”作主題演講,他分別對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時代背景、一帶一路開放戰略的主要特征以及一帶一路會展發展機遇與啟示進行了詳細闡述,尤其是談到發展機遇時,強調會展業必須找準定位,打造品牌。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經貿與會展學院劉大可院長也就“中國展覽業態勢和西寧會展業的機遇”作主題發言。劉院長分析了中國展覽業的進展、機遇、挑戰以及未來的選擇等問題,他表示中國展覽業在面對當下的政策、體制、市場與科技等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著一系列的挑戰,比如中國展覽業市場化轉型以及國際化競爭的挑戰等,因此展覽業在未來的選擇上應該充分利用政策,并且要立足于市場,同時也要關注科技,尋求突破。
西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經濟師縣永平博士,向來自全國各地的與會人士介紹了西寧會展業發展的狀況,他指出了西寧會展業目前發展的主要特點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得到了與會專家特別是來自商務部領導的高度重視。
南京市政府會展辦主任尹文在會上介紹了南京市會展業發展的狀況,同時向大家推介南京辦展辦會的優越環境和資源。
峰會開始前,西寧市政府副秘書長解蘇南代表市政府致熱情洋溢的歡迎詞。
項目洽談簽約和會展企業對接會是此次峰會的亮點之一,西寧會展業協會的20多家會員單位與省外的20家知名企業進行了對接并舉行了簽約儀式,共簽約各類合作項目27項,簽約金額超4000多萬元,展覽設備引進及交易項目18個、金額2800萬,占比70%,會議與展覽服務項目9個,金額1200萬,占比30%。包括南京、北京部分專業展和大型會議的引進落地,甘肅國際會展中心蘭州至西寧動車的廣告權轉讓,克拉瑪依國際會展中心與上海華藝800萬展俱展材等設備的引進項目等等。這批項目的成功簽約,必將對中國城市會展行業間的互相借勢,促進區域會展經濟一體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西寧會展業發展迅猛,2014年底,在青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各類展覽活動近30個,展會交易額可達50多個億人民幣,展會碩果累累。僅年貨會交易達到1.5億元,而秋季車展交易額近7億元,參觀人數達到27萬人次之多,這些數據在西寧市流通行業不應該被忽視的。展會不僅帶動了會展產業的發展,還拉動了吃、住、行、游、購、娛等區域服務經濟的增長,全年僅吸收城南地區謝家寨、杜家莊、新莊、上新莊、總南、總北等農村剩余勞動力從事保潔、保安、工程搭建、搬運廢料等展覽工作就達到11萬人次,常年從事保潔工作的一個普通農村婦女年收入就可達到5萬元,足以顯示出作為生產性的服務業,會展業的發展對其他產業有著強大的帶動功能,對區域內脫貧致富、增加就業率的作用也十分明顯。通過本次峰會,期待會展業將對西寧市服務經濟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加本次峰會的還有,青海省商務廳副廳長汪京萍、外貿處處長尹青文,西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楊小民、商務局副局長劉金桂以及來自西寧各區、縣、經濟開發區的經商局負責人。此次峰會由中國會議展覽業協會聯盟、西寧市城中區人民政府、西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西寧市商務局主辦,西寧會展業協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