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榮
摘 要:惡性雜草是林木生長的大敵,常規的幼林撫育方式難使惡性雜草的枯亡。針對惡性雜草,寧化國有林場在幼林撫育過程,開展推廣應用化學除草技術研究,在新造竹林采用除草措施,為竹林生長創造良好的適應環境,節省幼林撫育投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關鍵詞:化學除草;幼林撫育;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中圖分類號 S7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9-93-02
2012年以來,寧化國有林場圍繞“做強做大森林資源培育、夯實國有林場發展基礎”這一發展戰略目標,策劃并編制了《造林綠化和幼林撫育項目建設方案》、《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方案》、《大徑材培育基地建設方案》、《珍貴樹種培育基地建設方案》、《綠化苗木培育基地建設》和《定株經營培育項目建設方案》等6個森林資培育項目,建設規模總面積0.65萬hm2,建設期限10a,做到統籌規劃、分步推進。經過近3a的實施,共完成造林綠化986.27hm2大徑材培育基地建設403.67hm2;珍貴樹種培育基地建設61.47hm2;綠化苗基地建設6.67hm2;定株經營培育基地建設40.73hm2,共22 027株。
近年來,林業化學除草事業發展迅速,草甘膦在林業生產中受到廣泛應用。草甘膦是一種內吸傳導型除草劑,它有雜草譜,使用安全、除草效果好、能提高工效,降低生產成本等特點。我場2012-2013年度運用化學除草采用不同濃度、不同措施對比試驗,現將推廣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概況 福建省寧化國有林場位于閩西北丘陵地帶,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18℃,年降水量1 700~1 900mm,無霜期214~246d;山場海拔高度300~1 000m;土壤以紅壤為主,土層中厚,表土層薄,立地條件較差,為杉木和馬尾松的一般產區。全場現有人工林以馬尾松為主。占林地總面積的55.4%。試驗林地位于黃竹坑工區,造林前為人工林伐跡地,土壤為山地紅壤。2012年造杉木,因郁閉度小,林內多五節芒、白茅等惡性雜草。
1.2 試驗方法 供識雜草:1~2年生雜草、幼嫩五節芒,多年生五節芒、白茅等。
1.2.1 用藥配方 每667m2用藥量加清水50kg稀釋,再加50g洗衣粉攪勻(表1)。
表1 用藥配方
[用藥水平\&濃度
(%)\&10%草甘膦藥量
(kg/667m2)\&噴灑液量
(kg/667m2)\&1\&0.2\&1\&50\&2\&0.5\&2.5\&50\&3\&0.7\&3.5\&50\&4\&0.9\&4.5\&50\&5\&0.625\&5.0\&80\&]
說明:白茅、幼嫩五節芒和多年生五節芒分別設立試驗5個水平,每一個水平設3個重復,每個小區面積20㎡。
作業時間:5~8月份施藥時天氣晴朗無降雨,同期人工除草撫育。
1.2.2 效果調查方法 (1)1~2年生雜草枯死效果(%)=藥效雜草枯死面積/小區面積×100;(2)五節芒藥效(%)=(枯死數+嚴重藥害數)/調查總數×100;(3)人工挖芒(茅)滅芒(茅)效果(%)=(調查總數-活草數)/調查總數×100;(4)五節芒萌發率(%)=萌發株數/施藥劑調查總數×100。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2可知,使用除草劑1~2年生雜草與人工除草相近,但比人工除草省1.27工日,提高工效317.5%,每667m2可節支近9.5元,降低成本38%。
表2 1~2年生雜草用0.2%草甘膦液噴灑其效果及經濟效益
與人工除草作業比較
[除草
方法\&藥效
(%)\&用工量(個)\&藥費
(元)\&工資
(元)\&費用合計(元)\&備注\&0.2%
草甘膦\&97.2\&0.4\&7.5\&40\&15.5\&每日
100元\&人工除草\&96.6\&1.67\&0\&167\&167\&\&]
表3 噴灑草甘膦除五節芒、白茅效果與分析(%)
[水平\&白茅\&幼嫩五節芒\&多年生五節芒\&1\&81.2\&71.6\&52.4\&2\&92.6\&88.4\&72.0\&3\&94.4\&92.1\&75.7\&4\&94.2\&93.6\&81.4\&5\&98.0\&98.8\&92.5\&]
經差分析,差異來源中,白茅的F值為11.296,幼嫩五節芒F值為3.674,多年生五節芒F值為142.45。[F0.05(4.10)=3.26]由此可知不同濃度對比試驗可達到顯著差異。通過比較:
1水平對五節芒、白茅、幼嫩五節芒的除草效果最差;2、3、4水平對白茅、幼嫩五節芒的除草效果較好,對多年生五節芒除草效果一般,且差異不顯著;5水平對多年生五節芒、白茅、幼嫩五節芒的除草效果最佳;但與1水平有極其顯著的差異。由此可知:對白茅的采用50kg0.5%~0.7%草甘膦(即2、3水平),噴灑除草效果最佳,對多年生五節芒采用80kg0.625%草甘膦液噴灑除草效果最佳。
表4 用0.7%草甘膦(即3水平)對幼嫩五節芒和
多年生五節芒對比分析
[變異來源\&離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Fa(1.4)\&組間\&403.44\&1\&403.44\&84.935\&F0.05=7.71\&組內\&19.0\&4\&4.75\&\&F0.01=21.2\&總和\&422.44\&5\&\&\&\&]
由以上2表說明五節芒地噴灑除草劑前一年劈草,其除草效果明顯好于未劈五節芒且噴灑濃度在0.7%~0.9%時,噴灑量在75~120mL/㎡時效果最佳。
表5 不同措施除五節芒其第2年、第3年到萌發率對比。
[萌發率因素\&1998年\&1999年\&7%草甘膦除
五節芒\&幼嫩\&10.7\&3.7\&多年生\&5.6\&9.4\&人工除五節芒\&13.3\&23.1\&]
經方案分析F=25.589>F(2.6)=10.9,說明不同措施處理,五節芒新萌發率差異顯著,尤其是人工挖除處理萌發率最高。經多重比較,可知使用除草劑的無明顯差異,而與人工挖除分別達到顯著差異。說明噴灑0.7%草甘膦液,五節芒第2、3年到萌發率低,較人工挖除低92%和84%,有效抑制五節芒的萌發。
表6 五節芒地化學除草效益分析
[除草
方法\&藥效(%)\&用工量(個)\&藥費(元)\&工資(元)\&合計(元)\&較人工除
省工(個)\&節省費用(元)\&0.7%
草甘膦\&92.5\&0.5\&22.5\&7.5\&7.5\&45\&15\&人工劈草\&\&1.0\&\&15\&15\&\&\&人工挖芒\&\&4.0\&\&60\&60\&60\&\&]
由表6可知,使用0.7%草甘膦噴灑(前1年先劈草)較人工挖芒每667m2省工2.5工日,節省費用15元/667m2,且施后的五節芒地再萌發數明顯少,除草效果優于人工,適合在我場擴大推廣。
3 小結
(1)幼林撫育中除1、2年生雜草用0.2%草甘膦液噴灑即可收獲。除白茅宜用0.5%~0.7%草甘膦,用液量在70~90mL/m2,除五節芒宜用0.7%~0.9%用液量在75~120mL/m2,且在施藥前1年先進行劈草,其效果最佳。
(2)草甘膦施藥后對五節芒有抑制作用,再萌發率明顯低于人工挖芒。
(3)化學除草較人工除草省工,降低成本,有利于大范圍推廣。
(4)草甘膦除草采用定向噴霧對杉木、馬尾松不產生藥害,施藥時要謹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 化學除草優點、缺點
4.1 優點 可以節省勞力,降低除草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除草效果好,一般都能除掉80%-90%,除草較徹底,能殺死常見的一年生雜草。可以減少土壤板結和土壤侵蝕。
4.2 缺點 除草過程中,藥濟使用不當會導致藥害,傷害甚至殺死林木,濃度較難掌握。
參考文獻
[1]中國林學會.人口林地衰退研究[M].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92.
[2]中國林學會.森林環境持續發展[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3]陳國華,許華美,陳虎保,等.林地雜草的防治及其研究[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4]李同順,惠超,羅兆安.化學除草劑幼林撫育及使用效果[J].安徽林業,2002(02).
[5]劉新照.化學除草劑在生物防護林帶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09(19期).
[6]馮嵚.除草劑研究及在林業上的應用[J].山西林業,2005(06).
[7]李錦玲.化學除草劑推廣應用情況初報[J].林業勘察設計,2006(01).
[8]李錫志,陳正義.使用化學除草劑必須掌握的要領[J].科技致富向導,1996(06).
[9]李強.化學除草劑對草地早熟禾草坪防治雜草的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04.
[10]黃頂成.化學除草劑對稻田昆蟲天敵群落的影響[D].福建農林大學,2005.
[11]張琦.短葉水蜈蚣的化學防治及其環境影響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09.
[12]李秀全.幼林化學除草成本與質量管理技術探討[J].林業建設,2007(01).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