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凝
我國現有4億多少年兒童,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兒童文學市場,從父母到孩子,從學校到家庭,對兒童文學閱讀都有著旺盛的需求,中國的兒童文學正處于一個迅猛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但機遇也是挑戰,需求也是考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兒童文學如何體現中國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美好心靈?面對市場的誘惑,兒童文學如何堅持把社會價值放在首位,力戒浮躁,精益求精?面對時代的巨大變革,兒童文學作家如何深入少年兒童生活,講述中國故事?面對廣大少年兒童的熱切期待和人們生活方式、文學傳播方式的變化,兒童文學如何銳意創新,切實提高原創能力?兒童文學評論如何堅持“說真話、講道理”,旗幟鮮明地反對庸俗、低俗現象,更好地引導創作和閱讀?這些都是擺在每一位兒童文學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課題,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并切實作出回答。
在這里,我想交流幾點我的粗淺認識。
首先,兒童文學工作者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現代兒童文學的先驅者們開始自覺地為兒童寫作,他們的初心是為了“樹人”、“立人”,是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現代文學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以后,兒童文學事業始終堅持鮮明的社會價值和教育功能。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中國兒童文學的這份“初心”、這個傳統決不能丟?!叭松目圩訌囊婚_始就要扣好”,每一個兒童文學工作者都要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兒童文學的根本要求,牢固地樹立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對每一個孩子的未來負責,對祖國的未來負責。
其次,兒童文學作家需要深入生活。從零歲到十八歲,孩子們的生活和心靈都是有待打開、有待探索的豐富世界,這個世界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幼稚簡單,而是有著自己的密碼、自己的邏輯,在成長中不斷延伸、不斷變化。只有真正走入孩子們的內心,熟悉孩子們的語言,才能寫出孩子們愿意讀、喜歡讀的文學作品。
第三,要大力加強兒童文學評論,這是由兒童文學的特殊屬性所決定的。一個成年人,他讀什么書當然需要包括評論在內的文化機制的引導,但他應該有能力據此作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而社會和家庭對未成年人的閱讀負有更大的責任。這就需要建立起一套關于兒童文學的健全有效的評價機制,從思想上藝術上較為準確地向社會提出建議、指導閱讀。
理論評論工作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推動觀念變革、支持藝術創新、引領創作風尚。不管是面對社會,還是面對作家或出版社,批評家們都應該堅持思想性、藝術性和兒童性相結合的標準,說真話、講道理,還要敢判斷、敢批評,實事求是、褒優貶劣。決不能把文學作品等同于普通商品,更不能把一部送到孩子們手中的書的評價變成做廣告、變成利益交換。沒有公正無私的、負責任的文學批評,沒有不同觀點的充分討論、充分爭鳴,就不可能有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繁榮。
少年兒童身上寄托著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兒童文學工作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作為文學同行,我熱切地期待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和出版家,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不辱使命,精益求精,創作出版更多更好的兒童文學作品,奉獻給我們的孩子、奉獻給我們的時代!
(本文系作者2015年7月9日在全國兒童文學創作出版座談會上的講話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