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奕青
國企改革頂層文件出臺后,配套政策正在加速落地,多家知名券商一致認為國企改革將是四季度比較確定的投資主線。
9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大盤飄紅;軍工股集體拉升,多股漲停。成發科技、中航動力和中航動控9月30日當天先后停牌,再度引發市場關于國企改革的聯想。多家券商看好軍工板塊,樂觀者更是直言:軍工股將迎來“金九紅十”行情,有望打響反彈第一槍。
與此同時,雖然市場整體表現不佳,但二級市場中仍有590家公司被增持了30.50億股、388.22億元,環比8月612家公司28.64億股、361.16億元而言,增持仍處在高位狀態。
其中,增持中最大的亮點是,國企改革概念股成為資本“大鱷”增持的重點,這與近期國務院發布《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有關。該《意見》是繼國企改革頂層方案出臺后的首份配套文件。《意見》中明確提出七大混改試點領域,即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領域改革。
市場靜待催化因素兌現
敏感的資金已經捕捉了市場的異動,在大盤連續地量之時,已有重金砸入國企改革板塊。雖然前期熱點概念股逐步回落,近期持續走低的國企改革主題有望成為新的熱點,如中糧生化、方興科技、中水漁業、洛陽玻璃、際華集團、廣州浪奇等等。二級市場上,長假之后國企改革主題已有發力的跡象,中水漁業、洛陽玻璃等紛紛漲停。
財經評論人玉名發表博文指出,A股有這樣一個板塊,其總能在9-10月份出現固定的上漲行情,不僅明顯強于大盤指數,且往往成為領漲市場的局部熱點,這個板塊就是航天軍工板塊。
軍工板塊是二線藍籌股的領軍者,單純從業績來說,板塊內很難出現持續高增長的個股,導致其無法成為長期走牛的板塊,但板塊內從來不缺少概念和題材,類似航母概念、大飛機概念、軍工資產重組等都能成為被資金追捧的牛股概念,也創造了類似中國船舶、中兵光電、中航重機、洪都航空等諸多的階段性牛股。
今年更為特殊,因為抗戰勝利70周年的閱兵活動,以及央企、國企改革,部隊列裝升級等要素,軍工板塊始終很活躍,包括這輪暴跌大盤在9天中從4000點跌至2850點之后,軍工板塊也成為率先反彈的板塊之一。
多家券商機構一致認為,國企改革中最大的看點是軍工,而國企改革也是軍工投資的長期邏輯。
“頂層設計已經出臺,可以說未來三個月有持續的催化劑。因此國企改革能夠作為一個確定性較強、予以重點配置的主題。”北京一位基金經理表示。
“預期‘十三五主題輪動,我們重點關注的主題包括:大數據和云計算、新能源汽車、核電等科技技術驅動類主題;以及國企改革、二胎、能源互聯網等政策驅動類主題。”申萬宏源表示,需要繼續關注五中全會對市場改革預期的修復、國企改革配套政策員工持股比例上限方面的突破等催化因素的兌現,來判斷當前行情是不是熊市里基于存量加倉和主題輪動的小反彈。
股民冷靜看待國企改革
在壞的預期充分暴露的情況下,機構認為A股將迎來修復機會。但投資者關注的是,《指導意見》能否成為股市的“救世主”,使市場重獲向上動力。
股民期待國企改革指導意見的出臺能夠為股市帶來活力并非無中生有,6月中旬暴跌模式開啟后,股市的兩次上漲小高潮都是由央企重組帶動。
“但這次不一樣,經歷幾輪暴跌之后,市場已經元氣大傷,長期來看,國企改革肯定是利好中國經濟,但是能不能讓股市產生立竿見影的大漲,就很難說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表示。
徐洪才所提到的元氣大傷,是指當前持續低迷的市場信心,而僅靠國企改革并不足以挽回已經失去的人心。中登公司數據顯示,8月末一周的開戶數量為19.93萬戶,而5月末的周開戶數量為164.44萬戶,人氣急劇萎縮。另外,在證監會嚴厲清查場外配資的同時,兩融數據也急劇下降,截至9月11日收盤,兩市融資余額9849.21億元,比6月中旬2.2萬億元的余額減少了一半還多。
“國企改革前段時間的炒作已經太多,積累了大量獲利盤,被重新炒作的可能性很小。當前市場90%的國企改革概念股并沒有突破3373點時的低點,這些股票仍然存在補跌行情。”金融界愛投顧高級投顧王倫表示。
“央企、國企改革目前階段都是概念炒作,邏輯估值都不好說,可能博傻的成分比較多,看個人運氣吧。”長沙市民姚大爺退休后就加入了炒股大軍,如今也算是位老股民了。他坦言,“股災”之后錢不好賺了,“動不動就搞千股跌停,就像悶棍打得我們發黑眼暈,扯起腿都跑不脫!”
實際上,此前市場觀點早已有較大分歧。有市場資深投資人士認為,央企、國企改革概念個股部分缺乏估值、邏輯。亦有券商指出,目前市場調整格局并未改變,投資者不宜追高買入相關個股。
市場上漲的邏輯也已經悄然改變,曾經能夠拉動股市上沖的政策利好和改革利好在熊市中統統失去了顏色。世元金行高級研究員肖磊表示,當前市場已經到了越出利好越下跌的時候。
慢牛行情需要什么?
股市的真正回暖到底需要什么?愛投顧高級投資顧問王倫認為,股市已經回歸到必須依靠基本面企穩才能真正企穩的境地。“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股市不可能偏離宏觀經濟太遠,從這幾個月的經濟數據看,經濟下行的壓力有加大趨勢,只有當經濟下跌趨勢放緩以后,股市才有可能出現好轉。”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PPI持續下探至-5.9%,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8個百分點。宏觀經濟形勢堪憂。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正處于新舊支柱產業更替的過程中,破舊卻沒有立新,將會使得中國經濟在“后續兩三年內面臨下行壓力”。
另外,市場信心的恢復同樣重要。“當兩融數據降到一萬億元以下時,如果行情反彈,兩融余額沒有跟進,就說明市場的信心已經極度脆弱”。9月8日,滬指在大漲2.92%后,兩融數據不漲反降了23.1億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強勢股的回撤或許只是一個警告,希望市場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不要看到利好就朝里沖,合適的操作是,有利好兌現后,逢高出貨才是上策。
交銀施羅德基金卻認為,新一輪國企改革注定會為國有企業帶來新的活力,同時對于資本市場而言,這也意味著下一個金礦已經悄然顯現,諸多投資機會將在企業不斷的變革中出現。可以持續關注央企試點名單中涉及的上市公司,以及具備重組整合預期的地方國有企業。尤其對于那些處于競爭性領域并且業務有所重疊、容易產生重組預期的國有企業,其中必將蘊含一部分投資機會,值得投資者細細審視。endprint